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

更新时间:2023-08-29 21:22

云制造,是在“制造即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借鉴了云计算思想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采取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支持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

概念提出

2009年,中国工程院李伯虎院士、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霖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敏锐地意识到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的深度融合将为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的概念。

“云制造”的提出,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仿佛给身处寒冬的中国制造业带来些许暖意,人们思考着它对于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意义,期待着它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模式及业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意义

云制造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手段。该项目由来自全国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的28个单位的300多名研究和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先进制造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相继有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典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跟踪研究。李伯虎、张霖及团队成员通过组织国际会议或论坛、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往等多种形式,宣传介绍云制造理念及研究成果,为云制造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重视,并在国际上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制造是极少数由中国提出并被发达国家跟踪研究的学术方向之一。

研究重点

基于对云制造的认识,初步提出了一个云制造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但这里面还有许多层面的问题尚待研究。例如,在云制造的运行机制方面,还需要探索制造资源共享的商业模式,推动机制等基本问题;在基础理论方面,云制造的基本概念、内涵、体系,技术基础等基础理论仍需探讨;在实现的关键技术方面,为了实现云制造的理念和完善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探索其中的平台构建,运行管理等实现技术:而应用实践方面,未来首先要开展若干云制造的试验试点。

因此,在云制造的推进上,要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切实增加制造业及企业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探索以“制造即服务”为核心理念的云制造模式,整合制造资源,提供制造服务,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制造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可持续良性发展,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

制造方式

云制造是为降低制造资源的浪费,借用云计算的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资源的高度共享。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制造服务,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企业用户无需再投入高昂的成本购买加工设备等资源,咨询通过公共平台来购买租赁制造能力。

在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这种制造模式可以使制造业用户像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

应用方向

1、针对大型集团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服务平台。 针对大型集团企业,利用网格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整合集团企业内部现有的计算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建立面向复杂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服务平台,为集团内部各下属企业提供技术能力、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支持多学科优化、性能分析、虚拟验证等产品研制活动,极大促进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这类服务平台主要是面向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

2、区域性加工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制造加工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针对制造资源分散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虚拟化技术、物联网以及RFID等先进技术,建立面向区域的加工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加工制造资源的高效共享与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制造业发展。

3、制造服务化支持平台也是将来云制造可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针对服务成为制造企业价值主要来源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建立制造服务化支持平台,支持制造企业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系统集成商转变,提供在线监测,远程诊断,维护和大修等服务,促进制造企业走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这类平台主要针对大型设备使用企业。

4、制造更可以服务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人才缺乏的现状,可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其提供产品设计、工艺、制造、采购和营销业务服务,提供信息化知识、产品、解决方案、应用案例等资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5、建立物流拉动的现代制造服务平台。针对我国制造业物流成本高等现状,利用RFID、网络、物流优化等技术,研究整机制造企业、零部件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多方协作模式和第三方服务模式,建立物流拉动的现代制造服务平台,为制造业整机制造企业、零部件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协作提供服务,促进制造业发展。

探索

有关云制造的探索,有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制造资源共享的问题,探索政府、企业、中介等参与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以及推动的工程机制。二是借助信息技术来支撑、构建和实现该模式,使云制造的概念落地。三是探索商业模式、运行平台和支撑技术中的前沿理论和相关技术问题;四是面向制造能力和制造资源集聚区域开展试点。

技术基础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近年来正在产业界兴起并逐步走向成熟。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模式,通过云计算平台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来统一提供服务,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形式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服务。云计算的运营模式是由专业计算机和网络公司(即第三方服务运行商)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计算服务中心,把资源虚拟化为“云”后集中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不难推论,若将“制造资源”代以“计算资源”,云计算的计算模式和运营模式将为制造业信息化走向服务化、高效低耗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制造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健发表了主题为“云制造——技术创新中国制造”的精彩演讲。王健在演讲中表示,云制造的产生一方面得益于传统IT产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传统制造业的持续升级,同时融合了最为流行的云计算;可以看作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物流技术等的多方融合。

在谈及云制造的定义时,王健认为,云制造是面向区域、行业或企业,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的制造模式。它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随后,王健又深入剖析了“云制造的体系架构”和“云制造的应用模型和方向”,为现场的嘉宾详细阐述了云制造的特色和关键技术。与会嘉宾纷纷在通过现场微博留言表示受益匪浅,同时也表现出对于用友制造相关解决方案的浓厚兴趣。

为了增强现场的互动性,大会现场打破了以往以嘉宾演讲为主的设计,而是推出了“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和“电子商务创新中国制造”两个现场嘉宾的对话环节,通过用友专家和众多企业CIO的现场互动,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道丰盛的信息化大餐。

其中“集成应用创新中国制造”话题的探讨由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应用技术总监张伟主持,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博士,华泰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徐守福,南京十四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王晓飞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施展等四位企业CIO参与了现场的讨论。

而针对“电子商务创新中国制造”的讨论则由用友软件电子商务高级专家谢茂龙主持,河北邢台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鹤祥,翁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总监付宇,浙江贝因美科工贸有限公司CIO黎光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IO刘志强,广东大冶摩托技术有限公司CIO梁玉冰等五位CIO参与其中。

众多企业CIO一方面分享了各自所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以及从中所积累的经验,同时也结合“集成应用创新”和“电子商务创新”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通过这样一种现场互动,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并通过微博对台上所探讨话题进行了积极回应。

作为2011用友技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云制造——中国制造创新实践”的制造业专场现场可谓精彩纷呈:现场场面火爆、座无虚席,众多与会嘉宾通过微博积极参与互动,由用友副总裁王健所分享的云制造理念以及其他用友专家所主持的现场对话等受到与会嘉宾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许多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众多专家和企业CIO进行深入交流。

制造资源包括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各类制造设备(如机床、加工中心、计算设备)及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模型、数据、软件、领域知识等。为了实现制造资源的虚拟化、优化调度和协同互联,我们还可融合语义Web、嵌入式系统技术、物联网、高效能计算等新技术。语义Web的发展为基于知识的智能计算奠定了基础。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终端物理设备智能接入提供了使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在RFID、传感器等技术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有望促进各类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另外,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求解复杂的制造问题和开展大规模协同制造也提供了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制造”的理念应运而生,国际上仍鲜有研究。因此,当前关于云制造的研究与应用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未来5-10年我国制造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未来展望

云制造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念与模式,云制造作为一种初生的概念,其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云制造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政府、产业界、学界等多方联合与共同努力,云制造的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渐进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工程。对于业界的广大制造企业而言,当前迈入云制造仍具有一定门槛。这首先要求制造企业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已经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

云制造的未来发展仍面临着众多关键技术的挑战,除了对于云计算、物联网、语义Web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云端化、制造云管理引擎、云制造应用协同、云制造可视化与用户界面等技术均是未来需要攻克的重要技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