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6 16:46
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延曦称帝,为自身和眷属以及臣下祈福,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此塔。原计划造九层,天福九年(944年),在部属政变中延曦被杀,塔仅建七层结束。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建塔为唐德宗李适祝寿祈福,塔名“贞元无垢净光塔”。唐乾符元年(879年),该塔在黄巢起义战乱中被毁。尚存庾承宣撰“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并序”碑,这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石碑。
后晋天佑六年(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称帝,建立闽国。他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石塔,故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原计划造九层,天福九年(944年),在部属政变中,王延曦被杀,仅建七层。
明天启元年(1621年),乌塔进行过大修,在乌塔的第一层镶嵌了八大金刚。
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建石塔寺时,又对乌塔进行了修缮。康熙三十五年(1698年),重修乌塔时并重铸了塔尖——八宝铜葫芦。道光初年,乌塔刮风时掉下石块,塔身开始向东倾斜。道光十八年(1838年),部分塔石被雷击落。
民国初,乌塔石栏杆崩塌。
1957年,因塔身倾斜进行了加固,以水泥浆灌注加固石缝,后逐层箍以钢条,防止石块掉落,并在塔顶装置避雷针,防止雷击。同时在塔南侧建造仿古碑亭,保护“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并序”碑。
崇妙保圣坚牢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座尚没在土中,高32.86米。塔内层层有石阶通道接连层廊,层层串连至顶。塔基为须弥座(没在土中,形制不详),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层层收分,上施平座栏板,栏板双面浮刻勾片纹,回护周廊。檐面刻瓦垅,檐口刻勾头滴水。八角各有翘脊,脊端各坐一尊镇塔佛,七层计56尊。塔顶八面坡,覆钵结顶,上置圆球、宝塔、露盘,铁葫芦顶刹。露盘八方各垂铁链,连接塔顶八角脊端,稳重挺拔。
塔基为三层台阶须弥座,现已陷入地下近2米,座脚雕刻兽类、花卉,转角处有八大金刚立像。
塔身层层内敛,且每层高度呈递减之势,秀丽挺拔。叠涩出檐,八角各有翘脊,脊端各坐镇塔佛一尊,七层共计56尊。塔内第一层东面开门,七面设龛。其余各层二面开门,六面设龛,龛中供石雕佛像,雕工精美,堪称五代时期福建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塔身第四层塔壁上嵌有楷书的塔名碑,第五层塔壁上嵌建塔记。七层塔壁上则嵌有祈福题名碑,刻有尚氏十五娘、王化二十七、顺昌公主、节度使王维潜等男女32人的爵位名号和姓名。该塔塔内为曲尺式阶梯,可攀爬到顶。
塔顶为覆钵状,上置葫芦刹。塔外二层及以上设有环廊,周围环绕石栏杆、护板。
崇妙保圣坚牢塔第一层塔身八角各立一尊金刚,系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镶嵌上去。七面塔壁各设一供佛石龛。其它各层,六面设龛。龛下为须弥座,龛呈长方形,高0.90米,宽0.50米,深0.20米,内镶黑色页岩高浮雕佛象一尊。佛肩左右上方分别刻佛名、捐资祈福者题名。每层统一供奉一佛,自下而上:“南无金轮王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多宝佛”“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龙自在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塔名碑:“崇妙保圣坚牢之塔”,碑质为黑色页岩,全高1.73米,宽0.92米,嵌于第四层东面塔壁。塔记,篆额:“崇妙保圣坚牢塔”碑文楷书,碑质黑色页岩,高1.37米,嵌于第五层南面塔壁。另有祈福题名碑,镶嵌在第七层南面塔壁佛龛中。
崇妙保圣坚牢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
登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
夏日苦炎蒸,贞元石塔登。
巍峨穷海际,旁礴接云层。
沿磴攀高处,倚栏瞰远陵。
浮雕矜五代,驻足为神凝。
1961年5月,崇妙保圣坚牢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崇妙保圣坚牢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为避免冠亚广场建设施工对乌塔及周边文物的影响,福州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乌塔保护问题,要求冠亚广场建设必须服从乌塔等文物安全的需要。鉴于在地质勘探中发现乌塔无地基,而是直接建在乌山余脉岩石上的结果,福州市文物局等委托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乌塔地基保护工程方案进行设计,并对乌塔进行24小时监测。随后实施了乌塔地基加固工程(钢筋帷幕灌浆加固),解决了造成乌塔倾斜的问题。
2006年6月,福州市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崇妙保圣坚牢塔的文物保护规划。
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
福州市区乘坐16路 ; 54路 ; 77路 ; 86路 ; 97路 ; 103路 ; 106路 ; 117路 ; 122路 ; 125路 ; 171路 ; 173路 ; 303路 ; 312路 ; K3路公交至“乌山路口”站下车,向乌山历史风貌区方向步行约五分钟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