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6:22
商代后期,古公直父南迁岐山周原以后,北豳(bīn )很快被狄人和戎人占领。于是狄戎两族在这里展开角逐。最后,戎人以绝对优势打败了狄人,一部分狄人远去河套,另一部分投降戎人,与戎人杂居融合。这些戎人就是后来以义渠戎为代表的“五戎”。由于他占领的地区是陇东大原地区,所以也叫大原戎。周族人民除一部分跟随古公南迁外,大部分仍留在豳地耕作务农,成为影响戎人改牧从农的基本群体,也是后来义渠戎国的基本公民。关于义渠戎和义渠戎国,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述:
过去一些史学家常把祖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通称戎狄,所以也把义渠戎笼统地称为戎狄后裔。其实狄和戎是有区别的。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四章第一节云:“狄族原是鬼方的分支,他们活动在今陕西和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所谓西戎,主要指活动在陕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和方国”。这说明,戎狄原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狄族也是黄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秦汉时期狄被称为匈奴。羌戎又是远古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而义渠戎也是西方羌戎后裔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国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同居住在豳地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那时,义渠已是一个有君主的部落方国,趁先周部落力弱,逐渐将部族从西北边远地区向陇东迁移。而其它羌戎则分散居住在今甘肃、青海等广大地区,尤以大夏河草原最为集中。后来——支成为党项羌,于唐代建立了西夏王朝,另一支发展成为吐蕃族,即藏族。义渠戎由于接受中原文化较早较多,社会制度迅速由原始社会向奴制社会转变。他们在陇东地区同狄族和先周姬氏部落杂居,并各自建有方国,互相磨擦与争斗。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国王送骇(难驯的马)、鸡和犀,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由于义渠同周族相处关系较为和谐亲密,而猃狁(獯育之后)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猃狁失败逃走,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部落就逐渐占据了大原地区(即今镇原、庆阳、宁县等地)。再加上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富,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开始定居。同时,他们在同周族的杂居中,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义渠戎在未占据大原之前并不以义渠为名,只是在进入今董志原,将首府放在义渠(今为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后,人们才称为义渠戎,并将他们建立的国家称为义渠国。义渠国的建立与发展结构 大约在夏末,义渠戎从固原草原进入陇东。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彭卢、郁郅等羌戎便成为狄人掠夺的对象。义渠诸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大动干戈,“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这里所说的鬼戎、翟王,即指鬼方后裔猃狁。同时,季历又对义渠用兵。《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年,季历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商文丁和武丁时期,季历和商朝继续向戎狄用兵,都取得了胜利,迫使鬼方远移蒙古草原,义渠等戎则臣服于商周。西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命西戎驻泾、洛二河北。“穆王时,戎狄不贡”,穆王便亲率兵讨伐,并迁戎于大原(即今庆阳、固原地区)。这里所指之戎即包括义渠在内。懿王时,猃狁趁王室衰败,南下侵扰。此后,戎狄两族在庆阳交错居住,同西周王朝时战时和。孝王时,命申侯伐西戎,西戎兵败来献马求和。夷王时,命号公率六师伐大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时,西戎杀周大夫秦仲。宣王五年尹吉甫伐猃狁于太原,猃狁大败北逃朔方。此后,太原只余西戎。宣王三十六年,王伐羌戎,兵败。宣王三十九至四十年,宣王料民于大原。他采取安抚的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之中唯义渠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富,宜耕宜牧,所以力量也最强大。在它的西边和北边是彭卢戎(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再北是郁郅戎(今庆阳、环县、合水),再北是朐衍戎(今宁夏盐池),西南是乌氏戎(今泾川、灵台)。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他们还依照周王朝建立宫室,设置官吏,提倡发展农牧业生产,蓄精养锐,壮大国力,在很短时间使义渠成为兵强马壮、国力雄厚的西戎强国。它的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联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墨子·节葬》中说:“秦之西有义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仂,即今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义渠民族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对敌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不降,这也是义渠国能坚持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义渠部落内部允许十二世后可以互相通婚。因义渠原为游牧民族,饮食原来以牛羊肉为主,其它杂粮和蔬菜为辅。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民族。《史记·货殖列传》云:“……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前,义渠并吞了北地诸戎,力量空前壮大。为了进一步向东南发展,它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秦国,于是演出了之后400余年的义渠同秦国战争与和平的斗争史,最后导致了义渠国的灭亡。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义渠国收留晋国人由余为使臣,派他出使秦国,以缓和两国紧张的关系。由余到秦国后,秦缪公以上卿款待,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由余说:“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缪公听了大为赞赏,便用离间计召降了由余。公元前623年,秦用由余计,攻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义渠在战争中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公元前471年(秦厉公六年),义渠国王派使臣给秦王行贿赂,以求和平共处,此后27年两国未发生战争。公元前444年(秦厉公三十三年),“秦伐义渠,虏其王。”公元前430年(秦襄公十三年),义渠发大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秦国战败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五座城池,在那里建立了西河郡,并在西河西界筑长城以界秦,史称右长城。魏武侯执政时,魏发兵5万,把秦国50万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义渠惧怕魏,将兵撤出原秦国的上郡。魏随即占去上郡地,并越过桥山(今子午岭),在上郡西界修筑长城以界戎,史称左长城。从此义渠在东面同魏接界。在此后至公元前352年的46年里,义渠同魏以长城为界,双方从未发生战争。
公兀前352年,秦出兵攻魏,收回被魏占去的西河郡和上郡。从此,义渠东面和南面均同秦国接界,双方磨擦又起。公兀前331年,秦趁义渠国内乱,秦惠王遣庶长操兵平定。从此义渠臣服于秦,双方时战时和,秦对义渠地稍蚕食之。公兀前327年(秦惠王十一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的属地。
但是,义渠国仍然明服暗不服。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渠,此次战争,秦兵曾将义渠郁郅城(今庆阳)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公元前320年,秦惠王曾深入义渠腹地游观北河,到达灵州、夏州等地(即今宁夏)。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脱离秦国统治,朝贡于魏,同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为消除后顾之忧,用计拉拢义渠。秦臣会陈轸对秦王说:“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也,不如略赂之以抚其志。”秦王曰:“善。”于是秦国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给义渠国王。义渠王召集群臣说:“这是公孙衍之计谋,我们不能上当受骗。”此后,义渠仍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伯之下”,恢复了部分领土。
公元前314年,秦在中原战场取得胜利后,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土大大缩小。但是,由于当时义渠国全民皆兵,人自为战,郡自为战,奋勇抵抗,仍守住了部分领土,而未亡国。
公元前310年,秦又伐义渠、丹、梨,未克。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对义渠国改变正面征讨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他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以优厚的物质款待。后义渠国王同宣太后淫乱,生有二子,经常来往于义渠和甘泉宫,完全失去对秦国的警惕。公元前272年,也即34年后,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伐残义渠,义渠国亡,领土成为秦国的一部分。义渠戎也融人汉族,逐渐汉化。义渠国灭亡后,秦昭王即在义渠国旧地置陇西、北地、上郡。后汉书《西羌传》和汉书《地理志》都把置陇西、北地、上郡并提,实际上郡早在公元前352年(即80年前)秦就从魏国手中夺得了。
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活动着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
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猃狁),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五戎之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
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狄戎,乃迁都洛邑。在此之前,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西周以后,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也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野心勃发,时刻想“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襄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
公元前331年,秦趁义渠国发生内乱之机,秦惠王遣庶长操兵平定,义渠臣服于秦。但是,义渠国仍然明服暗不服,经常偷袭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渠,将其郁郅城(今庆城)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大战当前,秦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人李帛之下。”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义渠国大败后,也想与秦重修旧好,以休养生息。义渠王就利用昭王刚即位的机会,亲自到秦国去朝拜。但义渠王一到咸阳,就被早已盘算好的宣太后久留于秦,并长期与其淫乱。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灭了义渠,在该旧地置北地、陇西、上郡。北地郡治义渠县。
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共存史800余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隶制君国(前772—前272)达500年之久。古义渠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和斗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民族融和的步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从周代开始,庆阳地区就是义渠戎国辖地。它的都城经过考察,确在宁县西北焦村乡西沟村。
但是,过去对这个问题众说纷云,除“西沟村”之说外,尚有“义渠故城即宁州城”之说、“寨子河”之说、“西峰附近”之说。事实上,后三说既无文献记载可查,亦无发掘情况证明,俱不可信。而“西沟村”之说却有充分根据:
1.西沟村有一个很大的古城遗址。遗址位于西沟村徐家和张家两自然村的坳心至西原畔,南北、东西各长二华里,地下l至4米处全是古代灰土、瓦砾和陶器片。当地人称为“西渠”和“瓦渣渠”。这些瓦片、陶片多为周、秦、汉代之物。这说明早在周代前期,这里已经建城。建城的这个西沟村,恰好属于周安置五戎的大原(即今董志原等地),而五戎之中就有义渠戎。当然,这个遗址是否就是义渠戎故城,还得以文献记载去印证。
2.有历史文献为证。西沟村的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同历史文献数据记述完全吻合:一是它在宁州(今宁县)境内;二是位于宁县城西北;三是距宁县城50里。这些事实,同《庆阳府志》载:“义渠故城在外1西北五十里”、《甘肃新通志》载:“义渠故城在宁州西北”以及《甘肃古代史》等史志的记述完全一致。《中国历史地图册》虽然将距离标得不够准确,但位置和大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对这些文献我们不可忽视。另外,从古今名称上看,也很相似。汉王莽时代,曾将义渠县改为义沟县,义渠、义沟,西渠、西沟,名字十分相近。
3.从地形环境看,适宜建城。此古城北和三不同自然村相接处,原面被东西二沟切割成一个岘子,宽约100米,地形十分险要,是董志原中部关口要塞,这里有古道穿越南北,南达秦古都咸阳,北通银川河套,东依桥山,西望崆峒,可谓战略要地。同时,西沟沟下距原畔30多米深处有一泉水,流量较大,完全可以供给城镇居民用水。因此,义渠国在这里建城是适宜的。
对义渠故城在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的看法,1995年庆阳师专张耀民先生文章《义渠都城考证琐记》和庆阳师专副校长、历史系教授李仲立、庆阳地区博物馆馆长刘得桢的考察报告《甘肃宁县西沟发现义渠国国都遗址》两文的观点很有说服力。李、刘二位先生的主要观点是:古城遗址位于董志原南部原面上。北距庆阳市西峰区30公里,东南至宁县城25公里,南距泾河川35公里。今属宁县焦村乡西沟和森王两个村所辖。此处地理环境是大原内十分险要之地。地形为南北狭长的大原,在此被东面的水沟和西面的西沟几乎割切成两半,东西最窄处相距仅有一公里,凤甜公路从中穿过。
古城址:大原原面的古城遗址虽然已荡然无存,但他们从老年人的追忆中得到城基的线索。在西沟沟畔,原徐家自然村的徐家堡子发现古城北墙残基。农民徐安宁在大门外挖了一处南北向的断面,修了一只土窑洞,窑洞顶部正好是城基,暴露得十分清楚。城基为东西向,底部平整,两壁直垂,距地表1.5米,宽2米,内垫土均为夯筑,夯土土层厚至7厘米,没有夯窝。据当地老百姓讲:70年代还有不到l米高的城墙。城墙北连一座小城堡,早已被毁。东面水沟沟畔也有类似的城墙残迹和一处小城堡。两地相距1000米。沿西沟沟畔向南,是西沟原第五生产队叫张家堡,沟畔小咀上也有一座小城堡,现存残墙高2米,近基部用夯筑,没有夯窝,上部夯土层厚10至12厘米,地表布满秦汉砖瓦。小城堡南侧,有一段东西向的壕沟,是人工所为,人称城壕。沿壕向东已是平原,宽约8公里。在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约15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遍地为周秦汉陶片、砖瓦,当地群众称为“瓦渣渠”。在此地断面处全为1至3米厚的文化层。这座城的东北、西北、西南角所发现的小城堡疑为大城的角城,应有4个,已发现3个;
发现的墓葬:经查资料,1985年11月,庆阳地区博物馆派人在西沟行政村徐家自然村清理了一座西周晚期墓葬,出土铜、玉、石、蚌等器物169件,其中一件铜削,长18厘米,凸脊凹刃,椭圆形空柄,饰凸起的棱形条纹。这是一件典型的春秋战国时代少数民族的遗物。在这次调查中,又发现了四座西周早期坟墓,位于农民徐贵生家的庄基内。在两座墓中出土了青铜器。
根据以上考察所获,他们初步作出以下判断:
1.此处城池为一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城址,或者更早一些,应为义渠故城。
2.文化层很厚,出土的器物均为战国、秦、汉时代器物。大量灰坑证明这里曾是人口密集区。
3.根据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综合分析,宁县西沟发现的战国古城遗址当是义渠戎国都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