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01:48
抗战胜利后,日军大批溃退,年轻的日本姑娘加藤树子(吕秀菱饰)与家人离散,绝望之中欲自己了断,却被叫戛沙的哈尼族青年军官戛沙(濮存昕饰)救下。两年后,二人重逢,遂结为夫妻,一起返回戛沙的家乡。但在回乡的路上,戛沙旧病复发,到家之后已油尽灯枯。寨民认为树子不祥,要用藤条抽打她,戛沙的弟弟戛洛(林健寰饰)挺身护住了树子。按乡俗,哥哥死后,他的妻子就转给弟弟,树子不肯遵从这样的风俗,戛洛并未为难她,而是搬到草棚去住。他精心照料树子以及她生下的夏沙的遗腹子,二人在共同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乡政府提出可以帮助遗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回日本,树子不愿离开戛洛,拒绝了这个友好的建议。留下来的树子终于与戛洛结合并怀孕,在草棚里生下了两人的女儿。她还用医术造福寨民,将草棚改建成妇产医院,成为山寨出名的生命使者,戛洛则教书育人,两人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狂潮袭入山寨,树子的小女儿被辱骂为日本狗崽子,但树子在亲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顶住了这场风暴。又过了很多年,树子偶遇日本摄影记者牛山,并在他的帮助下重返故土。但沐浴在亲人关怀呵护中的树子总有一种失落感,她又踏上了回云南的路,并在寨门口看到戛洛抱着孙子迎接她。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与《青春祭》相比较,在使用民俗事象方面,该片显得缺少节制,就其情节框架来说,它几乎是《青春祭》不理想的翻版。主人公形象单薄、概念化,其行动很难找到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心理根据。她留在哈尼山寨、不积极寻找父母的理由让人费解,回到日本后面对现代化的日本和落后的中国山寨竟没有一点内心矛盾,就更不可以思议了。这是一个没有生命真实感的人物和故事。因此影片的存在,主要依赖大量哈尼民俗生活的包装。于是,片中有许多和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民俗事象。影片开头在“我们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的口号声中出现盛大的庆祝群舞,只不过是为了说明上面那句口号罢了,聪明的观众从这个开头,就已经预感到这部影片的整体形象和特点——内容的苍白与使用民俗事象的不节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