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子草

更新时间:2024-11-07 13:08

乱子草(学名:Muhlenbergia huegelii Trin.)是禾本科、乱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常染紫色,节下常有白色微毛;具鳞片根茎,鳞片硬纸质,有光泽;秆较硬,直立,常染紫色,节下常有白色微毛;枝具鳞片根茎,鳞片硬纸质,有光泽;叶鞘疏散,无毛;叶舌膜质,无毛或具纤毛,叶扁平,窄披针形,深绿色,两面及边缘糙涩;圆锥花序稍疏散开展,有时下垂,每节簇生数分枝,分枝斜升或稍开展,糙涩,细弱;小穗灰绿有时带紫色,披针形;颖薄膜质,白色透明,部分稍带紫色,先端钝,有时尖;外稃等长于小穗,糙涩,下部具露出颖外的柔毛,主脉延伸成细芒,芒灰绿或紫色,微糙涩;花药黄色;花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常染紫色,节下常有白色微毛;具鳞片根茎,秆较硬,直立,常染紫色,枝具鳞片根茎,鳞片硬纸质,有光泽;叶鞘疏松,平滑无毛,除顶端1-2节外大都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无毛或具纤毛;叶片扁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两面及边缘糙涩,深绿色,长4-14厘米,宽4-10毫米。

圆锥花序稍疏松开展,有时下垂,长8-27厘米,每节簇生数分枝,分枝斜上升或稍开展,糙涩,细弱;小穗柄糙涩,大都短于小穗,与穗轴贴生;小穗灰绿色有时带紫色,披针形,长2-3毫米;颖薄膜质,白色透明,部分稍带紫色,变化较大,先端常钝,有时稍尖,无脉或第二颖先端尖且具1脉,长0.5-1.2毫米,第一颖较短;外稃与小穗等长,具铅绿色斑纹,糙涩,先端尖或具2齿,下部1/5具柔毛,其毛露出颖外,具3脉,中脉延伸成芒,其芒纤细,灰绿色或紫色,微糙涩,长8-16毫米;花药黄色,长约0.8毫米。花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乱子草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山西及云南等地;在四川分布于南坪、金川、乾宁、芦山、宝兴、城口等地。

生长环境

乱子草生长于海拔900-3000米的山谷、河边湿地、林下和灌丛中。

栽培繁殖

乱子草主要以分株、分根繁殖。

近种区别

主要价值

观赏:乱子草耐旱,适于片植,具有观赏价值。

饲料:乱子草可以用来喂养家畜、家禽、鱼类以及其他经济动物。

物种危害

乱子草对除草剂具有抗性,所以很难防除。在草坪上极耐刈剪,并具无限期的持久性。它们较草坪草有不同的颜色和株簇结构,因此在外观上令人讨厌。

乱子草侵入区在早春时节可用敌草索或环草隆去杀死其新生的幼苗,成长的植株则需人工挖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