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

更新时间:2024-09-07 04:32

西方国家附加政治和人权等条件的所谓“援助”不同,中国严格遵循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正如南非总统祖马2014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把非洲国家当成平等伙伴,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把自己当成非洲的主人,把非洲国家当成它们的附属国

合作意义

近年来,中非合作成果显著。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非各自比较优势明显,双方合作能够有效推动互利共赢,促进各自发展,并对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胡必亮表示,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缺少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2012年,非盟通过了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在推动中非合作过程中,中方有意识地配合他们的发展规划。非洲有需求,中国在非洲参与了很多铁路、公路、港口、电站、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基建投资每年增长速度都超过10%。对于中国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非洲方面普遍评价很高。

胡必亮说,2007年,非盟提出了推进工业化的计划,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展比较缓慢。此外,非洲农业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粮食安全问题,超过一半的非洲国家粮食需要进口。非洲的粮食亩产量也很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南非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提出中非合作要努力加快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开始加速帮助非洲的工业化计划。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在非洲进行推广,有效帮助了非洲国家提高粮食亩产量,解决他们的粮食安全问题。”胡必亮说。

胡必亮认为,中非合作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亮点,“非洲国家越来越希望向中国学习发展经验,他们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吸收中国的发展经验,正在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开花结果,产生的共赢效果开始逐步显现,这也将是未来中非合作的一大亮点”。

胡必亮表示,在中非合作过程中,中国也受益不少。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合作,中方可以从非洲进口石油、矿石等资源。此外,中非合作有利于拓展中国的投资市场,促进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为改革不能关门搞,必须有全球眼光。

胡必亮表示,中非合作不但有利于中非双方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全球减贫事业,促进世界和平,具有显著的全球性意义。“中非合作对于推动全球减贫作用巨大。中非双方总人口接近全球总人口的40%,而且贫困人口占比高,双方开展良好合作,把贫困问题解决好,就是为全球减贫事

业作出巨大贡献。此外,中非进行良好合作,也可以促进反恐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谈及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作用,胡必亮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在推动中非合作方面十分高效,“中非合作很早就开始了,早期双方主要是政治合作。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到2014年为止,可以说是一种引领中非合作的高效机制。通过领导人会晤、部长级会议等高层次交往,双方讨论了许多重点项目,做出了很多重点规划,并且得到有效落实。这一机制的影响力在非洲不断增强,得到了非洲国家的普遍认可”。

社会评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8月5日在华盛顿举办的首次美非领导人会议上宣称,美国不会只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从非洲地下榨取矿产,而是会为所有人创造工作和机会,开启非洲增长的下一个时代。不难看出,奥巴马这番话将美国提升到“道德高地”的同时,也在无端“暗讽”中国。

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冷嘲热讽一直难以撬动中非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传统友谊。近日,中国对西非国家的紧急驰援再次验证了中国对非交往的“真、实、亲、诚”理念。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说得多,做得少”,对中非合作发展眼红的“酸葡萄”心理要不得。

2004年3月以来,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迅速蔓延。世卫组织最新通报显示,截至本月13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埃博拉的病例2127例,死亡1145人。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疫情蔓延之际,中国紧急驰援。由中国政府提供的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已陆续运抵西非国家,派遣的公共卫生专家组也已抵达这些国家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抗击埃博拉疫情。

困难面前携手并进、互帮互助早已成为中非友谊的优良传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还没有摆脱贫困时,就勒紧裤腰带支援非洲兄弟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中国对非合作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开空头支票。

伴随着中非各自的成长与壮大,中非合作规模也经历了巨变。上世纪50年代,中非贸易额仅为1200万美元,而2013年则达到2102亿美元;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存量超过250亿美元。超过2500家中国在非企业为当地创造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为非洲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世界有目共睹。

与西方国家附加政治和人权等条件的所谓“援助”不同,中国严格遵循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正如南非总统祖马2014年2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把非洲国家当成平等的伙伴,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把自己当成非洲的主人,把非洲国家当成它们的附属国。

中国政府在大灾时“雪中送炭”获得非洲国家高度赞扬。塞拉利昂卫生部副部长阿布·福法纳说,中国援助的医疗物资对于中塞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几内亚国际合作部部长萨诺感谢中国政府的紧急援助,认为援助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们注意到,在埃博拉疫情持续蔓延之际,一些西方国家只是口头表态,鲜有实际行动。而中国的医疗专业人员和援助物资却陆续到达非洲,这种挺身而出的担当,真正诠释了中非患难之交见真情的传统。

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中国及时高效的援助面前,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指责和污蔑显然站不住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相信疫区人民必将渡过难关,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新华社评论员:携手迈向中非合作新时代

——热烈祝贺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圆满成功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 “这是一次完美、非凡的盛会,我们一起创造了历史。”在习近平主席热情洋溢的总结讲话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圆满落幕,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由此起航。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此次峰会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是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中非峰会,在中非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主席与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领导人聚首“彩虹之国”,叙传统友谊、谋合作大计、绘发展蓝图,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为双方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互利合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政治保障。

历史性的盛会,凝聚合作共赢的共识,实现了中非关系定位的又一次升华、中非互利合作的又一次升级。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折射出双方关系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体现了全方位合作的水到渠成。峰会审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为中非合作明确目标、擘画蓝图;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大支柱”,为实现中非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着力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将中非发展紧密对接,在更高水平上体现了中非关系平等互利的本质特征……丰硕的峰会成果,诠释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中国智慧,支撑起中非合作的四梁八柱,也印证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深刻道理。中非携手同行,不仅将改变历史轨迹,也将创造人类未来。

历史性的盛会,赋予中非合作理念新的内涵,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国对非关系五项立场和对非援助八项原则,到习主席2013年访非时宣示的对非关系“真、实、亲、诚”四字箴言,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法宝。峰会期间,习主席阐述新形势下中非平等合作、多方合作、务实合作、重点合作等新理念,体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对非政策和正确义利观,更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平等的姿态、先进的理念、务实的举措,既是在书写中非发展的“现 在时”,也勾勒出双方合作的“将来时”,对国际社会开展对非合作具有广泛的引领和启示作用。

历史性的盛会,向世界传递中非团结共进的坚定信念,发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响亮声音。“河有源泉水才深。”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深厚友谊,让中非发展深度融合、命运相连。面对充满变革与机遇、风险与挑战的国际形势,习主席庄严宣示: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不会改变,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不会改变,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不会改变,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坚定意志不会改变。四个“不会改变”,展现了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最大决心和诚意,道出中非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促进世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心愿。“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一友好合作、共创未来的真诚呼吁,得到非洲各国热烈响应。

峰会闭幕之际,适逢曼德拉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这位为中非关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有句名言:“登上高峰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峰要翻越。”60余载守望相助,15年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只要中非登高望远、阔步前行,携手走向民族振兴和现代化,必将进一步增进中非24亿人民的福祉,书写中非关系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