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泉

更新时间:2023-12-20 11:04

乳泉,指钟乳石上的滴水,亦解甘美而清洌的泉水。同名景点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古井、安徽怀远白乳泉。

释义

指钟乳石上的滴水

唐 陆羽 《茶经·煮》:“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岩中有丹灶盆,乳泉滴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巖壑空幻,石骨玲珑,乳泉滴沥,积而成池。”

甘美而清洌的泉水

宋 郑瑶 等《景定严州续志·祠庙》:“山有乳泉,溉田甚多。” 元 王恽 《东坡汲乳泉图》诗之二:“道宫独发乳泉香,似与 坡仙 养浩方;井洌不从炎海瘴,味甘还比上池觞。”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诗之四:“固知空洞腹,乳泉满其穴。”

景点

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古井

广西桂平西山乳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与广西靖西鹅泉合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乳泉古井在桂平市城西1公里的桂平西山上。井始于宋。井口圆形,花岗石砌成,径1米,井深1.40米,水深0.5米。据桂平县志载:泉清例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冬不枯,夏不溢。井旁有乳泉亭,1917年两广巡间使陆荣廷倡建。呈方形,花岗岩石柱构筑台基。亭为砖柱木梁架,歇山青瓦顶,回廊式亭,面积75平方米。井西崖壁有摩崖:“泉边有石为吾友,客里逢人说此山。”北崖壁有“盘石茶芽咸称美味,深溪乳水众试皆甜”。还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广西补用道张荣祖的“乳泉铭”,以及“乳泉”碑一通。

桂平西山溪流纵横,甘泉四溢、但众多的甘泉之中,尤以龙华古寺左侧的乳泉为最佳、最美。

乳泉是一口“方园二尺,深不过尺许的古井。冬不涸、夏不溢。”据清同治版《浔州府志》云:乳泉“清例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近二三十年来,乳泉的喷汁现象时有出现。最近的一次是在1981年夏天,那是一场滂沱大雨之后不久,泉中忽然冒出一串串白色、乳状的泡沫,整个乳泉恰似一锅正在煮沸的牛奶、大概持续了三四分钟后才逐渐消散净尽。

乳泉喷汁,过去认为是一种不祥征兆。随着科学的发展,乳泉喷汁的奥秘已为人们所认识。据科学考察和分析,那白色乳状的泡沫,是氡气泡。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是镭。暴雨后,镭蜕变而成的氡气随着地下水移动以至随着地下水从喷泉中挤碰出来形成泡沫,这就是乳泉喷乳的由来。

至于乳泉的甘美,是因为挂平西山乳泉水含矿物质持别少,其含量约占一般江河水含量的7%,是最适宜饮用的天然优质软水。其另一原因是含天然氧特别多,每百个小气泡中就有85个氧气泡,而普通江河水仅有15个。这种天然氧,能和茶和酒中的杂质起化学作用,随之把杂质挥发净尽。所以用乳泉水泡的茶特别香,用乳泉水酿的酒特别醇。

安徽怀远白乳泉

白乳泉是荆涂风景区内著名景点,背依荆山,面临淮河,东和禹王庙隔河相望,西与卞和洞为邻。

白乳泉号称天下第七泉,泉水似乳,因泉水甘白如乳故名。相传唐代这里曾有白龟从泉中出没,故得名“白乳泉”或“白龟泉”,苏东坡曾游历到此,并留下《上已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诗篇,日“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千古绝句。

泉右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曰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这里群 峦迭翠,芳草如茵,古榆参天,柏林似海,景色迷离,清幽宜人,实为天然佳境。

泉水内多含矿物质,烹茶煮茗,芬芳清例,甘美可日。表面张力强,水倾注怀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之,无不称奇。宋苏轼(东坡)游此,赋诗留念,将此泉誉为“天下第七名泉”。1965年郭沫若亲笔为“白乳泉”、“望淮楼”题名。

古语有云:水,乃酒之血也;酒品之高下,结穴在水。可见水之于酒是何其重要。所谓“佳酿出处必有名泉”,酿制“乳泉”酒的用水主要取自天下第七泉—白乳泉的源头之水。诗人苏轼曾赋诗志胜曰:“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杭,美石肖温瓒,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媒。对酿酒的糖化快慢、发酵的良差、酒味的优劣,都有很大的关系。白乳泉泉水不仅水质好,而且入口微甜,用这种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