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

更新时间:2024-03-11 21:13

《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是一本陈文胜编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在2007年7月出版的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小政府观察中国大问题》系列丛书之一(全套两本,另一本为《乡镇视角下的三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学部委员张晓山作序。乡村债务作为税费改革以后首当其冲的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书作者陈文胜以乡村债务的形成根源为主线,以预防社会的公共危机为重点,观察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供给与决策机制,考察乡村债务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和乡村组织的生存状况,把乡村债务问题的解决放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中来考虑,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治理乡村债务危机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弱”,即弱势农民:种粮农民;弱势政权:乡镇政权;弱势干部:乡镇干部。在整个农民群体中,种粮农民最弱;在整个政权体系中,乡镇政权最弱;在整个干部队伍中,乡镇干部最弱。

乡镇政权是整个国家政权的基石,也是当今行政体系在农村承担责任最大的一级政权。改革国家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确保两头,精简中间。具体就是以事权的多少作为权力分配的依据,在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前提下,对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重新进行洗牌:强化中央集权,确保宏观调控能力;精简中间层面,确保政策监督能力;重心下移县乡,确保政策执行能力。这也许是当前中国在体制内形成权力制约机制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最佳选择。

作者介绍

陈文胜,男,湖南省衡阳县人,研究生学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兼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乡村发现》执行主编,湖南新农村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执行秘书长、湖湘三农论坛秘书长、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学者。主持创办的三农通俗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已经成为湖南唯一定期向全国出版发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已经超过四十五万册;主持创办的三农学术网站“中国乡村发现网”荣获2007年“中国农业网站100强”称号。主持创办的“湖湘三农论坛”已经成为国内享有盛名的三农学术论坛,是全省乃至全国三农问题研究、学术交流、推介的重要平台。应邀到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共长沙市委中心学习组、湖南省农办、湖南师范大学等地作专题学术报告50余次。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完成独著3部:《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乡镇视角下的三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着力点》(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完成编著35部:主编三农通俗读物《中国乡村发现》(1-16辑,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乡村建设》(1-4辑,红旗出版社),《湖湘三农论坛2008·长沙》(红旗出版社),《湖湘三农论坛2009·常德》(红旗出版社),《湖湘三农论坛2010·邵阳》(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三农论坛2011·衡阳》(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新农村:名人·名村·名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011年),《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跨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型农民能力培养》(1-5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光明日报》发表《四个转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一致性》、《国民经济转型必须从三农突破》等3篇论文;在《中国农村经济》发表《世界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增收与扶贫》、《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现实困境》等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2009年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省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奖”。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一、乡村债务问题的研究思路

二、乡村债务问题的主要结论

三、化解乡村债务的战略对策

第二章 乡村债务的基本现状

一、债务现状触目惊心

二、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三、债务发动机继续加速

四、乡村组织岌岌可危

第三章 乡村债务的形成机制

一、乡村债务形成的浅表原因

二、乡村债务形成的现实因素

三、乡村债务形成的体制症结

第四章 乡村债务的危机分析

一、乡村债务的财政危机

二、乡村债务的政治危机

三、乡村债务的信任危机

四、乡村债务的经济危机

五、乡村债务的法律危机

六、乡村债务的社会危机

七、乡村债务的危机焦点

第五章 税费尾欠与乡村治理生态

一、尾欠税费的现状

二、尾欠税费的构成

三、已交税费的特点

四、乡村治理生态的恶化

五、妥善处理尾欠税费

第六章 乡村债务的化解思路

一、乡村债务的化解目标

二、乡村债务的化解原则

三、乡村债务的化解步骤

四、乡村债务的化解办法

第七章 乡村债务的治理措施

一、建立乡村债务的约束机制

二、建立乡村债务专项的偿债基金

三、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

第八章 乡村债务的预警机制

一、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管理目标

三、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管理原则

四、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系统层次

五、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六、乡村债务预警机制的实施进程

第九章 建立公开透明的阳光财政

一、现行财政体制的问题分析

二、财政包干的制度缺陷

三、新农村建设呼唤财政制度改革

第十章 重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

一、乡镇政府职能的历史背景

二、乡镇政府职能的现实状况

三、乡镇政府存在的现实需要

四、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思路

五、乡镇政府职能的制度保障

【附录一】一位前湖南乡镇党委书记的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附录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镇债务工作的意见

后记

社会评价

对陈文胜先生《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这本著述所蕴涵的更深刻的启迪和警示意义,必然会在今后的反复研读和工作实践中有更多的感悟。感谢陈文胜先生的勤奋努力,感谢陈文胜先生著述对我工作学习的迷津指点,我同样相信《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定能对与我一样在“三农”一线工作的人员有所助益。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侯求学

在一次研讨中,文胜曾说过:学者对于民主问题太关注了,其实财政问题才是乡村政治的核心。这个想法给我很大的启发,这其实就提到了怎么“说”乡村政治的一个“点子”。政治过程是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我们从西方那里学来的主要思路就是研究政治输入和输出,所以很重视民主制度以及决策过程。胡伟(大)强调了要研究制度之外的人格化层面,从而对这个基本思路进行了中国式的扩展。但是,制度本身的不同也是有待深入挖掘的领域。中国的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都可以反映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人和钱是政治的核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它们是核心的核心。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没有人真正地把它说清楚过。制度分析倒有不少,生动具体的触及核心的研究还是缺乏。在这样的领域里,很容易说到“点子”上。但这些都是“闲人莫入”的禁地。县乡干部完全可以在这些领域里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为可能的政策改进打好理论基础。乡村债务问题正是财政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理解县域财政的一个重要窗口,进而就是理解县域政治的重要窗口。文胜此书研究的恰是乡村债务问题,在将来的大作里,笔者期待着能够分享更多的乡村发现。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熊万胜

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文胜先生最近有两本新书:《乡镇视角下的三农》、《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陈文胜先生和我不曾有过交往,他也知道我这个人,因为我和他同是中国乡村发现的网友,我对陈先生这两本书中涉及的问题确实非常有兴趣,而且这个学者是比较务实,愿意深入乡村进行调查,也实在难能可贵。

——刘古平

由于基层工作的事务性、地域性和研究训练的缺乏,“乡土派”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者们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中国农村政策的变化和农村本身的发展,农村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每天都在凸现,而“乡土派”的经验性结论往往对今后农村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工作者专门性研究的时间、空间有限和系统研究训练的缺乏,难免会对一些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过多地求之于有限的经验认识,从而导致理论的生命力缺乏和对农村长远发展的指导性的不足。《乡村债务的危机管理》既然产生于这样的经验,自然就难免存在同样的局限。然而,相对于长期沉闷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理论界能够听到一个新的声音来说,这些局限是瑕不掩瑜的。

——周明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