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3 15:29
二氯乙烷 (dichloroethane , CH2CH2Cl2)又称乙撑二氯,为有芳香甜味的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燃烧时可产生光气,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主要由于短期内吸入高浓度1,2二氯乙烷蒸气引起,以神经系统、肝脏损害为特征
二氯乙烷(dichloroethane,CH3CHCl2)分两种异构体:1,2—二氯乙烷为对称异构体,1,1—二氯乙烷为不对称异构体。有似氯仿气味的无色液体。分子量98.97,比重为1.2529,熔点—35.3℃,沸点83.5℃,蒸气压11.6OkPa(25℃),在空气中的爆炸限为6.2~15.9。不对称体比重为1.174(20/4℃),熔点—96.7℃,沸点57.3℃,蒸气压30.66kPa(25℃)。蒸气比重均为3.4。均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加热分解,可产生光气。对称异构体主要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还用于制造氯乙烯和聚碳酸酯,也用于谷仓的熏蒸和土壤的消毒。不对称体主要用于化学合成的中间体或是其副产品,也曾用作麻醉剂。
对称异构体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为主,也可由皮肤吸收。动物试验证明22~57以原形和二氧化碳方式呼出,51~73放射活性可出现于尿中;约0.6~1.3存留于体内。尿中主要代谢物为硫二醋酸和硫二醋酸氧硫基,因此可以推测谷胱甘肽在生物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对称体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目前尚无明确的报告。
两种异构体常以不同的比例共存。对称体属高毒类,用途广,接触机会多。不对称体属微毒类,所以造成对人体影响和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入对称体所致。皮肤吸收少见。单独由不对称体引起的中毒,尚未见报道。多数是对眼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吸入者还可以引起肺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刺激胃肠及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接触者尚可引起皮炎。当人接触浓度为1OOmg/m3时,可有乏力、头痛、失眠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接触30Omg/m3时可发生轻度中毒。口服15~20ml可以致死。尸检可见主要病变在肝、肾和肾上腺,肝脏缩小,广泛坏死;肾小管坏死;肾上腺灶性退行性变及坏死。
1、 工业上常见于橡胶、树脂、油漆及合成纤维,氯乙烯等生产中,因疏于防护或意外泄漏,使高浓度1,2—二氯乙烷蒸汽被大量吸入,导致急性中毒,一般人在0.3~0.6g/m3空气浓度下2~3h即可发生中毒,浓度达16.8 g/m3时则危及生命。
2、 农村用作谷物或粮仓的熏蒸剂和土壤消毒剂。粮仓熏蒸后如无防护而过早入仓,可引起急民生吸入性中毒。因药液大面积沾染或浸泡皮肤后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偶也见报道。
3、 误服该药液引起的急性中毒极少见。人的口服致死量为15~20ml.
有两期过程:先为兴奋、激动、头痛、恶心,重者很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志丧失。第二期以胃肠症状为主,频繁呕吐、上腹疼痛、血性腹泻,肝损害,肝坏死以及肾病变。也有报告:口服中毒后,出现低血糖和高血钙。吸入高浓度者,可以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血压下降及酸中毒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二氧化碳结合力减低和肝、肾功能异常等。近来,东莞《3435》粘胶中毒事故报告:重度急性中毒者,治疗后仍遗留抽搐等症状。
长期吸入低浓度二氯乙烷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可有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及中毒性肝病的表现有的病人还可见到肌肉和眼球震颤。
急性中毒根据接触史,结合劳动卫生学调查和临床检查结果,特别是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的症状;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中毒性肝、肾病的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一般诊断不难,但是要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与苯中毒的鉴别。增加环境监测、医学检查和对生物材料检测的监察手段,提高监护水平是防止误诊的重要环节。 治疗 急救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特别是沾油污的衣服和呢料衣服。口服者要及时催吐、洗胃。除按一般抢救原则处理外,要注意对肝、肾的保护治疗。治疗惊厥、抽搐时忌用吗啡和肾上腺素能的药物,可以用安定静脉滴注,每次10~2Omg或其它抗惊厥,抗癫痫类药物。及时纠正酸中毒,以5碳酸氢钠200ml静脉滴注,并根据血气检验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对出现呼吸抑制者,可选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此外能量合剂、葡萄糖和维生素C等静脉滴注以及口服多种维生素和保肝药物的治疗,对肝、肾功能的保护和恢复,也是很有益处的。慢性中毒的治疗,主要是口服多种维生素、葡萄糖醛酸、三磷酸腺苷、肌苷等营养药物和适当的对症治疗。 预防 生产和使用二氯乙烷时,应在低温下操作。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做好个人防护,如戴乳胶手套、忌穿呢料工作服;不穿被油污染的工作服;忌用本品洗手等。患有肝、肾疾病者,不宜接触本品。近年来,企业对进口化工原料及试剂,出于保密的商业目的,一般只具有代号和(或)商品名称,要认真加以识别。增加监察手段,提高职业健康监护水平,是防止中毒的关键所在。
目前尚无特殊解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1、 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并注意保暖。气急者可给吸氧。
2、 误服者立即以清水洗胃,或催吐和导泻。
3、 早期即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脑、肝、肾及心、肺功能。如及早使用小剂量的苏醒剂、保肝药、利尿合剂(促进毒物排泄)等。
4、 1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氯化钾静脉滴注。呕吐、腹痛明显者,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5、 有躁动不安或惊厥时可用水合氨醛或针刺疗法,不宜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忌用吗啡。
6、 禁用肾上腺能药物,以免加重卤代烃类所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7、 恢复期宜进高糖类、高蛋白、高钙、低脂饮食,禁止饮酒或避免剧烈运动
1.1,2-二氯乙烷生产流程尽量保持密闭化,定期检修设备,严防跑、冒、滴、漏发生。生产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2.进入意外泄漏地点或正在熏蒸的仓室内,必须戴好供氧面罩,穿防护衣和戴乳胶手套,离开毒物现场即应及时脱换。泄漏后或熏蒸后应注意足够时间的通风和墙壁、地面、物具的清扫工作。
3.使用本品时,应尽量做到低温操作,并加强局部通风排毒。沾染皮肤、粘膜应立即以酒精擦去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禁用本品洗手或洗工作服。
4.加强对本品的专门保管,标签应清楚,醒目,防止误用、误服。
5.对1,2-二氯乙烷作业工人,应一律作就业前体检。对神经精神系统及肝、肾器质性疾病患者,或有视网膜炎,全身性皮肤病者不得上岗。
1.一般预后良好。口服中毒及部分吸入性中毒者,在恢复期可出现肝脏肿大及肝、肾功能受损等,多在1~2个月内康复。唯个别吸入高浓度1,2-二氯乙烷蒸气或误服量大者,2~3h内错迷者,每因不及抢救而猝死。
2.轻度中毒者病情恢复后,仍可从事原作业。重度中毒者康复后应脱离原作业,酌情安排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