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川

更新时间:2022-10-25 19:37

于一川(1917.1~1990.11.19),原名安积善。河北省南皮县罗家寨村(原属山东省乐陵县)人。家世务农。30年代初,于一川在济南高中和济南师范读书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与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建立了联系,并参加了抗日爱国运动。民国25年(1936)9月,在北平师范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指示,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人物生平

“七・七”事变爆发后,于一川受党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石友三部队任团政治部主“任开展党的工作,任共产党支部书记。积极向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揭露日军侵略罪行,号召团结抗日,保家卫国。1939年初,石友三预谋迫害共产党人,于一川等及时撤出,转移到太行抗日根据地。

1939~1940年夏,于一川在晋冀鲁豫区(后改为太行区)党校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指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1940年秋,被任命为中共太谷县委书记,后又调任黎城县委书记。1943年,在整风后期的审干运动中,很多干部被打成“特务”。当时任地委书记的于一川对此提出疑问,并大胆地向区党委反映自己的意见。不久,中央指示纠正“左”的做法,他立即主持对受到错误打击的干部予以甄别平反。1945年秋,在著名的上党战役中,太行四分区成立上党战役后勤指挥部,于一川任政委,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动员青年人伍,组织民工支前,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受到上级的表扬。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于一川随军南下,开展地方工作,任皖西区党委副书记。同年底,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向大别山区进攻,刘、邓大军主力部队主动撤往淮北开展外线作战。皖西区党委率领一部分部队坚持在大别山与国民党主力周旋。当时双方力量悬殊,环境异常险恶,于一川和区党委领导皖西军民积极开展斗争,克服困难,牵制了国民党主力部队,一直坚持到淮海战役胜利。1949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于一川任省委委员、信阳地委书记,领导和土地改革工作。1951年,于一川调云南工作。初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兼秘书长,主管土地改革工作。他和马耀、王连芳率队到德宏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后,向省委提出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进行“土改”的意见,经省委集体讨论,反复研究,制定了一些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坝地区,采用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对内地与边疆的缓冲地区和多民族杂居的山区,采用比较温和的政策和方式,谨慎地进行土地改革;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改”;对仍保留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残余、阶级分化不明显的民族地区,不进行“土改”,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从云南实际出发的做法得到中央的批准后在云南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于一川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兼省财委主任,主管全省经济工作。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着重抓粮食增产和储备,一方面重点抓交通,为发展工业创造条件。由于这两项工作抓得扎实,为云南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958年,于一川任云南省省长。1961年,他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全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工作方面,他强调加强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大力发展生产。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他曾去找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云南这些年刚刚好一点,刚有点饭吃,不能再折腾了。在党内斗争上,他敢于坚持原则,对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和处理彭德怀等人“感到不能理解”,对有些干部的处理,他认为“这是片面地把错误集中起来的结果”,是“过火的斗争”。在当时情况下,他敢于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1965年,在当时左的思想指导下,他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划作“于梁集团”),继而受到错误处理,被撤销职务。1966年下放到郑州柴油机厂任副厂长,参加劳动。但他从未发过怨言,仍然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工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于一川被冲击,身心受到摧残。1968年他担任郑州柴油机厂革委会主任,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勇于同“四人帮”的错误路线作斗争,兢兢业业,努力抓生产,不顾造反派的威胁,尽力保护干部。1977年底,担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革委会主任。1978年10月,任河南省委副书记兼副省长,分管经济计划和基建方面的工作。1979年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了1965年对于一川的错误处分。1980年,他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1984年8月,选为河南省顾委委员,省顾委主任。1990年11月19日,因病在郑州逝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