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8 13:26
二氏: èr shì ㄦˋ ㄕㄧˋ
基本字义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广泛地说,也可指已经大彻大悟的修行人。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通常也用带佛字的词语表示对人的尊敬,尤其是对方与信佛或与佛教有关时,如:~爷。借花献~。
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详细字义
〈名〉形声。字从人,从弗,弗亦声。“弗”意为“不平”(即“社会不平等”)。“人”指“教导者”。“人”与“弗”联合起来表示“教导人们如何去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本义:教导人们理性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转义:先知先觉者。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明: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参考:《说文》:“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案,“见不审”意思可能是“表现出不细审不追究”,即“一切都无所谓”。
1.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汉传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 佛教 [Buddhism]
攘斥佛老。——韩愈《进学解》
3. 比喻慈悲的人 [kindhearted person]
民举手加额,呼余为佛。——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记》
4. 佛陀教化的世界: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国、佛土
5. 佛教活动的场所或佛像等:佛堂、铜佛、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宝(佛教中三宝之一。)
基本词义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所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
天道: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那捞网的渔夫,就是执掌命运的天地造化。
自然之道:道既是自然,道不用悟,顺其自然,自然会通,何须悟?
原始涵义 从郭店简文的“道”(从“行”从“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应的“道”字。石鼓文、金文中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实属“人”形的繁化。就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于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所以,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则作“导”解。
“行”的字形是交叉的十字路口,本义为“路”,但它又指涉上路的“行”(行走);“道”的本义是“自主上路”(蹈)或“引人上路”(导),但它又指涉所行之“路”——它们的字形与字义存在着彼此反向的交叉演变。用作名词的道,本义为道路,借指各种行动体(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整个宇宙系统等)“运行之所遵循”,一种使自身有所约束有所指引的内在的选择,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这是“道路”的引申义,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道”的基础涵义。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派就把各自认为最应该予以崇奉、遵循的理想范式称之为“道”。(见广西师大社《老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