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18:22
丹巴古碉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是唐代至清代时期的建筑遗存。
丹巴古碉群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称“邛笼”。秦汉时期,“邛笼”的营建者冉马龙部落,主要生活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地区,分布在岷江上游一带,即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到隋唐时代,这种碉楼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丹巴的碉楼也源自羌碉,但其规模、气势已远超羌碉。
2006年4月11日至24日,甘孜州文化局对丹巴县梭坡乡的莫洛村、大渡河右岸蒲角顶片区和莫洛村山后小金川左岸的中路乡的古碉群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实地对古碉群分布范围(平面及高程分布范围)进行了测绘,邀请历史、考古、民族、宗教、旅游、地质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
2023年,完成丹巴古碉楼修缮保护和十三角碉抢险加固维修工程30座。
丹巴县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古碉楼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共562座,尤以梭坡乡、中路乡、蒲各顶乡三处的古石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
丹巴古碉群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角之分。高度以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最高可达50余米。碉楼功能较多,从现存的碉楼看,功能约有4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要隘碉往往筑于悬崖险道之上,或者横挡于要冲;烽火碉筑于山头,传递信息;寨碉是为保护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战争工具,一般伫立于村头;家碉多与楼房相连,平时作为贮藏室,遇有战事,也可用于战争。据藏文经书记载,在方圆数百公里的嘉绒藏区仅有三座13角碉,丹巴境内就有两座,挺立于藏寨碉楼之间,坚如磐石。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麻筋由红麻杆或青稞杆、麦秸秆制成,将麻杆砍成寸段,捶绒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较强。碉楼由上下左右大小石料组合,错缝修砌,棱角分明,表面光洁,如刀砍斧劈。
梭坡乡古碉群和中路乡古碉群
丹巴古碉群以梭坡乡古碉群(包括莫洛村、左比村和蒲角顶片区等组成部分,共计175座)、中路乡古碉群(88座)两地为最,占全县古碉总数的47%,为丹巴古碉群的核心分布区。其余各乡镇所存古碉均较为分散,数量较少,一般每村仅十座左右。古碉的基座尺寸基本集中在5~7米见方,各边长基本相等。也有个别碉基座尺寸突破8米,或呈明显的长方形。完好的碉楼均在10米以上,多数在25米以上,其中最高者(当地称碉王,左比村5号)高达约68米。
民俗仪式
多种民俗仪式均与古碉有密切的关系。嘉绒藏族历来都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信仰和崇拜。墨尔多山是嘉绒藏族对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的象征,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一直对其顶礼膜拜。每座民居中,除了均有供奉神灵的经堂外,在屋顶也均有崇拜诸神的标志。凡村寨举行的女子成年礼、结婚仪式,逢年过节集体跳锅庄等,均在古碉下进行;男子们成年仪式,也围绕古碉来进行。据当地的风俗,过去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筑古碉,还要打炼一坨毛铁埋在土里,孩子每长一岁便修筑一层古碉,同时要把毛铁从土里挖出来打炼一番。等孩子长大到十八岁时,古碉修到十八层,毛铁也已炼制成钢刀,这时便要给男孩举行成人仪式,并把钢刀赐予男孩。这种习俗给古碉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体现了嘉绒藏族的尚武精神。
丹巴古碉群是嘉绒藏族建筑,碉楼具有实用层面的军事防御意义和民间宗教信仰层面的象征意义,在社会结构组织层面上,碉楼具有展示威望与财富、家庭男性成员增添、家族和睦稳定及禳除灾祸等功能。丹巴古碉群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是后人体验嘉绒藏族文化及进行相关研究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资料。
2006年5月,丹巴古碉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巴古碉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
自驾: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丹巴古碉群,路程约11千米,用时约2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