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贝林森

更新时间:2024-10-21 18:34

亚历山大·贝林森(Alexander Beilinson),1957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邵逸夫数学奖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大卫和玛丽・温顿格林讲座教授。

人物经历

1957年,亚历山大·贝林森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

1977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师从尤里·马宁(Yuri Manin)。

1987年—1993年,于兰道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1988年,于俄罗斯兰道理论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

1988年—1998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

1998年,加入芝加哥大学。

2008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亚历山大·贝林森主要从事代数几何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代数循环、自守形式和L函数、代数K理论、Hodge理论、动机和动机上同调等领域做出了重要工作。他提出了具有非凡同调性质的动机层范畴的猜想,即通常所说的贝林森猜想。他的一些工作,特别是与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合作的工作,对数学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他们提出的齐性代数概念,这是一种研究曲线上共形场论的齐性部分的方法,是顶点算子代数理论的几何对应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贝林森提出了Langlands纲领的一个几何类似物,即现在所谓的几何Langlands纲领,这一工作在他与德林费尔德的合作中得以继续,并由埃德·弗伦克尔、丹尼斯·盖茨戈里、伊万·米尔科维奇、卡里·维洛宁等人进一步发展,又被以威滕为首的数学物理学界所接受。

贝林森在几何表示论方面也有重要成果,这一领域在两个发现之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是1980年他(在伯恩斯坦的帮助下)证明了卡日丹-卢斯蒂格猜想,二是他与伯恩斯坦合作发表的论文,提出了现在称为贝林森-伯恩斯坦局部化定理的结果,这导致代数D-模方法大量涌入表示论。与卡日丹合作,贝林森利用D-模证明了扬岑猜想,在这一工作中,他引入了D-仿射性的概念以及通过D-概型的几何观点。在关于希钦纤维化和希钦可积系统(与德林费尔德合作)的工作中,ind-概型上的代数几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包括D-模的研究。与D-模类似,他还使用了偏系数模;与奥弗·加伯、伯恩斯坦和德利涅合作,他发展了偏系数模的基本理论,包括在表示论中使用的分解定理。

在技术方面,贝林森运用了三角范畴、导出范畴、DG范畴和无穷范畴等同伦代数方法,使代数几何和表示论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他还引入了普适包络的概念,利用它给出了Lie代数上同调的明确解释,并在量子群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亚历山大·贝林森是一位数学家,在代数几何、几何表示论和数学物理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Beilinson is a mathematician who has done pioneering work in algebraic geometry,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芝加哥大学评)

他们(亚历山大·贝林森和David Kazhdan)对表示论以及许多其他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做出了深刻贡献(huge influence on and profound contributions to representation theory, as well as many other areas of mathematics)。(邵逸夫数学奖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