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更新时间:2024-06-19 07:12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是1860年(清咸丰十年)2月至5月,太平军再次击破围困天京(今南京)的清军江南大营的战役。

历史背景

清军围攻

1859年6月,当石达开率军围攻湖南宝庆时,清廷为阻止太平军入川,曾命曾国藩亲自统兵前往四川扼守。8月,石部自湖南退入广西后,清廷又命曾国藩暂缓入川,改援安徽。10月,曾国藩与官文胡林翼等共同制订了一个“四路图皖”的计划,准备再次进攻安徽。同年底,曾国藩自湖北移营安徽宿松,胡林翼移营安徽英山,向皖西太平军根据地步步进逼。

在天京对岸,当1858年冬陈玉成李秀成会师三河镇之际,留守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将李昭寿(原系捻军,后加入李秀成部)被钦差大臣胜保招抚,于11月1日献城降清。1859年2月底,与李昭寿关系密切的江浦守将薛之元又投降清军。不久,浦口等地也落入清军之手。这样,皖北与天京之间的联系又被隔断。为了打通联系,陈玉成、李秀成于1859年3、4月间曾先后两次率军进攻江浦、浦口,但均未得手。其后,陈、李两军转战于六合仪征扬州天长盱眙来安、滁州间,企图诱使清军分兵,乘隙夺回浦口、江浦。直到11月间,在击败署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军后,才占领浦口,并围攻江浦,稍解天京之围。此后,李秀成率军留守浦口一带,陈玉成则率军返回皖西战场,对付东犯之湘军。

天国危局

1859年4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由香港抵天京,颇为洪秀全所器重,不久即被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抚朝纲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后,撰写了《资政新篇》等著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使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有了某种程度的加强。但洪仁玕的被重用,引起了一些“老兄弟”的不满。洪秀全便加封前军主将陈玉成为英王,加封李秀成为忠王,使这一矛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在同年10月,又发生了右军主将韦志俊于皖南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降清的事件;幸其部将纷纷反对,被他带走的人马不多。

综观1859年的形势,太平天国既出现了新的希望,也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天京仍处于江南大营清军的包围之下,总的形势依然相当严酷。

面对上述情况,李秀成一再向洪秀全“强奏”,要求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以解京围。这一要求最后得到了洪秀全的应允。关于如何解围问题,李秀成与洪仁玕进行过三次面商。洪仁玕认为:“此时京围难以力攻,必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即行返旆自救,必获捷报也。”李秀成同意这一计谋,便与洪仁玕共同确定了如下作战方案:(一)由李秀成、李世贤率部“伪装缨帽号衣,一路潜入杭、湖二处”,攻敌之所必救,以吸引和调动江南大营清军;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放弃浙江杭州和湖州(今吴兴),由小路回师天京,围攻江南大营。(二)由英王陈玉成执行“虚援安省”的任务,在皖北实施佯动,以掩护江南之作战行动。整个作战由李秀成负责组织实施。

主要经过

奔袭湖杭

1860年1月底,李秀成将镇守浦口的任务交给部将黄子隆、陈赞明后,即前往芜湖,召集将领会议,说明天京被围的危急形势,宣布攻杭救京的计划,明确进军路线和各将领的任务。2月10日,李秀成率陈坤书谭绍光陆顺德等部二万余人到达南陵,后经清弋江镇(今属安徽南陵)和马头镇(今属安徽泾县琴溪镇),绕过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于24日攻占广德(今安徽广德),留陈坤书、陈炳文率部守城,以备接应,自率谭绍光、陆顺德、吴定彩等部轻装疾进浙江。为掩护李秀成主力的进军,李世贤率部由南陵经泾县,进占旌德(今属安徽)、太平(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留新任右军主将刘官芳在这一带活动,自率大军东入浙江,29日与李秀成部会师于安吉(今浙江安吉北)。3月4日,李秀成、李世贤两军大败清军于长兴西南的虹星桥,并进占长兴。然后分军为二:李世贤率部佯攻湖州,以牵制清军;李秀成则率领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军,日夜兼程进袭杭州。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进至杭州城外。时杭州城除满营外,仅有兵勇二千八百余名。19日太平军轰塌清波门城垣,由一千三百五十人组成的先锋队立即冲入城内,攻占杭州,杀死浙江巡抚罗遵殿等多人。惟杭州将军瑞昌等踞守的满城,未能攻下。

调虎离山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得知太平军入浙,即于3月10日派总兵张玉良等率兵二千由六合往援。咸丰帝深恐失掉浙江这个财赋之区,严令和春增调劲旅赴浙(后又命和春兼办浙江军务)。和春只得遵旨加拨援兵,江南大营“先后调援者不下一万三千人”,统归张玉良率领。太平军攻陷杭州四天之后,即3月23日,张玉良所率援兵才到达杭州城外。

李秀成见调动江南大营清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于3月24日在城内遍插旗帜以为疑兵,连夜撤出杭州,率军疾驰北返。28日过临安,循天目山走小路北趋孝丰(安吉西南),4月4日抵广德。4月8日,于安徽建平(今郎溪)召开了有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4月3日率部由湖州撤围西返)、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平西主将吴定彩、求天义陈坤书等参加的军事会议,共同商定了解救天京之围的详细计划。会后,即分东西两路进援天京。

苏南作战

西路由杨辅清、黄文金等率领,从安徽宁国府东面的洪林桥一带出发,于4月12日占江苏高淳,18日占溧水(浙江提督郑魁士败走镇江),23日占秣陵关。29日,分兵两支:一由杨辅清、黄文金率领指向雨花台,一由刘官芳、陈坤书率领进逼高桥门。

东路又分左右两翼:右翼由李世贤率领,于4月13日占领溧阳,15日攻宜兴,16日迫常州,以牵制东面清军,尔后回师西向,于23日占领句容。左翼由李秀成亲率本部,经溧阳进占赤山(句容西南)。27日,李秀成部自赤山、李世贤部自句容分进合击淳化镇(今江宁东),次日大败帮办江南大营军务、江南提督张国梁部清军,克复该镇。

当李秀成率军回师天京之际,在皖北执行佯动任务的陈玉成、吴如孝等率军由全椒南下,于4月底渡江,经江宁镇抵板桥、善桥一带。

摧毁大营

清军江南大营于1858年初重建后,统帅和春设大营于沧波、高桥两门之间。不久,强征数万民夫,于天京城外挖掘深阔各约丈余的长壕,绵亘百余里,经年始成。1860年1月底,李秀成离浦口后,江南大营清军水陆并进,攻陷了浦口沿江一带太平军垒卡二十余座,并于2月1日占领江浦和九洑洲,进一步围困天京。

4月底,各路太平军抵达天京外围,众达十余万人,在扫清清军外围据点后,随即准备总攻江南大营。总攻部署是:李世贤部自北门洪山燕子矶,李秀成部自尧化门,刘官芳、陈坤书部自高桥门,杨辅清部自雨花台,陈玉成部自善桥方向,五路并进。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则由城内出击,配合援军夹攻清军。

5月2日,太平军发起总攻。是日天气晴朗,但从当晚开始降雨,连日不止,太平军冒雨连续进攻。

战役结果

5月4日,陈玉成部于上河镇、毛公渡一带搭造浮桥数道,进攻天京西南清军营垒外墙。城内太平军也纷纷出击。5日,陈玉成部突破敌军在天京西南所筑长壕。当天,城内太平军抛掷的火罐落入清军副将雷安邦营内,引起火药轰发,该部随即外逃。附近清军闻之大惊,也纷纷撤出营外。太平军乘敌人混乱之机,前后夹攻,半日之内,将江南大营西半部的五十余座营垒全行攻破,歼灭清军总兵黄靖以下数千人。

张国梁闻西路有变,率兵往援,见营盘已失,只得仓皇退回,破坏上方桥,企图固守小水关以东各营垒。太平军突破敌西南长壕,内外会师,重围已解,士气更高,便连夜乘胜猛攻。清军军营四处火起,江南大营总部所在地小水关大营也被攻破,和春等率残部经石埠桥乘船逃往镇江。江北及九洑洲一带清军也随即逃遁。于是,重建后围困天京两年多的清军江南大营又被摧毁。太平军缴获了大量枪炮、火药、铅子,以及白银十余万两。

相关评价

太平军在此次作战中,不仅有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的正确方针,而且有周密的计划。在进军浙江和回攻江南大营之先,都召开了作战会议,统一了各将领的认识,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因而在作战过程中能做到齐心协力,所向披靡。确如李秀成所说:“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先须联万心而作一心。”

此战成功之处,还在于集中了优势兵力。清军江南大营,筑有号称“万里长壕”的坚固工事,即使在分兵援浙之后,仍拥有较为雄厚的兵力。为歼灭这股清军,太平军集中了天京周围可能集中的十余万军队,因而在四五天之内,即彻底摧垮了和春、张国梁苦心经营了两年多的江南大营。

洪仁玕、李秀成等在作战指挥上比较灵活,注意了主攻、助攻、掩护、佯动相结合。进军浙江时,由陈玉成部在皖北佯动,以迷惑和牵制敌军;由皖南进军杭州时,先则由李世贤部分兵活动于旌德、太平一带进行掩护,继则由李世贤率军进攻湖州进行牵制,以保证李秀成部进攻杭州的胜利;由浙江回师天京时,一度派出一支部队进占溧阳,摆出东攻苏常的架势,以迷惑敌人,保障进攻江南大营之战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作战中,太平军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作战目标只图解围,因而进攻江南大营时,既未注意切断敌军的退路,又未能在敌退却时迅速组织截击和追击,虽然攻破了大营,但仅毙敌三五千人,基本上打了个击溃战。由于太平军只注意迅解京围而没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因此和春、张国梁等逃至镇江后,又得以收集残兵败将二万余人,防守镇江和丹阳。

历史影响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为“得意之笔”。洪仁玕、李秀成等正确地选择杭州作为“攻敌必救”的目标,调动和分散江南大营清军的兵力,然后回师急攻,内外夹击,使数万清军陷入被动挨打地位,这一着是颇为成功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