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20:50
临渊羡鱼(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淮南子·说林训》。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成语“临渊羡鱼”由句中的“临河而羡鱼”演变而来。
西汉前期,儒学并不被朝廷所重视。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决定尊崇儒术,把道、名、法、阴、阳五行各家统一在儒家里面,为此,汉武帝采用策问(考试)的方法录用人才。在对策中,董仲舒对儒学讲得头头是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出台一项法律,就会有奸佞之徒钻空子;公布一条命令,也会有狡诈之徒拒不服从。其结果,公布各项法律、命令倒成了坏事,如同往沸腾的水里再加开水,抱起柴禾去救熊熊之火,法律和政令越来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汉朝夺得天下以来,常想把天下治理好而至今治理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应当重新改变政策而没有改变。古人曾经说:‘站在河边欣羡美味的鱼,不如回家编织渔网。’至今,汉朝掌权并希望把天下治理好的愿望已经有七十多年了,不如安静下来重新改变政策。重新改变政策就可以治理好;治理好了,就可以逐渐消除灾祸,迎来福禄。”(故事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节选改编)
与其对着深潭的鱼儿发呆,整天幻想着把鱼儿弄到手,还不如先退到一边,老老实实地去织张网。这是缘于现实生活的基本常识,但这个常识的含义却是十分丰富而深邃的,它揭示了“心动”与“行动”、“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只陶醉于构建宏伟的蓝图,热衷于高谈阔论,而不去脚踏实地地下苦功夫,去努力地将它变成现实,那终究是一纸空文,是一种空想。这种空想即使再美丽,也无济于事。
在目标与手段之间,明确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人不能没有目标和理想,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和行动,目标将永远只是目标。假如我们的目标是捕到鱼,那就只有“退”而织好网,才有可能得到鱼。在这里,一个“退”很重要,“退”的目的就是把自己从虚幻中解脱出来,先去努力解决行动和手段问题。
有了远大而宏伟的目标,就得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谋划难做的事,也得从最容易的事做起。唐代学者颜师古说:“言当自求之”,就是说,说了就要去做,立即付诸行动。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做口头革命家,而要做行动的巨人。鱼儿在水里待得好好的,是不会自己跳到你的怀里的,我们只有把网织好了,有了捕鱼的工具,才会有抓住鱼的那一天。
成功的机会就如深潭中的鱼,永远是有的,而且有时就在眼前。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准备好了一张“网”。一次次被别人的成功所打动,周而复始,自己却毫无长进。其中的原因,就是自己总是在做一个看客,并没有在羡慕之后,真正去着手织起一张捕捉成功的“网”。或者是虽然行动了,却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
至于结好“网”之后,能不能捕到鱼,那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能力问题了。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别人取得成功,会有羡慕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但羡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去努力掌握走向成功的本领,探寻获得成功的途径,这才是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有着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不同的是,有的人为了实现它,孜孜不倦,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跌倒了,再爬起来,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向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把行动挂在嘴上,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沉浸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或者掌握了一点粗浅的皮毛功夫,碰到问题时却手足无措,不善于总结和提高,最终肯定一事无成,与成功无缘。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行动的区别,是执行力的差异。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把过多的精力花在“羡慕”上,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步骤去获取水中的鱼。如果我们马上开始做,即使不能实现愿望,那也毕竟是向前走了一步。生活是公平的,即使是没有通向顶峰的通天大路,总还会留下一些羊肠小道的。
“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没有实际行动,仍无济于事。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分句。常后跟“不如归家结网”“莫若退而结网”一类话。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明·朱之渝《答小宅生顺问六十一条》:“此为之数年,便可见效,十年便可有成,何不试之,而徒作临渊羡鱼之叹。 ”
现代·王蒙《比怀念更重要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理应比五十年代生活得更富裕、更文明、更高尚、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