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6 14:31
买莘民,男,1953年生人,回族。197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1982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高校教师进修班,1985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并多次获奖。2001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
回族画家买莘民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分子,带着对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文化的热爱,怀揣着创作的激情,重新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踏上了少数民族人物画的创作之旅。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民风民俗、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地域特色、历史发展等。他善于用心、用脑和用手去诠释这一空间所蕴涵的艺术与文化特点,去拓展美术的创作语言,去展现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去传达那份用笔墨描绘出的真挚的少数民族情怀。
他十分注重生活的体验,注重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采风写生在外行人看来也许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殊不知其中所蕴藏的危险。由于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创作要深入到边陲地区,那里人口分布不均,交通也不便利。画家的一段“汶川印象”让我们了解到深入生活真的并非易事。当年深入藏区时,车行到汶川,突遇路前山体塌方,进退两难,只能等待前方清理干净才能继续前行,在身边水和食品都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这一等就是30多个小时。他曾长期在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居住采风。虽然那里的气候和环境都很特别,生活条件还不十分便利,但藏族人民那淳朴且极富画意的民俗风情一直吸引着他,每每到藏区采风一住就是两个月。他说喜欢那里原生态的气息,喜欢那单纯的人文精神,喜欢那里人们本真的表达方式。中国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服饰多样,他在用心观察着各族兄弟姐妹的举手头足,一颦一笑,与他们同吃同住,深入他们的生活。他说,只有自己真正走近他们,亲身体验,才能拥有创作的激情,才能让画中的人物充满生气。
此次采访,记者从学生们的口中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买教授。“买老师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我们如何观察生活,让我们学会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记得2006年和买老师一起去写生,一路颠簸劳顿我们便在车上睡得东倒西歪,到达目的地后买老师没有了往日的和颜悦色,在一旁沉默不语。究其缘故,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忽略了一路上身边的风景。”“买老师是最关心学生的一个老师,他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他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不仅指导我们绘画方面的技巧,同时也在做人做事上指导我们,给我们方向,他像亲人但更像朋友。”
写意水墨人物画,从最早的以形写形,到以形传神,到现 在的以神观象,在画家的眼中“传神”是基础,而“传神”的基础是造型,但又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应该是情感的升华。在长期的采风和教学中他一直在留意身边真正感动过他的人和事,那纯朴、憨厚、胡子里写满故事的塔吉克老人,黑发飘长温柔妩媚的孔雀少女,两个美丽的少数民族女孩天然地同竹林蕉叶山花融为一体,她们那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服饰以及身形姿势和肖像特征,被画家准确捕捉住,并且表现得恰到好处。这些画面大多表现的是生活场景和劳作的间隙,他们那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深深吸引着我的视线久久不愿离开。画家买莘民的作品中蕴含着饱满的生活激情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他在用手中的画笔带给我们一幅幅精妙传神、极富感染力的水墨人物作品,带我们走进那自由烂漫的水墨世界。
中国人物画具有久远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以其精神境界的高迈和艺术形式的自由而独具风采。而边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加入,则有如一抹新绿为中国人物画添加了前所未有的原始活力。民族绘画创作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也许是老生常谈,但画家买莘民认为这是我们必须坚持探索的课题。他在绘画创作中十分注重从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中吸收营养,借鉴其表现手法,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对现实人物、现实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他说,“一定要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与此同时,他还很重视从西方艺术中汲取精华,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