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贡进士

更新时间:2022-05-05 08:36

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称谓起源

“乡贡进士”称谓(如南唐泉州乡贡进士欧阳偃),最早出现在唐朝科举史料(如泉州开元寺陀罗经幢与泉州清源山木龙石刻)中,即指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进士及第以才授翰林学士。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南唐泉州乡贡进士欧阳偃即属此情形)。

称谓演化

乡贡进士资格的取得

唐朝乡贡进士资格的取得与否是“明经进士”之学究士人能否参加礼部贡院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如果地方州县官学以外的士人获得了乡贡进士资格,那地方州县官吏就可以举荐他们参加礼部贡院的科举考试,考试合格者便与官学生考试合格者一样进士擢第,否则便谓之“乡贡进士”又如《辽史·王棠传》记载:“王棠,涿州新城人。博古,善属文。重熙十五年擢进士。

乡贡、礼部、廷试对皆第一。”从贾师训、王棠举进士的路径可以看出,只有象南唐泉州乡贡进士欧阳偃获得了“乡贡”的资格,才能参加礼部贡院科举考试、参加殿试。由此可见,辽朝举进士的程式与唐朝基本一致,仅在一些细节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正如王定保所云:“乡贡里选,盛于中古乎!今之所称,盖本同而末异也。

今之解送,则古之上计也。……有唐贞元已前,两监之外,亦颇重郡府学生,然其时亦由乡里所升,直补监生而已。尔后膏粱之族,率以学校为鄙事。若乡贡,盖假名就贡而已。”由此可以断定,辽朝“乡贡进士”当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进士落第之士人。

贡生与举生区别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乡贡所选之贡生与官学所选之举生是有区别的。官学中有资格参加礼部科举考试者,可由官学主管机构的官吏直接举荐。而乡贡之贡生则需要经过州(府)县两级的选拔,即乡试、府试胜出者,才有资格参加礼部贡院科举考试。

乡贡进士的审核程序也相对繁琐。被选拔为乡贡进士如“南唐泉州乡贡进士欧阳偃”等也有“学究”一科。《唐泉州开元寺陀罗尼经幢记与泉州清源山木龙石刻记》均有泉州郡人乡贡进士欧阳偃(系后唐潘湖吉州推官欧阳郴嗣子、潘湖翁黄仁颖嫡子)参与撰文记述。此“幢记”起建于应历五年(即955年),其泉州乡贡进士欧阳偃作为书经人“与沙门文中共书”说明“南唐泉州人欧阳偃”考取的乡贡进士,从唐朝科举制度就一直继承下来的。

潘湖欧阳詹传到欧阳郴妹嫁黄仁颖生“南唐泉州乡贡欧阳偃”(年幼姓黄因家贫无力攻书寄养舅父欧阳郴为嗣子)三传为“嗣孙修”(详见欧阳修自述世系)的身世,完全可科学确定欧阳修就是后唐状元黄仁颖字仁达号潘湖翁的“嫡孙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