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家沟村

更新时间:2023-12-23 15:09

井家沟村位于山东省招虎山西北角,地处东经121°11′,北纬36°52′。东与大庄为邻,西离缪家村1.5公里,南与云顶自然风景区一山之隔,北与大薛家村接壤。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基本概况

全村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板栗、柿子、樱桃等。

2002年,全村有67户,有卢、薛两姓,均为汉族,其中卢姓人口居多。

历史沿革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卢姓来此建村定居。因地处山沟,且只有一眼水井,故命村名为井家沟。另一说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建村,因群山环绕,村如处井中,遂命村名井家沟。1957年,薛姓迁入。

经济发展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56%、26%。人均纯收入3035元。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60公斤,总产1.5万公斤。1979年,粮食亩产280公斤,总产7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00公斤,比1979年增长了12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520公斤,总产11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757公斤,总产12.5万公斤。

1960年,中共党员、复员军人卢洪德带头,村集体发动群众栽植果树。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6.67公顷,产量10万公斤,收入20万元,林业收入近万元,畜牧收入20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43.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3万元,畜牧业收入18万元,林业收入2.4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生产麻布、网扣、毡帽,从业人员20多人,收入仅能自给。解放后,办起了豆腐坊、磨坊、油坊,规模不大,收入甚微。1985年,村集体建起面粉厂,职工4人。之后,全村相继建成草制品加工厂、面粉厂、油坊等村办企业。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人,收入14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0万元,建筑业收入10万元。

第三产业1950年,村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发展起电焊部、修理店、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收入65.6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0万元,服务业收入12万元,商饮业收入43.6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井家沟小学。1947年,村小学并入大庄小学。1969年成立大庄联中。1975年,由联办村共同出资13万元,建新校舍。1978年,联中改为三年制,教职工10余人,学生150人。之后,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粮食200公斤。1976年,人均粮食420公斤,全村收入10万元。2002年,人均存款26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40辆、摩托车12辆、电话48部、彩电60台、电冰箱8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7年、1998年,本村两次规划新房区。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村合作医疗站建立,为本村群众防病、治病。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村投资10万元,用上了电网供电。1985年,投资8万元,修建自来水蓄水池,村民用上自来水。1994年,实行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费入学。2000年,一次性安装程控电话40部,加入全镇首批电话村行列。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卢兆芳、卢兆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成立党支部,卢兆芳任党支部书记,卢兆堂任委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三个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伍十余人。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本村有党员8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2个,党员20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卢兆芳、薛在习、卢洪义、卢兆堂、卢丕将、卢云全。自卢云全任职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4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9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治安、调解、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卢洪奎、卢兆林、卢洪保、卢洪斋、卢云全、卢丕国、卢云贤。1999年5月,卢云全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