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拉花

更新时间:2024-10-02 18:17

井陉拉花,河北省井陉县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拉花早在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拉花产生并形成于何时何地,史无记载,无文字可考,但众说纷纭,或曰宋金,或曰元明清,或土生土长,或外地传入等,皆无确凿的证据,只能说是一种传说。

明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从人口密集战争少的山西晋南、晋中、晋东南于1373年和1388年的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井陉增添了一百多个晋籍村庄和数十个晋籍姓氏。一些外地民间艺术形式也随之而来,并在井陉开花结果。“地拉花”的代表之一“井陉拉花”《货郎担》的传人李氏,就是这一时期的移民,在“井陉拉花”由来的传说中,也明显的指出了这一点。《中国舞蹈史》中提到:“明人姚旅在山西洪洞县曾见到多种民间舞蹈。如手持小凉伞的《凉伞舞》,手持檀板、边拍边舞的《花板舞》等。”说述民间的舞蹈活动现已看不见了,但伞和板却是拉花中不可缺少的道具。

改革开放后,井陉拉花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型演出活动。舞蹈家贾作夫、赵宛花、资华筠等亲临井陉学习指导,使古老的拉花艺术焕发出勃勃英姿,在全国性舞蹈大赛中频频折挂。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井陉拉花日渐兴盛,发展迅速,应邀重大演出接连不断。井陉拉花的足迹留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神州各地。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井陉拉花的形成和发展,是“游动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在融合的过程中,它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井陉拉花日渐兴盛,发展迅速,应邀重大演出接连不断。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向全国及海外多次播放、宣传、介绍井陉拉花,此后井陉拉花走出国门,先后代表河北精品艺术参加在日本鸟取县举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美国旧金山华人艺术节,向世界人民展示和传播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风采。

传承现状

从师承关系看,拉花在井陉流传,主要是以祖传孙、父传子侄的传统保守方式。如庄旺老艺人李树芳(1909年—1989年)11岁跟当时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小学习拉花,他又将技艺传给孙女巧玲、爱玲等。其他拉花大体与庄旺相同。但是随着井陉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艺人相继谢世,大量拉花技艺不能真传实教,使拉花濒临危机。

传承人物

武新全,男,汉族,1941年生,河北井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井陉拉花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井陉县申报。武新全出身于拉花世家,祖父武庭是著名拉花艺人。他从八九岁开始向父亲武连喜学习拉花,掌握了拉花中各类角色的表演技法。他的舞姿健美舒展,动作收放自如、粗犷含蓄,充分体现出井陉拉花舞蹈幅度大、力度强、情绪深沉苍凉的艺术风格。

保护措施

1996年,井陉县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拉花之乡”。

2009年,井陉拉花跻身河北文化名片之列。井陉县委县政府牵线,井陉拉花艺术团与文化产业企业“联姻”,启动井陉拉花艺术风情园项目。合作企业不仅在中小学免费教授井陉拉花,还面向全社会开办了免费的拉花培训班,受训人员达千余批次。井陉县还定期举办两年一度的“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成为井陉县招商引资、扩大影响力和打造文化产业的平台。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井陉拉花”项目保护单位井陉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出

1956年3月矿区东南正村拉花队的《拉花》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二等奖。

1991年,井陉拉花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沈阳“全国优秀秧歌大赛”的赛场上,并荣获最高奖——优胜奖。同年,又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92文化部春节晚会”。

荣誉表彰

1957年,井陉拉花首次晋京,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二等奖,并在中南海受到了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9年,井陉拉花再次进京参加了“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荣获创作、表演二等奖。

1991年,井陉拉花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沈阳“全国优秀秧歌大赛”的赛场上,并荣获最高奖——优胜奖。

1996年,井陉拉花以庞大的阵容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夺得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部门最高奖——群星奖金奖。

2004年,井陉拉花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荣膺金奖。

舞蹈特色

音乐特点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它的曲牌约有十几首,如“万年欢”“春夏秋冬”“爬山虎”“小儿番”“粉红莲”“雁南飞”“摸”“八板”等曲牌,“八板”这个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拉花”的音乐调式多为“宫”“徽”“羽”调,多为2/4或4/4的中速节奏,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它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其风格特征是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突出特点是节奏鲜明。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现代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阵容庞大时,气势恢宏。队伍精炼时,特点突出。舞蹈语言多姿多彩,音乐旋律扣人心弦,更具情感容量和艺术张力。

表演道具

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膜笛、笙、龙头二胡、三弦、四股弦、敲琴、云锣、小镗子、小镲、扁鼓。管子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那种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怅的音色。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将乐曲珠联璧合。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问答式的轮奏,复调旋律与大管配合。小镗子、小镲按花点击拍,管、笙、笛、云锣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拉花道具繁多,多是流传在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拉花道具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风调雨顺;包袱——丰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等,传统井陉拉花表现内容主要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盼五更》《下关东》等。其表演人数多少不等,原为4-11人,少则2人,多则不限,可百人、千人。

舞蹈动作

井陉拉花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律,以“花瓶”“花伞”“彩扇”“霸王鞭”“太平板”等为主要表演道具,加之可称为独立乐种的拉花音乐伴奏,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特色,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

井陉拉花既然处于“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爬坡则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是双膝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的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屈膝是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暂的,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伸曲,而当双腿变换动作,就需借助力腿那踩地刹那用力一蹬去完成。尤其女性的舞步,犹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艺人说“迈步不过半块砖”,后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了侧腰、进俯退仰的舞姿。拉花的上肢动作与步伐是密切结合的。而上肢的肩是关键,肩的一顶、一耸、一拧、一压,最能突出拉花的风格。肩是臂肘手的发力点,肩带动臂而动作。如在左肩前顶左臂下垂向后抬勾腕,右肩耸起右臂曲肘在胸前勾腕,在强拍里左肩外拧,同时带起臂翻手甩至强拍抬扣。右肩又是下压,促使连锁反应带起臂和手的翻、拨、伸、收,使人感到内在力的对抗,富有弹性的伸与韧的张力,掌握拉花风格需细心体察肩、臂、手的韵律。

表演形式

井陉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即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六的倍数,大规模的拉花队伍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和102人拉花等都是继承了拉花的这一特点。

艺术分类

井陉拉花从形式上分“文拉花”(以武增录为代表的南正拉花);“武拉花”(以郝白白为代表的南平望拉花);有丑拉花(以吴近仁为代表的吴家垴拉花);有俊拉花(以李树芳为代表的庄旺拉花);有戏拉花(以魏全保为代表的南固底拉花)。文拉花文雅、端庄,柔中有刚;武拉花舒展大方,动作幅度大,稍象武术;丑拉花动作简便滑稽、幽默风趣;俊拉花扮相俊美,动作妩媚;戏拉花是古装戏剧打扮,脚蹬小木跷。

从情绪上分,又有悲拉花、喜拉花两大类。悲拉花表现悲伤凄凉的情绪,如《走西口》《下关东》《盼五更》;喜拉花表现喜悦欢乐的情绪,如《卖绒线》《闹元宵》《居家乐》等。

主要分支

主要流派有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平望拉花和固底拉花等,而其中又以东南正拉花为主体,东南正拉花的代表作是《六合同春》。在十年前出版的《井陉县志》中,则列举了七个流派之多。过去井陉18个村有拉花,首先是名称的不同,虽同属“拉花”一种舞蹈,但具体名称各异,如小作拉花叫《走西口》,庄旺拉花叫《卖绒线》,南固底拉花叫《小卖艺》,北平望拉花叫《梅花洛》,南平望拉花叫《庆太平》,南石门拉花叫《盼五更》,贾庄拉花叫《送灯》等。

东南正拉花

东南正拉花的《六合同春》,“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可见,六合四方就是天地四方同迎春回。类似这种的民间艺术,在别的地方也有一二,如清人李斗在他的《扬州画舫录》中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喱观,令宫妓扮社火”,角色有六,“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官一、皂隶二。”无论从角色上还是内容的表现上,《六合同春》与之有着很大的相识之处。

庄旺拉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拉花的三大艺术派系之一的庄旺拉花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是庄旺村一张闪亮的名片,具有古老浓厚的乡土气息,其音乐曲调、舞姿动作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地方特色。“燕戳水”“扫罗裙”“雁南飞”“八板步”“拧肩”“翻腕”“拧臂”“撇脚”等为主要舞蹈形式,乐曲有“八板”“雁南飞”“卖绒线”“腊梅花”“摘花椒”“盼五更”等,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庄旺村因此也被称为“拉花之乡”。

南固底拉花

南固底拉花是“在路上”的情节,就像一出情景剧。因为各村剧情不同,动作也就不同。除了“情景剧”这个特点,南固底拉花还有一大特点是踩跷,不是高跷,是戳跷。这是封建时代女性不参与表演,为了遮掩男性的大脚而进行的设计,因为脚下有了限制,舞蹈动作要拘谨一些。

文化轶事

牡丹花迁移

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传说,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在以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里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现代艺人仍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拉花即“拉荒”

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十年九旱的井陉,以及连年的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有定性的乞讨形式—“拉荒”。时下,仍可在一些老艺人中收集到一些”拉荒”中的传说趣闻,因“花”与“荒”为地方谐音,故称“拉花”。

爱情故事

拉花是由一个叫“拉花”的村姑根据自己的爱情生活经历编成的舞蹈,并以其名而命名的,庄旺拉花“货郎担”中意味很浓,他的歌曲“货郎谣”与其所表现的内容就很协调。此说在横涧一带最为流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