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6 22:22
乌蔹莓 (学名:Causonis japonica (Thunb.) Raf.)是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花期3-8月,果期8-11月。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2.5-4.5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7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6-15个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微被毛;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侧生小叶总柄长0.5-1.5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托叶早落。
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花梗长1-2毫米,几无毛;花蕾卵圆形,高1-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4,三角状卵圆形,高1-1.5毫米,外面被乳突状毛;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微扩大。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花期3-8月,果期8-11月。
乌蔹莓喜光耐半阴,好湿耐旱,不甚耐寒。生长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日本,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黄河以北常变为冬枯春生宿根草本。北京亦见野生。
扦插繁殖:选择一个半老不老的枝条,在15-16厘米处剪下,可以浸泡一会儿多菌灵溶液促其生根,然后选择合适的花盆栽种即可。
播种繁殖:乌蔹莓有种子,在花谢后五六天,一般种子就成熟了,这个时候的种子是褐色的,采集后可以先晾晒一下,然后就可以播种了。
乌蔹莓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平常的菜园土,腐殖土都可以,可以在花盆的最底层先铺一层煤渣土,然后是家肥,就是树叶鸡肥兔子肥等发酵后的肥料,然后再铺一层腐殖土,盆土就完成了。
因为乌蔹莓的植株不大,所以选择的花盆口径在30左右就可以了,最好选用瓦盆,虽然不好看,但对于养花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瓦盆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比较好,花盆的底部都必须有一个小孔,是用来排水的,这个小孔在装盆土之前要找一个东西遮挡住一部分,不要全部遮挡。
如果是播种的乌蔹莓,那种子播种下去几天后就会发芽,在发现种子发芽钻出土面时,记得不要去掉遮盖物,也不要浇水,等它长出两三个嫩叶后再让乌蔹莓见光,然后适当浇水就可以了,等长到十厘米左右幼苗老化些时,可以用花铲带着根铲出,移植到准备好的花盆中,再浇一次水,放到阴凉处,等移植苗扎根后就可以放到阳光下了。
养殖乌蔹莓其实很简单,它比较喜欢温暖和阳光,保证它的光照时间,记得及时浇水,在盆土干的时候再浇,浇水太多会烂根,同时记得松土,避免土壤出现板结,花盆有杂草的时候及时清除,避免发生病虫害,发生病虫害要趁早喷药,由于五叶梅植株比较小,一般会在一个花盆里移植两三株,分层修剪,这样看起来会更美一点。
(参考资料:)
【采收与加工】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味苦酸,性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利尿,止血。主治咽喉肿痛,腮腺炎,毒蛇咬伤,痈肿,疔疮,风湿痛,黄疸,痢疾,咯血,尿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研末、泡酒或捣烂取汁。外用:捣烂外敷。
【现代临床研究】治疗化脓性感染,接骨及消肿。
【出处】《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