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2 22:52
互动小说:通常缩写为IF(Interactive fiction),是作者使用电脑软件创作并让读者通过选择参与的故事。沿着不同的路径叙述分支机构,通常是通过使用编号的段落或网页。
在大多数的互动小说,通常一个“成功”结束,剩下的都是“失败。” 而多分支情节的互动小说,往往更关心的叙事性,而不是输赢,因此常常有可能被视为“成功”的几个结局。
互动通常写在第二个人与读者假设一个虚构的人物(如“你走进大厅')的作用,大多数互动小说是面向年轻观众的,但已经有人尝试创作针对成人的分支剧情故事作品。除了丹尼斯·格里尔在60年代的作品之外,该种形式的作品最早出现是《巴塞罗那,最大决定》系列的五部作品,把黑色小说写成了互动的形式。在八十年代出版时这个系列的书只发行在西班牙和加泰罗尼亚地区。
海瑟·麦可海顿在2007年发布了最畅销的互动书籍,题为《美丽的小错误》,紧接着在2010年发表了续作《百万个错误》。
一些当前的文学小说作品都使用了此类形式,包括金·纽曼1999年的的《人生的彩票》和尼古拉斯·布尔巴斯的《如果》(2014)。
开创性的努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在1941年发表的《赫伯特·奎恩作品研究》中,刻画了一个小说作者,他的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各含有两个分支,共包括九种可能的结局。博尔赫斯在之后的作品《交叉小径的花园》中描述了一个中国作家,过着隐居生活写书,建造了一个迷宫。建造迷宫和写小说这两点糅合在一起构成了结局。但光从一点来看,小说的叙述方式很复杂,要用正确的方式才能读懂。博尔赫斯的作品需要读者自己推理得出阅读的顺序,而不是向现在的那样把一切都写得很明白。
很难把互动小说的形成归结到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和地点,因为在早期几乎同时在很多的国家地区都发展出现了类似作品。如果我们把课程自学教育法撇开不看,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这种形式的观点可能部分归功于六十年代里人们对文学实验的极大兴趣。六十年代兴起的法国文学试验团体乌力波在《Un conte à votre façon》中使用了这种策略。乌力波还把这种观念带到了剧场里,保罗·富尔内尔和让·皮埃尔在《剧树:组和游戏》引入了这种概念。
另一个早期的实例是美国作家约翰·斯莱德克的,他在六十年代末发表的短篇作品《外星领地》和《小事的鼻子:一次程序性的冒险故事》中使用了这种叙述方式。
几乎是在同时,作为大众娱乐项目之一,出现了其他形式的大量早期发展。E·W·希尔迪克1967年的作品《幸运的蕾丝》就是一个例子。这部作品通过选择转页码的方式让读者决定一只虚构的小猫的命运。丹尼斯·格里尔和几名合作人把目光转向了媒体,他们在1969年发表了互动性恐怖小说,一个模拟类游戏《盒子与井字游戏》,显示了该教育方式的影响。另一个早期的实例是《Den mystiska påsen》,一本于1970年发表的瑞典作品,故事是关于一袋被盗的宝石。在1971年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的作品《Tante Storie per Giocare》就是用选择的方式让孩子们得到不同结局的幻想故事。
普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
互动小说在七十年代开始普及,其中英语国家起了带头作用。《追踪者》系列丛书可能是最早的出版系列书。它以书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互动冒险为特色。1972至1980年间在英国有十二本作品发表。以稍大的孩子们作为目标群众,该系列可以被认为是著名的《选择你自己的冒险故事》系列丛书的先驱。
美国作家爱德华·帕卡德发表声明提出一种新观念,他在六十年代尝试在给自己的三个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使用分支剧情。他在1969年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甘蔗岛》,并于1976年发表,于此系列丛书《你的冒险》开始连载。很快R·A·蒙哥马利的作品《海底旅行》也加入了进来。
这些作家把互动写作的概念带到了班坦,于是在1979年《选择你自己的冒险故事》系列丛书诞生了,第一部作品是《时间洞穴》。该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有几部作品被翻译成的语言超过25种。在80年代该系列在儿童中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