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8 14:55
五裂黄连(Coptis quinquesecta W. T. Wang)是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多数须根。叶5-6;叶片近革质,卵形,长7-15.5厘米,宽5.5-12厘米,五全裂,中央全裂片菱状椭圆形至菱状披针形,长5.5-12厘米,宽2.8-5厘米。花葶在果期时较最长叶稍短,长23-28厘米;多歧聚伞花序,生花约6朵。聚合果稀疏;果梗长2.3-7厘米,无毛;蓇葖3-6,长圆状卵形,长约6毫米,心皮柄约与蓇葖等长,被微柔毛。5月结果。
五裂黄连在1956年由中苏联合云南考察团于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首次发现,并采集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该种记载于《云南植物志:第27卷》中。
根状茎黄色,具多数须根。叶5-6;叶片近革质,卵形,长7-15.5厘米,宽5.5-12厘米,五全裂,中央全裂片菱状椭圆形至菱状披针形,长5.5-12厘米,宽2.8-5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具极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形状似中央全裂片,但较小,长4.5-10厘米;最外面的全裂片斜卵形至斜卵状椭圆形,长2.8-7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不等的二中裂或二深裂,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均无毛;叶柄长13.5-25厘米,无毛。
花葶在果期时较最长叶稍短,长23-28厘米;多歧聚伞花序,生花约6朵;下部苞片轮廓长圆形,中部三裂或几栉形,长约1.4厘米,宽3-5毫米,上部苞片披针状线形,具尖锯齿,长6-7毫米,宽约1.5毫米。聚合果稀疏;果梗长2.3-7厘米,无毛;蓇葖3-6,长圆状卵形,长约6毫米,心皮柄约与蓇葖等长,被微柔毛。5月结果。
仅分布于中国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生长于海拔1700-2500米间的密林下阴处。分布地属滇南低纬高原地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雨量充沛,干湿分明。适于五裂黄连生长的气候条件,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9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4%,极端最低温≤-4℃,极端最高温≤42℃,≥10℃积温不低于7600℃,干湿季节明显,且要求冬春多雾,以弥补旱季缺水。
五裂黄连分布地母岩为千枚岩,土壤为表层浅黄色的砖红壤,生境地土层厚度在山中上部坡面为20-30厘米,土壤呈酸性,pH值为5.2-5.4。有机质质量分数高,达8.3%,缺磷,缺钾,土壤具有典型的季雨林土壤特征。
五裂黄连群落特征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五裂黄连在中国云南当地哈尼族、瑶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药材中是清热、解毒等的药材,在当地少数民族药方中是解蛇毒特效药的主要成分。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五裂黄连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已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保护物种。
截止2019年,经实地调査,云南的五裂黄连极度濒危,仅于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2丛,共54株,五裂黄连的野生种群现已很难找到,加之个体数量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濒临灭绝,属于极小种群物种和极度濒危物种,亟待紧急救护。
中国云南当地少数民族每当见到五裂黄连都会连根采集到家中种植,又或连根采集晒干后卖到市场,由于当地少数民族对其药用价值的高度认可,加之过度的采集使得其在原生境内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习惯于“靠山吃山”的当地少数民族,缺乏相关的人工繁育技术,为满足药用的需求,野生五裂黄连已采集殆尽,随时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