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乙烷

更新时间:2024-08-09 15:16

二氟乙烷,1,1-difluoroethane,分子式C2H4F2,分子量66.05,主要 用作致冷剂、气溶胶喷射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简介

中文名称 1,1-二氟乙烷

英文名称 1,1-difluoroethane

别 名 氟里昂-152

分子式 C2H4F2;CH3CHF2

分子量 66.05。

编号系统

CAS号:75-37-6

MDL号:MFCD00000449

EINECS号:200-866-1

RTECS号:KI1410000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无臭易燃气体。

2.熔点(℃):-117

3.沸点(℃):-24.7

4.相对密度(水=1):0.91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32

6.饱和蒸气压(kPa):531.96(21.1℃)

7.燃烧热(kJ/mol):-1222.85

8.临界温度(℃):113.6

9.临界压力(MPa):4.50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75

11.闪点(℃):-79

12.爆炸上限(%):18.0

13.爆炸下限(%):3.7

14.溶解性:不溶于水。

15.临界密度:0.368

16.临界体积:179

17.黏度(pa*S):

18.偏心因子:0.263

19.Lennard-Jones参数(A):7.650

20.Lennard-Jones参数(K):168.5

21.van der Waals面积:

22.van der Waals体积:31.890

23.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500.8

24.气相标准熵 :282.7

25.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443.3

26.气相标准热熔:68.45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L0:>1500 mg/kg;

大鼠吸入LCL0:64000ppm/4H;

2、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吸入:2000ppm/6H/2Y-I;

3、致突变性:昆虫-果腹果蝇:98pph/10M

4.急性毒性 LC50:977000毫克每立方米(小鼠吸入,2h)

生态学数据

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个/立方厘米时,降解半衰期为472d(理论)。

其他有害作用 室温气体,其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几百倍,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1.6

2、摩尔体积:72.8

3、等张比容(90.2K):128.1

4、表面张力(dyne/cm):9.5

5、极化率:4.59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1.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有窒息作用。高浓度接触会引起眩晕、定向障碍。有麻醉神经作用。

3.稳定性 稳定

4.禁配物 强氧化剂、镁和铝及其合金

5.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6.聚合危害 不聚合

7.分解产物 氟化氢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合成方法

由电石与水在乙炔发生器中反应生成乙炔,经水洗,次氯酸钠吸收脱除杂质。净化后的乙炔经充分干燥,进入氟化反应器。在磺酰氟存在下,乙炔与氟化氢反应生成粗二氟乙烷。粗二氟乙烷经压缩、分馏,得成品。该品也可由1,1-二氯乙烷与氟化氢反应而得。

用途

1.制取氟乙烯和偏氟乙烯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制冷剂、飞机推进剂。

2.用作制冷剂、气溶胶喷射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环境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有窒息作用。过量接触引起眩晕、定向障碍、易激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

毒理学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C50977000毫克每立方米,2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0%,16小时/天,2天,肺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现场监测

仪器法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毫克每立方米。

处置方法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030 2.1

安全标识:S16S33S36S38

危险标识:R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