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河

更新时间:2024-09-11 16:07

乌拉圭河(西班牙语:Río Uruguay, 发音为 /uɾuˈɣwaj/;葡萄牙语:Rio Uruguai, uɾuˈgwaj)是南美洲的一条河流,为拉普拉塔河的支流。它自北向南流经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总长约1500公里。乌拉圭河也是巴西与阿根廷及阿根廷与乌拉圭的界河。就长度来算,乌拉圭河是世界第76大河流。

概况

乌拉圭河一词源自当地的瓜拉尼语,意为“彩鸟栖息之河”,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发源于巴西南部海岸的马尔山脉西坡,源流名叫佩洛塔斯河,在与卡诺阿斯河相汇后始称乌拉圭河。河流先自东向西流,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突然折向南,而后自北向南流,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北叫拉普拉塔河,向东南流,最后汇入大西洋。干流全长1600公里,流域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构成了巴西最南部、阿根廷最东部和乌拉圭西部稠密的水道网。

背景介绍

乌拉圭这个国名就来自乌拉圭河,全称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乌拉圭河本是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的简称,习惯上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被简称为乌拉圭河,它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游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巴西最南端)和圣卡塔琳娜州境内,中游为巴西与阿根廷的界河,下游是阿根廷与乌拉圭的界河。拉普拉塔河—乌拉圭河发源于巴西南部海岸的马尔(Mar)山脉西坡,发源地距大西洋仅80公里,源流名叫佩洛塔斯(Pelotas)河,在与卡诺阿斯(Canoas)河相汇后始称乌拉圭河,河流先自东向西流,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突然折向南,而后沿着巴西—阿根廷国界和乌拉圭—阿根廷国界,自北向南流,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北才叫拉普拉塔(La Pla-ta)河。拉普拉塔河向东南流,最后汇入大西洋。流域位于南纬26°21′~34°07′,西经49°21′~58°11′,干流全长1600公里,流域面积24.0万平方公里;若从卡诺阿斯河算起,则全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36.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00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1451亿立方米。

发源地

乌拉圭河源出巴西南部海岸山脉。主要源流佩洛塔斯(Pelotas)河在巴西圣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州的上多比斯波(Alto do Bispo)距大西洋岸仅64公里(40哩),并于皮拉图巴(Piratuba)附近与卡诺阿斯(Canoas)河汇合成乌拉圭河。西流经巴西海岸山脉(将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里约格兰德州分开),转向西南,成为阿根廷和巴西界河。过阿根廷卡塞罗斯山(Monte Caseros)后南折,成为阿根廷和乌拉圭界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与巴拉那河汇流,形成拉布拉他河大三角湾。全长1,593公里(990哩),因萨尔托(Salto,属乌拉圭)和卡塞罗斯山附近的夸拉伊(Quarai)河河口间有急流,故河运重要地位不及巴拉圭-巴拉那河系。海轮可驶抵乌拉圭的派桑杜(Paysandu),该处距河口约210公里(130哩);小船可再上溯100公里(60哩)至萨尔托。

支流

乌拉圭河左岸支流主要有:佩希(Peixe)河、多拉杜(Dourado)河、雅库廷加(Jacutinga)河、乌瓦(Uva)河、阿里拉尼亚(Ariranha)河、帕苏丰杜(Passo Fundo)河、瓦尔泽亚(Varzea)河、佩皮里瓜苏(Pepiri Guacu)河、伊茹伊(Ijui)河、皮拉蒂尼(Piratini)河、伊卡马夸(Icamaqua)河、伊比库伊(Ibicui)河[该河还有伊图(Itu)河、圣玛丽亚(Santa Maria)河和伊比拉普伊塔(Ibirapuita)河等支流汇入]、夸拉伊(Quaral)河、科拉莱斯河(Cor-rales,年平均流量23.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88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亚奎里河(Yacuiri,年均流量41立方米/秒,最大日均流量176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1立方米/秒)、圣何塞河(San Jose,年均流量为3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4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1立方米/秒)、阿拉佩(Arapey)河[该河还有奇科(Chico)河和格兰德(Grand)河等小支流汇入]、代曼(Dayman)河、奎圭(Queguay)河、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河以及内格罗(Negro)河等。右岸主要支流有:沙佩科(Chapeco)河、阿瓜佩(Aguapey)河和米里尼亚伊(Mirinay)河等。

内格罗河是乌拉圭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巴西高原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巴热附近,河流大致向西南方向流经乌拉圭中部,在索里亚诺(Soriano)附近注入乌拉圭河。河流全长800公里,流域面积7.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36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169亿立方米,最大流量1.73万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立方米/秒。其主要支流有库尼亚皮鲁河(Cunapiru,年平均流量33.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59立方米/秒)、塔夸伦博河(Tacuarembo,年平均流量130立方米/秒,最大日平均流量4840立方米/秒,最小日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伊(Yi)河和格兰德(Grande)河等。

流域特征

乌拉圭河上游为丘陵地带,河流在深切的“V”形起谷中穿行。该地区属于巴拉那沉积区(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一部分,并包括了巴西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河道险滩、瀑布密布,经常出现大拐弯(有寸弯度高达270°)。中、下游河道地势较低,海拔250米左右,水流平缓。

乌拉圭河上、中游地区为巴西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6~19℃;下游属温带气候,最凉月(7月)平均气温约10℃,最暖月(1月)平均气温为23.3℃。多年平均流量46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37000立方米/秒,年均径流总量1451亿立方米。径流的季节性不强,5—10月出现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可道中的泥沙大部分为悬沙,且由于流域内河道两岸的表土呈粘性,悬沙浓度不很大,因此,河床淤积是很小的。年均输沙量约为1700万吨。

乌拉圭河的洪水特点是,上游坡陡,洪水最大,洪水位变化快,下游坡缓,洪泛区长时间被洪水浸泡。据统计,在1983~1990年的8次大洪水中,平均受灾城市数目达22个,平均受灾人数达8969人,其中1983年大洪水为最大,受灾城市达73个,受灾人数高达27650人。

乌拉圭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巴西最南部、阿根廷最东部和乌拉圭西部稠密的水道网,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每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可装机40.5千瓦,全流域水力资源蕴藏量高达1650万千瓦,其中巴西境内水电资源就有1320万千瓦,占整个流域的80%,只开发了668万千瓦。

水资源开发

1979年,巴西在乌拉圭河上、中游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电资源勘查,选择了23个坝址并作了可行性研究。1988年,公布了其中14个主要工程经过修改后的特性资料,这14个工程分别是:派克雷(Pai Quere,装机28.8万千瓦);巴拉一格兰德(Barra Grande,装机92万千瓦);圣罗克(Sao Roque,装机36万千瓦);加里波第(Garibaldi,装机22.8万千瓦);坎普斯-诺武斯(Campos Novos,装机88万千瓦);马沙汀荷(Machadinho,装机120万千瓦);依塔(Ita,装机162万千瓦);帕苏-丰杜(Passo Fundo,装机22万千瓦);蒙约琳霍(Monjolinho,装机7.2万千瓦);沙佩科河口(Foz Do Chapeco,装机123万千瓦);依塔皮兰加(I-tapiranga,装机116万千瓦);龙卡多尔(Roncador,装机280万千瓦);加拉比(Garabi,装机180万千瓦)以及圣佩德罗(Sao Pedro,装机74.5万千瓦)。

根据规划,先兴建其中7座水电站,即帕苏丰杜河上的帕苏丰杜水电站,乌拉圭河干流上的伊塔、龙卡多尔和加拉比水电站,卡诺阿斯河上的坎普斯诺武斯水电站,以及佩洛塔斯河上的马沙汀荷和巴拉格兰德水电站。

现状

2002年1月,西班牙ENCE公司向乌拉圭河管理委员会(根据阿根廷与乌拉圭于1975年2月26日签订《乌拉圭河章程》两国设立了乌拉圭河管理委员会(CARU),作为共同管理机构。委员会职责包括确立规则,协调双方交流、磋商、信息、通报事宜。)提交了在乌拉圭沿岸城市弗赖本托斯(FrayBentos,位于乌拉圭河乌拉圭一侧)建造纸浆厂的申请。2003年1月,乌拉圭政府授予西班牙ENCE公司环境许可,允许该公司进行准备性建设。当年10月,乌拉圭河管理委员会核准了一项监测、研究纸浆厂建设环境影响的计划。随后,乌拉圭政府授予纸浆厂环境前期许可证,并就此事通报阿根廷派驻乌拉毒运河管理委员会代表团主席。同月,在乌拉圭河管理委员会会议上,阿根廷代表不同意乌拉圭授权纸浆厂开工建设。到2004年3月,乌拉圭外长迪蒂尔·奥佩蒂与阿根廷外长拉斐尔·别尔萨达成协议,纸浆厂可以继续按规划建设,同时乌拉圭应向阿根廷提供有关纸浆厂建设和运营的信息。1个月后,乌拉圭河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听取ENCE代表及准备在乌拉圭沿岸建设另一座更大规模纸浆厂的芬兰Botnia公司代表的报告。2005年2月,乌拉圭政府授予Botnia公司建设纸浆厂的环境前期许可证。乌拉圭的举动引起了对岸阿根廷人的不满,争端激化。为缓解紧张局势,5月初时任阿根廷总统与乌拉圭总统举行了私人会晤,同意组成两国高级技术小组(GTAN)负责解决两国纸浆厂争端。8月,该小组开始就纸浆厂争端进行磋商和研究。9月,阿根廷环保组织人权与环境中心(CEDHA)向世界银行合规顾问申诉调查员(CAO)投诉,投诉其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融资的纸浆厂项目不符合环保规范。12月19日,国际金融公司发布对两座纸浆厂累计性排放影响的评估结果,认为纸浆厂均达到技术要求,其生产活动不会对周边水、大气造成损害。23日,瓜莱瓜伊丘人阻塞了136大道和解放者圣马丁将军大桥。随后乌拉圭外长谴责阿根廷违反南共市关于货物流通自由的规定,要求阿根廷采取措施解除阻塞行动。但阿根廷随即批准了抗议行动,要求乌拉圭中止纸浆厂建设,并威胁上诉国际法院。29日,乌拉圭派部队守卫Botnia纸浆厂建设工地。12月30日,瓜莱瓜伊丘公民环境大会(CEAG)阻塞了乌拉圭河上连接阿乌两国的3座国际桥梁。2006年1月,两国高级技术小组工作6个月后,没有达成共识而停止工作。2006年5月4日阿根廷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开启了争端的司法解决程序。阿根廷认为乌拉圭违反了1975年签订的《乌拉圭河章程》,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命令乌拉圭在法院作出最终裁决前中止纸浆厂建设。6月,乌拉圭上诉南共市法庭(Mercosur Tribunal),请求法庭就阻塞行动惩罚阿根廷,并给予乌拉圭经济赔偿。7月13日,国际法院拒绝了阿根廷要求指示临时性措施的请求。9月,南共市法庭拒绝了乌拉圭的赔偿请求,但认定阿根廷人进行的阻塞行动不合法,违反了南共市条约所规定的货物和服务自由流通规则。随后,阿根廷方面又发生了零星的阻塞国际桥梁、道路的行动。11月29日,乌拉圭向国际法院提了指示临时措施的请求,要求国际法院命令阿根廷立即采取措施,保证两国运输畅通。随后瓜莱瓜伊丘环保大会又开始了阻塞围际道路活动。直到2006年12月前,阿乌两国仍处于僵持状态。当月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召开的伊比利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西班牙国王胡安·忙洛斯一世同意进行调停,促成了阿乌两国对话。12月13日,在与阿根廷协商后,ENCE公司宣布终止刚刚开始进行土方工程的弗赖本托斯纸浆厂项目建设,将厂址迁移到距现有厂址250千米以南的远离乌拉圭河的地区。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对此表示不满,声称ENCE公司事先末与乌拉圭政府商议。2007年1月23日,国际法院作出裁定,拒绝了乌拉圭的请求,表示不会行使指示临时措施的权力。2007年4月在两班牙的斡旋下,阿乌两国在马德里启动了新一轮对话,最后发表了马德里宣言,确定了后续对话的具体事项(如纸浆厂厂址、货物流通自由、《乌拉圭河章程》相关事宜等)。2007年11月9口,乌拉圭政府最终核准弗赖本托斯的Botnia纸浆厂项目。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对此极为不满,两国磋商中止。11月15日,纸浆厂建成投产。2008年1月,ENCE重新选定位于西南部拉普拉塔河沿岸的佩雷拉角地区作为新厂址,并获得乌拉圭的前期环境许可证。直到2008年3月,阿乌两国外长会议表示,两国争议将通过国际法院最终裁决。2006年5月4日,阿根廷递交一份诉请书,就下列争端对乌拉圭提起诉讼:指控乌拉圭违反其根据《乌拉圭河章程》承担的义务。1975年2月26日,阿根廷和乌拉圭签署这项条约(下称“1975年章程”),旨在建立必要的共同机制,充分合理使用构成两国共同边界的河段。阿根廷在诉请书中指控乌拉圭政府违反条约规定的事先通知协商程序,单方面批准在乌拉圭河沿岸建立两个纸浆厂。阿根廷声称这些纸浆厂对乌拉圭河及其环境构成威胁,可能损害乌拉圭河水的质量,对阿根廷造成巨大的跨界损失。阿根廷援引《1975年章程》第60条第1款作为法院管辖权的依据。该条款规定,任何一方均可将不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的关于解释或实施《章程》的任何争端提交法院。在递交诉请书的同时,阿根廷还请求指示临时措施,请法院命令乌拉圭在法院作出最后裁决之前暂停批准建立纸浆厂和所有建筑工程,并与阿根廷合作,以期保护和养护乌拉圭河水环境,避免违反《1975年章程》,采取进一步单方面行动建立这两个纸浆厂,并避免采取可能加剧争端或使争端更难解决的任何其他行动。202.关于指示临时措施,分别于2006年6月8日和9日及2006年7月13日举行公开庭公开听讯,法院院长宣读一项命令,其中法院以14票对1票裁定,鉴于当前情况,法院不必依照《规约》第四十一条行使权力来指示临时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