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理论

更新时间:2022-08-25 15:58

互动理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到21世纪来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关于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相关理论。

定义

互动理论认为,社会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客观存在的模式或制度体系。社会不过是人们的互动行为模式化了的互动。“模式化”的内容扎根于人头脑中,表现为人们的“角色互动”行动中。个人与他人结成有多少种互动关系,对个人来说,就有多少种“社会”。因此,在互动理论看来,社会是具体的、微观的。社会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原有的“互动模式”的内容发生变化。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强调其动态性。

兴起

互动理论的兴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到21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关系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相关理论。

互动论的形成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历史本身以及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1)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经由齐美尔影响到早期的芝加哥学派;(2)美国社会学研究的兴趣倾向于经验性应用问题,实用主义取向始终占据着美国社会学的主导地位;(3)社会学与现代大学体系在美国同时出现,使得社会学获得了稳固的制度性基地;(4)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造就了符号互动论。

互动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主要发展了米德、舒茨的互动思想。就“符号互动”的内容,社会学家之间形成对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一个阵营以当时芝加哥大学社会哲学教授赫伯特·布鲁默为代表。另一个阵营以衣阿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曼福德·库恩为代表。

1.符号互动:两大阵营“共同认可”的六个观点

(1)人类是“符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符号,指人们赋予行动的含义。如:握手的含义。表扬和批评的含义。红色的含义等。

(2)人类有获得“符号的一致意义”的能力。

(3)人类有“角色领会”的能力。即视他人的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

(4)人的“心智”能力,使人们能够对所处的“情景”作出定义,从而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

(5)人的“自我”的能力,能使个人对“自我形象”或“典型化的自我”形成比较稳定的概念——核心自我。个人的“核心自我”的内容,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路线。

(6)社会,就是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

2.符号互动:两大阵营“存在分歧”的内容

(1)关于“个体”的本质。

个体心中的“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还是相当稳定的? 布鲁默认为“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个人总是在创新。 库恩则认为“核心自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关于“互动”的本质。互动过程中个体主要是在创新、建构互动关系、导致“核心自我”经常变动,还是个体主要是根据“核心自我”发生互动行为? 布鲁默认为互动主要是人们在创新关系,而库恩则认为“核心自我”对个体在互动中的行为发生着主要制约作用。

(3)“社会(组织)”的性质。

社会(组织)究竟是互动模式多变过程中的暂时状态,还是互动模式的相当稳定的状态? 布鲁默认为是暂时状态。而库恩认为模式化结构具有稳定性。

三、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

(1)基于“心智”能力——试错、选择适当行动路线

我周围的“他人”是谁——将他人“典型化”。 他人对“我”分别有怎样的“期待”——期望网络。运用以往的“核心自我”、试错、发现可能遭到他人激烈反对的行为,逐步选择不至于引起他人激烈反对的“适当的行动”。

(2)基于“自我”的能力——持续发生“适当的行动”

“我”是谁——将自己“典型化”。即在原来的“知识存储库”中增加有关这种互动过程的观念符号。

(3)互动行动模式化

行动主体按照“适当的”行动路线发生“前后一致”的行为,社会组织结构形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