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密茨凯维奇

更新时间:2024-02-16 15:10

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 1798年12月24日-1855年11月26日),波兰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革命家。

人物生平

童年

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年12月24日出生于诺伏格罗德克附近的查阿西村(今属白俄罗斯)一小贵族家庭,从小就了解祖国的悲惨命运,热爱民歌和民间传说。

大学时代

1815年他进了当时立陶宛的文化中心维尔诺大学,学习语言文学,还先后加入大学里的秘密爱国团体“爱学社”和“爱德社”,决心“为了祖国、学识和正义”而奋斗。密茨凯维奇在中学时代开始写诗,早年醉心于伏尔泰、歌德、席勒和拜伦等人的作品。

大学毕业后写成他最早的浪漫主义抒情诗《青春颂》(1820年),号召青年们起来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生活。这首以“自由的曙光,我向你致敬!救星的太阳正跟着你上升!”为结尾的诗,立即在进步的波兰青年当中广泛流传,而且在1830年华沙起义时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1822年,密茨凯维奇的第一本诗集出版,其中收有歌谣和传说等。诗集反对当时在波兰文坛占统治地位的伪古典主义的传统,成为波兰浪漫主义诗歌的第一次集中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于民间文学色彩。1823年,第二本诗集出版,包括两篇重要作品:叙事诗《格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第二、四两部。《格拉席娜》是一篇取材于十四世纪的“立陶宛故事”,歌颂立陶宛的美丽勇敢的女英雄格拉席娜,她为了保卫祖国,在和日耳曼十字军骑士搏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诗句《先人祭》第二部通过民间祭祀祖先的礼俗,描写几个亡魂的遭遇,反映出农民对地主残酷压迫的严正抗议和报复,并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思想。第四部写青年古斯塔夫失恋的痛苦与不幸,是一篇浪漫主义的爱情悲剧,作者还没有突破追求“个人解放”、“个性自由”的框子,同时也可以从诗中看出歌德和席勒对他的影响。

1823年十月,密茨凯维奇因为参加秘密团体的爱国活动被沙皇当局逮捕,次年十月流放到俄国,前后将近五年之久。在彼得堡,他和十二月党诗人雷列耶夫等人很接近。1825年,他访问南俄的敖德萨和克里米亚等地,写成一组《克里米亚十四行诗》(1826)。组诗富有东方色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的怀念。1826年十月,他和普希金在莫斯科相识,结成知交。1828年,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出版。诗人通过康拉德为了雪耻报仇诈降十字军骑士团,从内部打击敌人使其遭到惨败的故事,歌颂立陶宛人民的英勇斗争,此外,诗中又反映了俄国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活动。康拉德这个民族英雄的浪漫主义式的个人反抗,表现了拜伦对作者的影响。彼得堡审查机关不慎放过了《康拉德·华伦洛德》,但是华沙警察当局嗅出它的味道,向沙皇政府告密。诗人的朋友们担心他再遭迫害,设法帮助他提前离开俄国。他先后到了捷克、德国(在魏玛访问过歌德)、瑞士和意大利等处,从此流寓国外,直到逝世。

1830年11月华沙起义爆发时,密茨凯维奇正在罗马,他立即启程回国,但抵达波兹南时起义已被镇压。他先停留在德国的德累斯顿,1832年迁居巴黎,专事写作。这个时期,诗人创作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先人祭》第三部(1832)和叙事诗《塔杜施先生》(1832-1834)。《先人祭》第三部完成于德累斯顿,它虽然是早年所写诗剧的续篇,但主题完全不同,诗人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我打算写出我们祖国遭受迫害和磨难的全部历史。”诗中记述了1823年作者被拘捕的情形,控诉了沙皇俄国对波兰的侵略和血腥统治,也反映了华沙起义失败后波兰人民遭到的迫害和大屠杀。主人公康拉德再不象以前的古斯塔夫一样为失恋而痛苦,他受到华沙起义的影响,走上参加社会斗争和为祖国献身的道路。用他独白中的话来说:

如今我已把我的灵魂和我的祖国连在一起,

…………

我和祖国是一个整体。

我的名字叫做千百万人——正是为了爱千百万人,

我才如此痛苦,忍受酷刑。

我看着我可怜的祖国,

像儿子看着被车裂而死的父亲;

我忍受着整个民族的苦难,

像母亲感受着腹中胎儿活动的阵痛。

密茨凯维奇最后一部杰作《塔杜施先生》又名《在立陶宛的最后一次袭击》,它以1811至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波兰贵族的生活和经历。它通过立陶宛两个有世仇的大家族的年轻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恋爱故事,反映出波兰小贵族阶级的没落和旧的历史时代的终结,预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即将诞生,又讲到在1812年拿破仑和俄国作战的年代里,波兰爱国志士怎样为了祖国的复兴而反对沙皇。诗中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号召消除世族间的仇恨和纷争,团结起来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全诗富有抒情成分,对诗中人物以及波兰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都作了极为生动的描写。这部长诗是密茨凯维奇创作道路的最高峰,也是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一座里程碑。

1840年,密茨凯维奇在巴黎大学开讲斯拉夫文学史。他一度受到神秘主义宗教思想的影响,甚至放弃了写作。由于欧洲各国革命特别是1848年革命运动的高涨,诗人终于摆脱神秘主义,重新投入斗争。1848年,他去罗马组织波兰军团,为意大利和波兰人民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而战。1849年,他在巴黎创办《人民论坛报》,写过许多政论文章,主张各族人民结成革命联盟,共同反对专制制度。他对社会主义表示同情,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词,旧社会和它所有的代表者假如不了解这个词的意义,都会在这个词里读到死刑的判决……。”他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现象,它表现了旧社会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新的向往和新的热情……。”

晚年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诗人于1855年去到君士坦丁堡,准备再次组织波兰军团,为祖国的解放而战,不幸染上霍乱症,同年十一月死在当地。

密茨凯维奇一生经历了逮捕、监禁、放逐、流亡,最后客死异乡。他的生活和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理想,就是争取祖国的解放。他给伪古典主义以有力的打击,为波兰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在他后期的创作中,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增长。

写作经历

1820年创作的《青春颂》,标志着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1822年第一部诗集《歌谣和传奇》,据民间故事写成。1823年他的第二部诗集出版,收有长诗《格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第二、第四部。《先人祭》第二部通过古老民间祭祀仪式,反映了农民对恶霸地主的复仇和民间的道德准则,第四部描写青年古斯塔夫失恋后的痛苦,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抒情特点。1826~1828年,出版《十四行诗集》和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后者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英雄史诗 ,引起沙俄统治集团的密切注意,他不得不逃离俄国。1829年到达罗马,途经德国时,曾去魏玛拜访歌德。

1830年11月,华沙爆发的反俄起义失败后,写出《先人祭》第三部,热情歌颂波兰爱国青年的英勇斗争精神,揭露沙俄统治集团的残暴伪善和波兰民族败类的为虎作伥行为。1832年起定居巴黎,积极从事各种爱国文化活动,先后主编了《波兰巡礼者》和《人民论坛报》。

1834年完成他最重要的作品《塔杜施先生》。这部长诗以1811年和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立陶宛地区两大仇家的年轻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恋情以及这两大家族的结仇与和解,广泛反映了波兰贵族的生活和争斗,以及波兰爱国志士反抗沙俄侵略的团结战斗精神。长诗洋溢着爱国激情,对人物性格和自然景色作了动人的描绘。19世纪40年代任瑞士洛桑大学和法国法兰西大学的文学教授。

作品特色

亚当·密茨凯维奇的作品中贯穿着争取祖国解放的理想。他的诗想象瑰丽,描写生动,形式通俗,为波兰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

鲁迅称他为“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