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33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临高人偶戏是海南独有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说临高话的乡镇。
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据光绪十七年续修的《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临高人偶戏的舞台表演。临高县八旬老艺人陈和成先后于1979年献出七代珍藏的10个老木偶,其中4个头部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康熙年间就有吴四龙、曹大锣、王香发、刘彩凤等30棚人偶班社。
辛亥革命后,受琼剧的影响,临高人偶戏吸收了琼剧的行当、唱腔、伴奏音乐和表演,并移植了大量的剧目,不断丰富了人偶戏的题材和内容。临高方言地区有戏谚曰:“上夜看戏,下夜听戏。”即上半夜演武戏,以“打”为主,重看;下半夜演文戏,以“唱”为主,重听。
临高人偶戏唱腔有啊啰哈、朗叹、快板、哩哩美、7字板、丑角板、小放牛、嗳瞒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哭板等10多种。此外,还吸收琼剧的程途、叹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唱词以4句为主,兼有6句、8句,甚至10多句。词句以5字、6字、7字为多。唱词不需押韵,但讲究平仄。较有特色的是演员演唱每个唱段至最后一个字时有意不唱出来,由音乐过序代替,让观众猜想。若观众猜对了演员就唱出这最后一个字。这样的演唱使演员与观众在情感上有交流,台上台下情绪高涨,剧场气氛热烈。
20世纪70年代,临高人偶戏在北京、广东木偶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革新。临高县专业剧团不再用木头雕刻呆板的偶像,而是用纸在石膏制作的模具上糊成,后上色描绘,这样的偶像,形象逼真清秀,且还能皱眉、闭眼、转睛、张嘴、动鼻、动胡须,木偶的双手也能抓、拿、取、拾,其表演更加灵活,更加丰富。
临高人偶戏的音乐伴奏比较简单。早期的乐队建制只有5至7人,只设竹笛、椰胡、三弦或秦琴、大小唢呐和打击乐。后期的乐队建制增至12到15人左右,增设了笛子、月琴、二胡、扬琴以及黑管、大提琴等。打击乐由原来的以中鼓为主转以大小木鱼为主,兼用板、鼓、锣、钹的击乐建制。
临高人偶戏代表剧目有:《孔明步八阵图》《武王伐纣》《王昭君和番》《海花》《莲花仙子》《闹钟爷爷》《鹿回头》《张文秀》《状元与乞丐》《秦香莲》《花灯仙子》等100多出。
传承价值
临高人偶戏源自民间、源自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形式和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它承载了数百年来临高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民俗民风,记录着临高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是海南乡土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高人偶戏以其独特的语言、人偶同台的表演特色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特点,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传承状况
受时尚的流行歌舞冲击和娱乐多元化的影响,临高人偶戏已经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王春荣,男,1961年5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木偶戏(临高人偶戏)。海南省临高县申报。
陈少金,女,1960年8月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木偶戏(临高人偶戏)。海南省临高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高县文化馆获得“木偶戏(临高人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木偶戏(临高人偶戏)项目保护单位临高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5年12月14日,“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海南营”暨“第十九届世界海南青少年冬令营”活动中,华裔青少年向民间艺人学习了临高人偶戏。
2020年9月25日,2020海南(临高)丰收文化旅游节开幕上,临高人偶戏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