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38
乌灰鹞(学名:Circus pygargus)为隼形目,鹰科鹞属的鸟类。雄鸟上体石板蓝灰色,雌鸟上体暗褐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以及森林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沼泽和林缘灌丛等开阔地带。主要以鼠类、蛙、蜥蜴和大的昆虫为食,也吃小鸟、雏鸟和鸟卵。主要在地上捕食。通常营巢于水域附近地上草丛中或干的芦苇丛中。巢主要由细的灌木枝条、芦苇和草构成,内垫有干草。巢的大小直径约50厘米。每窝产卵3~6枚,卵白色,通常无斑,偶尔带有褐色斑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雄鸟上体石板蓝灰色,颏、喉和上胸暗蓝灰色,下胸、腹和两胁白色,具显著的棕色纵纹,肛区、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亦为白色或淡灰白色;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其余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灰色,次级飞羽上面具一条黑色横带,下面具两条黑色横带;翼下覆羽白色,具模糊的红褐色纵纹。雌鸟上体暗褐色,腰白色,下体皮黄白色,具较粗著的暗红褐色纵纹;尾上覆羽白色而具暗色横斑;颈部皱翎不明显。幼鸟和草原鹞幼鸟非常相似,但羽色较暗而更富棕色,颈部皱翎更不明显,下体无纵纹。
虹膜黄色,雌鸟为黄褐色;幼鸟褐色。嘴黑色,蜡膜黄绿色,跗蹠和趾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258~288克,雌340~380克;体长雄410~465毫米,雌470~520毫米;嘴峰23~25毫米;翅雄320~380毫米,雌325~390毫米;尾213~241毫米;跗蹠55~65毫米。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以及森林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沼泽和林缘灌丛等开阔地带,有时也到疏林、小块丛林和农田地区活动。日出性。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白天多数时候都见懒散而悠闲地滑翔在空中,或在草地和沼泽地上空轻轻地扇动两翅进行鼓翼飞翔。休息时多栖于树上或电线杆上。
食性:主要以鼠类、蛙、蜥蜴和大的昆虫为食,也吃小鸟、雏鸟和鸟卵。主要在地上捕食。常在地面低空飞行巡猎,发现猎物则急速落下,大的昆虫当场吃掉,稍大的猎物则多带到附近突出的土堆山啄食。
迁徙:中国新疆西部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偶见迷鸟和冬候鸟。春季迁到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离开在9~10月间。
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乍得、中非共和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德国、冈比亚、格鲁吉亚、加纳、直布罗陀、几内亚、几内亚的比绍、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肯尼亚、乔丹、吉尔吉斯斯坦、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亚、利比里亚、立陶宛、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马其顿、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泊尔、纳米比亚、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领土、占领、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卢旺达、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苏丹南部、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突尼斯、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赞比亚、西撒哈拉、津巴布韦。
繁殖于新疆天山,迁徙和越冬期间偶见于中国山东、长江流域、福建和广东。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水域附近地上草丛中或干的芦苇丛中。巢主要由细的灌木枝条、芦苇和草构成,内垫有干草。巢的大小直径约50厘米。每窝产卵3~6枚,卵白色,通常无斑,偶尔带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1.2~44.5毫米×34~35毫米(Somov 1897)。通常间隔24小时产1枚卵,偶尔间隔多至3~4天产1枚卵(Ryabov 1940)。如果卵损失了,通常还产补偿性的一窝。雌鸟孵卵,孵化期27~30天。雏鸟完成性,雏鸟孵出后由亲鸟喂养到35~42天才能出巢。
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