中药挥发油

更新时间:2023-02-16 14:42

中药挥发油主要来源于芳香类中药。中国应用中草药的历史悠久,药用资源丰富,有数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中草药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但抗菌中药的研究主要是筛选研究,多数是用水煎剂或粗提取物进行实验,由于中药水煎剂和粗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抗菌有效成分既不明确,含量也相对较少。因此,近年的研究重点从筛选研究转向从中药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活性抗菌研究。中药挥发油即为其中一类活性成分,由多种成分组成,除含有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及含氧化物外,大多含萜类,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简介

挥发油又名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中,几乎可以说:凡是有气味的植物均含有多少不等的挥发油。其中挥发油含量较高的植物主要集中在:菊科、芸香科樟科唇形科伞形科桃金娘科杜鹃花科、禾本科、姜科、豆科、蔷薇科、木兰科、百合科、柏科等。

挥发油主要是由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如、醛、酮、酚、醚、内脂等组成,此外还包括含氮及含硫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大量的透明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就能挥发,涂在纸上挥发且不留油迹,有较强的折光性和旋光性。

药理实验表明:中药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微生物、抗突变和抗癌、驱虫作用、酶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等。近年来, 有关挥发油抗微生物活性报道很多。将中药挥发油的抗菌效果与空气消毒紧密结合,研制复合成高效、长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挥散型空气消毒剂,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药理作用

挥发油在许多中药里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成分,如我们熟悉的柴胡饮中的柴胡、生姜挥发油,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陈皮紫苏、白芷的挥发油。传统中药理论认为,挥发油具有芳香走串功能,可快速发挥疗效。现代药物研究表明,挥发油分子量小,脂溶性强,容易穿过体内生物膜,生物利用度高,能快速吸收起效,与传统中药理论相一致。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主要是小分子的醛类、酯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化合物等,多数为无色或淡黄色,少数为棕黄色、红色、绿色等。挥发油大多具有特殊的香气,理化性质活泼。挥发油有非常强的挥发性,纯净的挥发油在常温下可以很快全部挥发,在纸上不留油迹。挥发油的水溶解性较差,不能大量溶解于水。因挥发油分子普遍含有双键、杂原子、手性原子,其化学性质活泼,非常容易被氧化、分解而失去药理作用。

由于突出的药理作用和活泼的理化性质,中药挥发油给中药的研究、生产带来了许多难题。对于中药工作者来说,挥发油象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对其又爱又恨。大多数中药所含挥发油量很低,且很容易被氧化、分解,在生产中往往提取率较低,很多药材基本提不到挥发油,得到的多数为芳香水;又因其极易挥发,得到的挥发油也很难保留在成药中,常因制剂过程中加热干燥而挥发,或在存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散失。

技术难题

中国古代医药工作者已经注意到挥发油的上述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处方含有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制成丸剂或散剂,现配现用。这两种剂型均为药材原粉入药,由于在粉碎过程中不破坏药材的细胞结构,可以使挥发油保存在药材细胞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延缓挥发油的散失和氧化。二是如采用汤剂治疗,则规定含挥发油的药材“后下”,即在其它药材煎煮到一定程度后,加入含挥发油药材,稍微煎煮后出药服用,这样可使较多的挥发油共溶在药液中而保证疗效。

然而,活泼的挥发油却给现代中药生产提出了不小的难题,许多现代中药剂型很难保证挥发油的含量。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目前这一难题的解决有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采用一种叫做“提取-共沸精馏耦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中药挥发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挥发油提取率较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可提高一倍以上,特别解决了含挥发油小于2%的药材的提油问题,使许多原来不能提到油的药材提出了挥发油。科研人员还发明了一种叫做“中药挥发油环糊精包结”的工艺技术,可以将挥发油分子包裹到环糊精分子中,形成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

环糊精是一种淀粉衍生物,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其环内空间正好可容纳挥发油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与挥发油的分子复合物。这种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为固体粉末,适合制成各种中药剂型,且理化性质稳定,能有效避免挥发油的氧化、分解和挥发,使挥发油稳定地保留在成药中。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热水中或胃液中可释放出挥发油而发挥药物疗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