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今

更新时间:2024-05-21 17:31

nǎi jīn,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

词语读音

nǎi jīn

ㄣㄞˇ ㄐㄧㄣ

基本解释

“乃今”、“乃今日”即“今乃”、“今日乃”语序颠倒的结果,释义有“这才”、“而今却”或“今却”、“而今竟”两类。

《庄子·逍遥游》云:“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又:“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引证释义

相关解释

自郭象、成玄英以来,注《庄子》者,绝少注解“乃今”二字。

清·刘琪《助字辩略》卷三引前二例等,认为“而后乃、然后乃、乃后,并重言也。”也就是说,“乃”字犹云而后、然后、后,与三者不过是同义重复而已。其说大约源于王引之,《书·禹贡》:“作十有三载乃同。”王氏云:犹然后也。案:孔颖达疏云:“作者,役功作务,谓治水也。治水十三年乃有赋法,始得贡赋,与他州同也。”据此,“乃”作“才”讲似更妥。至于“今”,则略不言及。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六则称:“‘乃今’谓‘於是时’也。‘乃’训‘於’,‘今’训‘是时’。”并断言:“凡言‘乃今’者仿此。”

杨树达《词诠》卷二则以《战国策·齐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一句为例,进一步发挥说:“按本当云‘乃於今日见之’,於字省去。”至于一般选注本则多含混不清地释“乃今”为“才”、“才开始”或“乃即”、“才就”等;似乎“今”就是“开始”或“就”的意思。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则以为此例中“乃”字引申有“这才”之意。

其实,“乃”字的常用义本来就有表示“却”、“竟”、“竟然”和“才”、“刚才”这两种意义。分析上述之例,《庄子·逍遥游》所云“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是说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这就都在它的巨大翅膀之下了。而后这才能凭借风力,背负青天,无可阻遏。而后这才能计划往南飞。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必须具备某种条件,才能有何种结果。表达“才”字意的虚词只能是“乃”,而不可能是“今”,更不可能是“而后”。

《战国策·齐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一句则是强调孟尝君原不以冯谖所市之义为然,有了薛人热烈欢迎的场面,这才看明白冯谖的一片苦心。而能表达“才”字意的虚词也只能是“乃”,而不可能是“今日”。与此同例,《左传》襄公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其中“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也是说“我在这之后才知道卜筮之灵验”。能表达“方才”之意的虚词也只能是“乃”,而不可能是“今而后”。

此类例句颇多,《庄子·人间世》:“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这是栎社树的感喟之词,是说它在追求“无所可用”的过程中,历尽艰险,几乎被伐而死,这才达到了“无所可用”而“为予大用”的目的。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而后乃今培风”和“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两例中,“而后”的位置一在前、一在后,由于颠倒了一下语序,语义当然便有了差异。前例是说“然后这才”,后例则说“这之后才”。但是“乃”与“今”的语序颠倒却是十分显然的,这与是否带有“而后”并无关系。

又如《韩非子·难·三》:“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灌以晋水,城之未沉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御,韩康子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 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於晋阳之下也。” 因知伯率韩、魏之兵伐赵时有过以晋水淹灌赵国都城,差一点灭掉它的经验,所以他这才从中悟出“水可以灭人之国”的道理,并骄横地表示,打算用同样的办法对付韩、魏,结果倒被韩、魏、赵瓜分消灭了。《国语》卷十九《晋语》九:“三年而智氏亡。”韦昭注智伯之语云:“吾始知水可以亡人国也。”其“始”、“才”之意,只能靠“乃”字表达。同样,《晋语》二:虢公做噩梦在宗庙见到了白虎星,竟忌言凶兆,强使国人贺梦,舟之侨告诸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 韦昭注云:“以其贺梦也。”显然,有了贺梦的荒唐事,舟之侨这才明白了“众谓虢亡不久”的原因。

至于《庄子·逍遥游》所云“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一例,则是说与冥灵、大椿相比,彭祖根本算不上长寿,然而在当今世上他却凭久视长寿特出闻名,一般人的寿数与他们相比,不是太可悲了吗?此处的“乃”具有“却”“竟”、“竟然”的意思。

“今”、“今日”在时间上都是强调近指,与“现在”、“这会儿”“这”义相通。

据此不难发现,“乃今”、“乃今日”不过是“今乃”、“今日乃”语序颠倒的结果,“乃”、“今”本身的词义并无本质的变化。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一有“倒句”之例,即此类也。杨树达《词诠》所释已颇有道理,只是尚未言及语序颠倒,故以“於字省去”为解。至此,我们不妨套用裴学海先生语云:“凡言‘乃今’者仿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