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更新时间:2024-01-06 14:25

《二泉映月》是由辽宁芭蕾舞团创排于1997年的芭蕾舞剧,取材于江苏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的传奇故事:泉哥与老琴师的女儿月儿有了纯真的恋情,恶霸古四爷逞凶夺爱抢走月儿。月儿逃出古府与泉哥相会,气急败坏的古四爷把月儿沉下湖底。泉哥自残双目,将美丽的月儿永远存在心中。

创作背景

文化背景

舞剧《二泉映月》以江南文化为背景,取材于民间音乐艺术家瞎子阿炳的传奇故事。在剧中,民间音乐家与绣花女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与民间音乐家追求光明与封建势力抗争,从而谱写出动人乐章两条线索交织发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文化内涵深刻丰富。该剧将东方艺术中的写意性与虚实结合的特点化入芭蕾艺术中,同时吸收了现代芭蕾、民族舞、现代舞的某些技法,在舞蹈语言、舞剧形式上做了可贵的探索。该剧运用芭蕾形式,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华民族舞蹈意蕴与东方式美感。主要演员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扎实的功底,表演细腻感人。

创作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辽宁芭蕾舞团面临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课题。1996年剧团提出将名曲《二泉映月》搞成芭蕾舞剧,这一建议一时间成为辽芭论证的中心议题。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主人公阿炳是盲人,如何让盲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是个难题,要创作出这种舞蹈语汇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持肯定意见的人则认为:创作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的可行性很大。首先,《二泉映月》是中国名曲,具有国际性 ,在此基础上创作的芭蕾舞剧,同样会为许多人感兴趣;其次,《二泉映月》的曲子和阿炳的故事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创作同名芭蕾舞剧易于被观众接受,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团领导采纳支持建议,创作芭蕾舞剧《二泉映月》。首先是剧本创作招标,在辽宁省组织6名优秀创作人员写出5个剧本,最后选中中年剧作家李宝群的剧本。艺术指导、总编导、作曲、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设计等其他主创人员也多是由艺术家组成的“外籍兵团”。1997年,以名曲《二泉映月》为题材的芭蕾舞剧创作完成,它一经问世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首次演出大获成功。此后,舞团根据专家和观众的意见,对《二泉映月》进行了历时三年的创作修改,1997年至1999年的几个版本的风格样式迥然不同。从舞剧的结构、舞台美术及音乐创作上看,原先强调交响性,强调大写意;而后来则注重叙事性、写实性,注重旋律美,注重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注重对民族化、生活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艺术追求。

主要内容

剧目梗概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将整个故事分为“翠竹掩月”、“中秋揽月”、“彩云追月”、“古府蚀月”、“黄泉沉月”五幕,把原著音乐中的哀怨和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动作中融贯了中西的优雅与力量,整台剧目堪称一场美轮美奂的芭蕾盛宴,在舞者的舞技中,吟作出一部足尖上的中国咏叹调

第一幕 翠竹掩月

叮咚的溪流,摇曳的竹荫,花童踏露采摘一篮绚烂的欢欣。一叶扁舟载来泉哥及他倾诉衷肠的琴韵。 乐曲犹似甘霖,将一桩情缘悄然滋润,柔情酿蜜意,美丽慕英俊,绣女月儿与泉哥围绕二胡亲密嬉逐,欢声笑语溢出青翠的竹林。

家丁前呼后拥,古少爷威风凛凛,一眼盯上了面貌姣好的月儿,好色的恶少顿起淫心。泉哥急忙赶来打破纠缠,家丁抢走了他视若生命的胡琴。难解难分的争夺间,排场非凡的古母突临。恶少将二胡用力抛在地下,泉哥与月儿痛惜万分,惊呼着拾起,抱在怀中弹土拭尘……

他和她护着安身立命的根木,也护着天作之合的缘分。天相信,地相信:人,乃感情世界的原住民!

第二幕 中秋揽月

中秋之夜,正是皓月冉冉升起的时辰。彩灯旋舞,照八方乡邻。戏楼里,泉哥演奏的二胡曲,陶醉了无数镇民;茶楼里,古母听罢曲子,大把大把赏银;烟楼里,恶少刚刚过足了烟瘾……芳心萌动,走线飞针。月儿将亲手缝制的定情物送给泉哥,同心结哟,结同心!相依相偎上板桥,有情有意许终身。躲在近旁跟踪窥视的恶少,不由升腾出满怀嫉恨。他当街欺侮弱小的花童,放肆戏耍单纯与天真。泉哥毅然上前营救,为她擦去脸上的泪痕,并将卖艺所得的钱物倾囊相赠,花童感恩不尽。邪恶本是善良头上的一块乌云。一把嫉火,已经烧疯一个恶棍……

第三幕彩云追月

明月如轮,让一江波光流锦。静夜,船头,凝思的泉哥独自久久出神。推敲沧桑岁月,品味无常命运。啊!梦绕魂牵的灵感终于叩门, 二胡悠悠,流出绵绵意蕴……

耳中的旋律,心头的喜讯。循声而至的月儿,是情侣,更是知音。今生手牵手,永世心贴心。她用翩翩舞姿,慰劳他那精神的耕耘……

喜极倦极的泉哥酣然入睡,梦境温馨。千江有水托明月,万山无语叶缤纷。潮涌浪奔似的雄浑,低诉歌哭般的深沉,优美而壮阔的弦响哟,情牵肺腑,韵动古今。

——民生的魂,人性的根,智慧的玉,艺术的金。

岂料风云骤起,天降厄运,恶少率众掠走月儿,凄楚搅动滔滔激愤。被花童唤醒的泉哥,抓起地上的同心结,开始了寻爱的狂奔……

第四幕 古府蚀月

灿灿豪门,沉沉毒氛。古母端坐,月儿跪地,恶少垂涎……此际的贫富之别成了善恶之分。

生死无悔哟,痴情不泯。囹圄中的月儿思念泉哥,失去自由的日子泪泡血浸。一张狰狞的雕床,棺材般赫然横陈。周旋、躲闪、厮拼、摧残、蹂躏、呻吟;柔弱的月儿,终末逃出恶少的掌心……坍塌的雕床边渐渐露出一只纤手,牢攥的剪刀污血淋淋。雷电交加,云重风紧。泉哥奔上,恨不能将这魔窟付之一炬,以解深仇大恨。

风萧萧,雪纷纷。月儿将沾血的剪刀扔在雪地,颤抖着仰天追问。

泉哥拢来,双手捧雪搓洗一一欲搓掉耻辱、洗去悲愤……

啸叫的锣声由远而近,家丁们披着夜色再度寻衅,排山倒海的阵势,逼向一对受伤的恋人……

第五幕 黄泉沉月

墓地森森。古家追悼恶少亡魂。

盯着捆绑在石碑上的月儿,古母目光凶狠,脸色阴沉,丧子之痛与复仇之念,令她昔日的伪善荡然无存。她用长指甲切断绑绳,恶少以骷髅的形象现身。一幕恐怖的人鬼争锋舞,阴阳大比拼。

古母命泉哥跪拉乐曲,伴葬礼,伴出殡。泉哥穿过石碑登上山巅,铮铮琴声撼动乾坤。揭露丑、恶、假,确认美、善、真,诅咒黑暗,控诉暴虐,呼唤抗争,拢来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只听音乐戛然而止,弦断惊心,山鸣水震。恼羞成怒的古母将双手高高举起,长长的指甲如长长的利刃,用尽全身气力刺向泉哥的双眼,鲜血顷刻染红了人与琴……

生命蓦然变成了一种神韵,追求凝做了永恒的青春。《二泉映月》清晰的主旋中,圣洁的仙女们唤醒了泉哥,月儿溪畔踏花莅临……

呵!看不见却听得到的是乐曲,摸不着却感得到的是灵魂。最美的花,最甜的果,往往来自最苫的根。失明就失明吧,反正也无须再看人间炎凉、世态艰辛。而恒久的长夜里,更易于找寻美好的星辰。将双目,换二泉;将天下混浊,化艺术清新。黄叶堆金。花童在泉哥身边轻轻放下一束鲜花,放下一缕芳芬,放下一片真纯。

啊!运弓揉弦,十指连心,二胡正从容流淌出深情的天簌之音……

剧目特点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中,芭蕾首次融入中国民族元素。民族音乐及舞蹈使该剧极具吸引力。据该剧的舞蹈总监、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曲滋娇介绍:“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是原创,它突破了很多芭蕾舞中程式化的东西,尤其在展现人物内心方面,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舞民族舞的元素。比如身体的扭曲多一些,表现哭、笑等情绪时比芭蕾原有的范式更夸张些,可以说是下身芭蕾上身中国古典舞。”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对民族舞剧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与探索,为现代题材的芭蕾舞剧创作、演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获奖记录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及表演奖、作曲奖、编导、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6个单项奖

199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第6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第4届辽宁省艺术节剧目金奖。

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评价

(1)是一部能够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精品,它有能力、有资格走向世界舞台。

(2)舞剧结构流畅通顺,不见斧凿之痕、东拼西凑,是一部探索民族芭蕾艺术的楷模。

(3)演员整体艺术素质较高.阵容比较强大,充满青春活力,有着深厚的艺术表演与技巧表现的潜力。

(4)《二泉映月》是一部观赏性的舞剧。俄罗斯诞生的《天鹅湖》已历经一百多年了,但它仍处在不断修改之中。我们相信《二泉映月》代表中国民族芭蕾在今后不断的探索修改之中,也将会成为世人皆知的经典民族芭蕾名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