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5 13:34
交通基础设施是指为居民出行和社会产品运输提供交通服务的固定工程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航道以及城市轨道、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导,建设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城市交通等各类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已形成纵横交错的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交通大国。
(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世界交通大国
经过长期持续不懈建设,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民航机场、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内河航道等配套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交通大通道系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协调、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
(二)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部分领域站在世界前列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量的不断增长,也有质的快速提高,突出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飞速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集成创新,中国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技术上不断逼近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世界顶尖水平的交通基建项目。
以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哈大高铁为代表,中国高铁建设能力能够适应平原、山区、高寒等各类地形气候特点,技术水平在全球遥遥领先。以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项目为代表,中国跨海大桥建设技术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以江苏苏通大桥、上海卢浦大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等项目为代表,中国跨江垮谷桥梁建设在多个方面刷新了世界纪录。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等项目为代表,中国隧道设计施工能力已经站在世界最前列。以上海洋山深水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南海岛礁建设等为代表,中国港口、码头、航道、造岛建设能力取得世界性突破。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沿“一带一路”开展布局
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国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国在交通基建领域已拥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具有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综合优势,在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在海外主要以工程承包形式建设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交通基建“走出去”速度加快,正在主要沿“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方向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四)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对交通新业态的适应性、支撑力不断增强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据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不断融入交通产业,传统交通业日益向更加精准快捷的现代交通业转型,交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适应交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也大幅提高。突出表现为: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与通信技术结合也更加紧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行业的前装率和使用率显著提高,在通用航空、海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融合初步实现。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一批城市正在着力打造智能交通示范城市。辅助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仓、无人机物流、无人车物流等在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雄安新区规划、北京冬奥会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人工智能+交通”已率先得到设计应用。
三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新经济业态正在蓬勃涌现。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交通新业态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如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享单车投放量已达到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累计注册用户增至2.21亿人。
2024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闻发布会。五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2019年—2023年,我国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