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0 09:42
乌本桥(U Bein Bridge),在缅甸的Amarapura(阿马拉布拉)古城境内,横跨东塔曼湖(Taungthaman),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珍贵的柚木。修建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
乌本桥一带本是低洼之地,雨季湖水上涨,湖滨成为泽国。为解决当地交通困难,敏东王修建了这座木桥,同时为了使桥梁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贵的柚木来建设整座桥梁,从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质。
风雨的冲刷洗涤,日光的投射照耀,木头已呈浅灰色,作为游览的景点,更作为当地百姓每日过往的交通路径,至今它仍坚固地屹立在东塔曼湖中。
乌本桥位于曼德勒市区南部11公里处,横跨东塔曼湖,建于1851年,长1200米,乌本桥完全由柚木铆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长的柚木桥。桥柱与桥柱之间相距3米,有1000多根桥柱。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榫卯。这座桥历经近170年的风风雨雨,从未大修过,但是依然结实,已成为罕见的历史古迹。
在当地,这座桥有个好听的名字——“情人桥”。当初建桥时,桥头、桥中、桥尾共建了6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在缅甸人看来,6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有同心同德之意。当地许多缅甸人相恋时,就会登上这座桥,立誓爱心永固。久而久之,乌本桥也被亲切地称为“情人桥”。这个名称越传越远,缅甸其他地方的恋人也到乌本桥来宣誓永远相爱。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乌本桥来。
乌本桥尽头是缅甸最大的僧院——马哈刚大勇僧院。这个僧院拥有全国最多的僧人,寺院学校的学生经常往返于桥上。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走在桥上,也成为乌本桥一道风景线。
走在乌本桥上,感觉非常独特。这座桥有一种造型美:桥柱不规则地立在水中,露出桥面的桥柱也高低不齐,桥面用木板铺就,高低不平,这一切都给人一种随意感、自然感。这座桥有一种搭配美:古桥与古寺、古桥与湖水、古桥与古树、古桥与田园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分,更有一分独特的韵味。黄昏金橘色的乌本桥剪影成了缅甸旅游的金名片。
乌本桥是缅甸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有许许多多的人到缅甸,就是为乌本桥而来。在缅甸流传这样一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一座桥,来到曼德勒。在曼德勒,游人不是在乌本桥上,就是在去往乌本桥的路上。这说明乌本桥的名气及影响力之大。
乌本桥不仅是旅游景点,它还是当地人的交通要道,两岸居民依然要靠这座桥相互往来。
乌本桥建于1851年,长1200米,全桥完全由柚木铆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长的柚木结构桥。桥柱与桥柱之间相距3米远,桥柱有1000多根。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斗榫。这座桥已经历经15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依然结实。在当地,这座桥有个好听的别名——“情人桥”。桥是有长度,但是爱情是没有长度。
乌本桥被被缅甸本地人称为“爱情桥”。当初建桥时,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阳躲雨。
在缅甸人看来,六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资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团生活的准则,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为上互不侵犯),口和无诤(言语上和谐),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见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缅甸人相恋时,会赶来乌本桥,立誓永葆这六种和睦互敬的精神。
乌本桥的尽头有个寺院学校。桥上的僧人大多是寺院学校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主动与外国人交流的愿望,并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灿烂如同一缕阳光。英语都是寺院学校必须修的课程。于是每到黄昏,他们就来到这里和外国人交流,以锻炼口语。
寺院学校,也强制学习外语,这是一个社会内核性力量寻求向外交融的象征。这些僧人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愿望,渴望自由的交流。
与游人交流中,游人丝毫感受不到漠然、沉重、自卑,也感受不到任何自我的有意压抑,以及对交流主体背景差异的担忧。僧人们清澈如这湖水,干净,明亮。也许,他们所揭示的精神状态,也是缅甸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