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排海水化淡厂

更新时间:2022-06-29 14:46

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又称小榄海水化淡厂,位于香港屯门区乐安排,是香港昔日的一座海水化淡厂,亦曾经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厂,现已停止运作及拆卸。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当年建于青山公路小榄段的旁边,占地达15英亩,临海而建。选址乐安排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乐安排一带较接近珠江口,海水盐份较低,易于进行蒸馏过程。此外,乐安排邻近大榄涌水塘,化淡后的食水可直接输往水塘储存。加上乐安排远离市区,并不会影响民居。整个海水化淡厂计划耗资4.6亿港元兴建。厂房共有6部蒸汽锅炉机组,使用燃烧石油作为海水加热蒸馏技术,每日最多可生产6千万加仑淡水,即 2忆2千700万 公升。而两支高达123米的巨型烟囱,是当时香港最高的烟囱,亦成为了象徵该厂的标记。

发展历史

1963年6月,香港发生严重旱灾,逼使香港政府实施每四天只供水四小时的措施。为避免事件重演,香港政府作出多个水利工程,包括兴建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等大型水塘,而1965年更向广东省政府从东江购买每日6200万加仑食水。然而,由于香港政府认为供水仍有不足,加上中国当时发生文化大革命,与英国关系变差,使香港政府不敢过于依赖中国的输水。因此于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于乐安排兴建海水化淡厂,并成立了一个中央招标委员会负责招标承建。

海水化淡厂的建造合约由分别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及日本五个国家的的七个财团投标,最后于同年8月由一间日本大阪的世仓工程有限公司以3.37亿港元投得,是各个财团中出价最低的。而由于香港政府缺乏资金兴建,便向亚洲发展银行贷款1.2亿港元,还款期为15年。

海水化淡厂于1975年10月15日建成,由当时港督麦理浩揭幕,而厂内的第一部机组亦同时开始运作,并于1977年9月全面投产,每日生产18万立方米淡水,聘有工作人员达200个,其后曾一度停产。1981年,香港实行一级制水(其后升为二级)期间,该厂曾一度重开。然而由于石油危机导致原油油价由每桶2美元升至10多美元,令化淡成本飙升多倍,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师来负责营运及维修,成本更为昂贵,而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与中国关系改善,从广东省的供水量大幅度增加,结果海水化淡厂于1982年正式关闭及停用。厂房土地于1991年被人以3000万港元收购,厂房则于1992年以爆破方式拆卸,原址现时已发展为一个跳蚤市场。

未来发展

2004年起,水务署再开始了海水化淡的研究,于屯门及小西湾试验逆渗透滤膜技术过滤海水成为淡水的可行性。位于屯门海水抽水站的海水化淡试验厂日产水量为240立方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