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闭壳龟

更新时间:2024-01-13 14:25

云南闭壳龟是龟鳖目龟科闭壳龟属爬行动物。背甲较低,具三棱,嵴棱强;腹甲大,前缘圆,后缘凹入;背腹甲以韧带相连,不能完全闭合于背甲;四肢较扁,指、趾间全璞;头中等,头背皮肤光滑。头橄榄色,头侧有黄线纹,咽及颏部有黄色对称的斑纹;背棕橄榄色或奶栗壳色,边缘及棱有时为黄白色;腹棕色或浅黄橄榄色,边缘黄白色,鳞缝暗黑色或腹黄橄榄色,在各腹盾上,有浅红棕色污斑。

动物学史

云南闭壳龟最初是由外国传教士Boulenger于1906年采集自云南的标本而命名的。

形态特征

体形中等。吻突出于上颚,上颚不钩曲。鼻孔开口于吻端。头背皮肤光滑,眼大,眶径5.7-6.5毫米,大于眶间距。

背甲卵圆形,脊部隆起,前后缘圆或后缘微缺。具三棱,脊棱明显。颈盾1枚,较大,梯形或近似长方形。椎盾5枚,第一、五枚扇形,余皆六边形,宽均大于长。肋盾4对,除最后一对外,宽均大于长。缘盾12对,两侧外缘略向上翘。腹甲略短于背甲,前缘圆,后缘凹入。腹甲各盾缝长的顺序为:胸盾缝≥腹盾缝≥肛盾缝>喉盾缝≥股盾缝>肱盾缝,即通常胸盾缝最长,肱盾缝最短,喉盾缝为肱盾缝的2.6-4.9倍。背腹甲及腹甲前后两叶间均以韧带相连,腹甲不能完全关闭背甲,仅前叶可动。背腹甲同心纹不清晰。间满蹼,前肢前缘有横向扩大的鳞片,后缘鳞细,腕处有一横列大鳞。前肢5爪,后肢4爪。尾长,露出腹甲长21.4-44毫米,露出背甲长20.5-37毫米。

头棕橄榄色,眼后经鼓膜上下方向后,各有1条向颈部延伸的纵黄纹。整个颏,咽部有鲜黄色对称的花斑。背腹甲均为棕橄榄色。前肢前缘有1条上下伸展的黄纹。身体其余柔软部分为灰棕色。腹部之色稍浅。在下缘盾的腹面及每一块腹盾上,均有不规则的、深浅不一的酱色污斑。爪棕色。

剖视骨板,见六角形的椎板的短边位于后侧方。肱胸盾缝横切于内腹板最宽偏下处。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云南闭壳龟栖息地为海拔2000-2260米的高原山地,生活在在溪流、湖泊和或沼泽湿地。平时喜在杂草丛中的乱石堆里隐居而不易被人们发现,杂食性,以小鱼、虾、蚯蚓、水果、蔬菜等为食,也可投喂人工佴料。

云南闭壳龟可以闭合的龟壳既可进行自我保护,又是御敌的有力武器。在遇到敌害时,它立即将头、尾、四肢缩入甲壳内,腹甲与背甲相合,关闭甲壳,形成一个盒状结构。若受到蛇侵犯时,它们关闭甲壳,正好夹住蛇,直到蛇死亡,然后死去的蛇就成为它的美餐了。

分布范围

云南闭壳龟仅知分布于中国云南昆明,广西与云南交界处可能有分布。

繁殖方式

在圈养中,每个雌性每年一或两次产卵,每次产卵4–8个卵(每年最多8个卵)。在28-30℃的温度下孵化64-68天后,会出现幼崽,重量为6.5-8.3克,体长为32-35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极危(CR)。

种群现状

云南闭壳龟自然数量极稀少,仅知有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共6号全模标本。1906年依据云南闭壳龟6号标本发表新种后,1946年在昆明西山又报道1号。截至2007年,再未见任何标本报道,被称为“野外灭绝”种。据报道中国国内仅有1-3只标本,保存在有关科研机构。不过,另有报道称,2004年5月发现一只生活的雌性云南闭壳龟,2005年6月云南省吴徽先生又发现一只生活的雄性云南闭壳龟。据此推断,云南闭壳龟虽然处于濒危灭绝状态,但野外应该尚留有极少数量。在2009年,云南科考时发现了三雌一雄成体,之后在人工养殖下繁育了下一代。由于数量极为稀少,1996年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中将其评定为功能性灭绝。在2000年前后,国际上宣布该物种为灭绝物种。

致危因素

由于山林开发过度,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加上人们滥捕等原因,对其生存及繁衍带来严重的威胁。野生的云南闭壳龟数量及稀少。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云南闭壳龟可供药用,功效似三线闭壳龟。可入药,滋补强身,祛风除湿。主治身体虚弱,气短乏力,风湿痹痛。煮食或配制药膳,如“虫草炖金线龟”。肉中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也可以做观赏龟养殖。(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捕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