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十刹

更新时间:2024-02-21 13:20

五山与十刹之并称,又作五岳十刹、五岳十山。略称列岳,指中国官寺制度中最高的寺院。

由来

宋濂宋学士集》《翰苑别集》卷十的“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所载,五山十刹系因史弥远之奏请而创始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

中国古代无禅寺,隋唐以来,修禅者唯藉律院以居,及至五代,吴越王钱镠(907~932在位)皈依禅法,始将江南各寺之教寺改为禅寺,于是禅寺渐多。宋代江南禅刹兴盛;宋宁宗时,依卫王史弥远之奏请,始定江南禅寺之等级,设禅院五山十刹,以余杭径山寺钱唐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为禅院五山。钱塘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灵谷寺苏州万寿寺虎丘寺,为禅院十刹。以钱塘上天竺寺下天竺寺,温州能仁寺,宁波白莲寺,为教院五山。钱唐集庆寺、演福寺、普福寺,湖州慈感寺,宁波宝陀寺,绍兴湖心寺,苏州大善寺、北寺,松江延庆寺,建康瓦官寺,为教院十刹。以五山位在所有禅院之上,十刹之寺格次于五山。

相传此五山十刹,系仿效印度之五山五精舍(又称五精舍十塔),即鹿苑、祇园、竹林、大林、那烂陀等五精舍,顶塔、牙塔、齿塔、发塔、爪塔、衣塔、钵塔、锡塔、瓶塔、盥塔等十塔。但史实不详。

宋代的禅院五山十刹,享有很多特权,其住持由官方派任,寺院的建筑雄伟。后来,天台教院亦设教院的五山十刹,与禅院互争长短;降至元、明,禅教盛名未墬,且仍争持不下。元文宗有鉴于此,乃于至顺元年(1330),将金陵潜邸改建为大龙翔集庆寺,勒冠五山之上,五山之势力乃渐趋衰微。明洪武初年(1368),将大龙翔集庆寺改名天界寺,位列五山之上,以总辖天下僧尼。

分布

禅宗五山十刹

教宗五山十刹

其他信息

日本效仿中国文明的五山十刹,设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日本的“五山十刹”。

“五山”系位于京都、镰仓的中央丛林,“五山”之设最早见载于《无象和尚行状记》,即正安元年(1299),北条贞时以镰仓净智寺位列五山之一。可知五山制度起于镰仓末期,然其机构则至室町时代始告完成。五山的位次屡有变更,至德三年(1386)以京都南禅寺位在五山之上,另于京都、镰仓各定五寺为五山,后世皆沿用之。第一:天龙、建长;第二:相国、圆觉;第三:建仁、寿福;第四:东福、净智;第五:万寿、净妙。其中,天龙、相国两寺轮流为五山之首席,且京都五山在镰仓五山之前。

“十刹”系广设于日本国各地的大型。“十刹”较“五山”为晚,约在建武(1334~1336)初年;一说系历应四年(1341)八月二十三日,由足利直义所设定。 自历应四年以迄康历元年(1379)新设准十刹制度之间,十刹位次经过二次变动。此后,十刹不再只限十座官寺,如十五世纪末叶有四十六寺,中世末叶多达六十余寺。然其寺格仍在五山之次。

日本五山除具有最高寺格之意义外,在室町时代之曹洞宗诸派(道元、大应两派除外),以梦窗派与圣一派为主而形成大门派。并奉幕府之命,以五山为中心,止住十刹、诸山,成为幕府的外交、文化顾问而活跃于当时。世称“五山派”、“五山丛林”,或单称“五山”。五山禅僧善汉诗汉文,故室町时期的五山汉文学在日本汉文学史上大放异彩;此即所谓“五山文学”。又在日本印刷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山版”,也在五山开版印刷,而五山禅僧所酿成的各种文化,在日本衣食住等一般文化上也给与不小的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