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学中心

更新时间:2023-12-23 18:47

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筹建,是以该学院为核心,具有广泛国内国际合作的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中心简介

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Web Sciences Center)定位为以数据挖掘和信息推荐,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互联网结构、演化与功能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以计算机科学为主,辅以物理学和管理学的具有交叉学科视野的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团队。该中心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筹建,是以该学院为核心,具有广泛国内国际合作的交叉科学研究中心。

主 任:周涛 博士、傅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统计物理与复杂性以及信息与物理交叉方向的研究,在网络科学、信息过滤和人类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贡献。在Physics Reports, PLoS ONE, New Journal of Physics, PNAS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其中SCI 论文150 余篇,SCI 引用超过2000 次(H 指数24),Google Scholar 引用接近5000 次。2008 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9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 年获Chorafas 青年科学家奖;2011 年获Ben Fusaro 奖,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最年轻获奖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 年入选四川省第三批百人计划。2005 年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的论文获该期刊“最佳引文奖”;2006年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的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奖”;2010 年发表在《新物理学》上的论文获该期刊“2010 年度最佳论文奖”。

常务副主任:傅彦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本人一直从事数据库、数据挖掘和神经网络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应用、信息安全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并将数据挖掘理论应用到其他行业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中,特别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大规模科学数据分析、信息智能过滤及信息安全领域中。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等收录论文近20余篇,专利申请14项,获得专利证书5项,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242专项项目1项,结合各应用领域主持的项目还包括,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华为公司高校基金和技术合作项目10余项。

主要成员

尚明生:博士,教授

张翼成:博士,长江客座教授

高 辉:博士,教授/博导

陈端兵:博士,副教授

刘 震:博士,副教授

蔡世民:博士,副教授

周俊临:博士,副教授

唐 明:博士,讲师

董 强:博士,讲师

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

* web2.0理论与应用

* 数据挖掘

*推荐系统

* 信息物理

获奖情况

项目获奖情况

(1) 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 2009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论文发表情况

近五年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在SCI领域影响力前10%的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引用过千次。文章被Nature News, PNAS News, PhysOrg, MyScience, Dutch Science Magazine, TG Daily等十余学术媒体报道。2010年一篇关于信息推荐的论文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

专利情况

(1) 《预测用户对商品的兴趣的方法、装置和广告发布方法》

(2) 《一种中文词库的构造方法》

(3)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与装置》

(4) 《文本处理方法和系统》

(5) 《一种垃圾短信的过滤方法》已授权

(6) 《一种变异关键词的提取方法》已授权

(7) 《一种群发短信的监管方法》已授权

(8) 《一种自反馈垃圾信息过滤方法》已授权

(9) 《一种互联网舆情信息的分类处理方法》已授权

(10) 《一种网络舆情观点收集方法》已授权

(11) 《基于最优模型的WEB舆情趋势预测方法》

(12) 《一种自适应的网络舆情识别方法》

(13) 《一种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方法》

(14) 《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行为分析方法》

(15) 《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排序方法》

软件著作权情况

(1) 《垃圾短信监管系统》,登记号为2008SR25271

(2) 《WEB舆情信息监控平台系统》2010SR00229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