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22:54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琼崖工农红军在此地进行改编,改为云龙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四区云龙乡。
1950年,属第一区云龙乡。
1957年,成立太阳升公社(包括土桥、云龙、岭脚乡)。
1961年6月,分开成立土桥、云龙、岭脚公社。
1964年,由云龙、岭脚两个公社合并称云龙公社。
1983年,改称云龙区公所。
1987年3月,设云龙镇,隶属琼山县管辖。
1994年1月,琼山撤县设市,隶属琼山市管辖。
2002年10月16日,撤销琼山市,设立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隶属琼山区管辖。
2011年末,云龙镇辖南区居民委员会和云龙、云阁、云裕、云岭、云蛟、长泰、儒林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个居民小组、9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云龙镇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云龙墟。
云龙镇地处琼山区中北部,东邻演丰镇,南接红旗镇为邻,西连龙塘镇,北临灵山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千米。
2011年末,云龙镇辖区总人口215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00人,城镇化率23.3%。另有流动人口2900人。总人口中,男性11180人,占52%;女性10320人,占48%;14岁以下3200人,占15%;15~64岁14000人,占65%;65岁以上4300人,占20%。2011年,人口出生率2.33‰,死亡率0.79‰,人口自然增长率1.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9.3人。
截至2017年末,云龙镇常住人口34349人。
截至2018年末,云龙镇户籍人口20377人。
2011年,云龙镇财政总收入34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云龙镇全镇生产总值34163.17万元,同比增长12%。
2011年,云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同比增长10.9%
2017年,云龙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36.26亿元,同比增长8%。
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14098元,同比增长8%。
截至2018年末,云龙镇有14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7个。
2011年,云龙镇有耕地面积32740亩,人均1.5亩;主要作物有水稻等粮食作物,花卉、冬季节瓜菜、水果和热作等经济作物。
2011年,云龙镇全镇种植粮食作物872公顷,其中水稻813公顷,油料作物59公顷;花卉794公顷;水果1249公顷,瓜菜1245公顷;热带作物675公顷,其中橡胶484公顷。
2011年,云龙镇农业总产值27224.9万元,同比增长8%。
2017年,云龙镇农业总产值5.27亿元,同比增长4.5%。
2011年末,云龙镇有木材加工厂28家,环保砖厂10家,职工800人。
2011年,云龙镇工业生产总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工业增加值1.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34%。
2011年,云龙镇工业总产值2039.3万元,同比增长20%。
2017年,云龙镇工业总产值30.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12亿元),同比增长7.2%。
2011年末,云龙镇有商业网点23个,职工112人。
2011年,云龙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0.56亿元。
2011年,云龙镇乡镇企业总产值3255.2万元,同比增长9.2%。
2011年,云龙镇境内有海榆东线公路与海(口)定(安)公路在境内云龙墟上交会,距省会海口市中心27千米,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1千米。
云龙镇已形成由汽车、简易三轮车、拖拉机运输工具构成的交通运输方式。2011年,客运总量9.7万人次,货运总量11.5万吨。
2011年末,云龙镇道路总长度0.25万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16米;道路铺装面积0.09万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3方千米。
2011年末,云龙镇有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处,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5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7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11.2%,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4人;实现增加值0.3万元,比上年增加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1年末,云龙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738人,专任教师42人;小学7所,教学点8个,在校学生2327人,专任教师1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云龙小学、长泰小学等。
2011年,云龙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3%,比上年增长0.3%。
2011年末,云龙镇有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涉农科技部门2个,从事农业科技服务人员9人。
2011年末,云龙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居)卫生室6所,有床位23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06张;固定资产总值27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名,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4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1人。
2011年,云龙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057人次。重点医院有云龙卫生院。1.34万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
2011年,云龙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2%;孕产妇死亡率1.0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02‰、1.03‰、0.94‰。
2011年末,云龙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5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排球等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
2011年,云龙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户,人数73人,支出17.8万元,比上年增长0.13%,月人均203.5元,比上年增长0.09%;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51人次,共支出7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4户,人数958人,支出113万元,比上年增长0.07%,月人均补差171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1人,支出5.02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人,支出11.04万元,比上年增长37%;农村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4人次,共支出1.34万元,比上年增长0.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7万元,比上年增长0.18%。参加城镇医疗保险1307人,参保率达95.4%;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34万人,参保率99.5%。
2011年末,海南有线电视覆盖云龙镇,有线电视用户5416户,入户率100%。
2011年末,云龙镇有邮政局1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1个,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电话普及率46%。移动电话用户11032户,互联网用户323户。电信业务收入109万元。
2011年末,云龙镇已融入海口市供水系统,墟镇居民生活用水由海口市自来水厂供给,年工业用水19万吨、生活用水3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5%,年人均生活用水6.2吨;排水管道6.2千米。
2011年末,云龙镇每月用电量140万千瓦时,供电用户5412户,其中居民用户5409户,10千伏线路总长67.3千米。
2011年末,云龙镇天然气(煤气)管线1.2千米,供(加)气站2个,天然气(煤气)用户4942户,其中工业用户3户,居民用户4999户,燃气普及率为96.3%,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14.3立方米。
2011年末,云龙镇绿地面积1.2公顷,主街道两侧种植绿化树木2500多株,绿化覆盖率14%,人均绿地505平方米。
云龙镇有海南省唯一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琼崖红军改编旧址,有被周恩来总理喻为琼崖人民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故居,有琼崖民众抗日第一枪——潭口第一枪纪念亭,有王文明会见冯白驹的本礼湖旧宅,有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胄墓”。
云龙镇有一座的奇山,名曰“陶公山”。该山被道家经典著作列为全中国72处风水宝地中排名第24位,有海南第一风水宝地之称。
千百年来,陶公山被历代名士文人吟诗颂赞,更有达官贵人慕其风水,争相卜墓于此,陶公山之名,因此而远播四方。据传古时有位姓陶的老人在此地修道成仙,后来此山便以陶公山为名。
陶公山位于南渡江畔,面积4000余亩。共有5个小山丘组成,犹如躺着的五指山,又似卧龙,蜿蜒伸向南渡江边。5个小丘,俗称五岭,各有名号:分别称从衡、思峒、光螺、居碌、居林。五岭递相拥护,互为扶持衬托,因此古时候,陶公山又称为扶山。
2010年,云龙镇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名镇”。
2016年,云龙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云龙镇先后荣获 “海南省文明村镇”、“海南省十大最美小镇”、“海南省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云龙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6月,云龙镇党委被授予“海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