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延误

更新时间:2024-05-05 16:56

交通延误,车辆工程领域术语。

定义

1.行车时间

行车时间是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2.延误

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不同,可有以下几种延误:

(1)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2)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一般它含纵向、横向与外部和内部的干扰,如停车等待横穿、交通拥挤、连续停车以及由于行人和转弯车辆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3)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停下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

(4)排队延误。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排队路段是第一次停车断面到停车线的距离。

(5)引道延误。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叫引道延误段。车辆受阻排队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叫引道时间。

产生原因

交通延误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驾驶员

驾驶员的性别、年龄、气质、驾驶技术水平、灵敏程度,开车工龄等对行车延误均有影响。

2、车辆

不同的车型、车龄、使用性能等对行车延误都有大小不同的影响。比如加速性好的车辆,后备功率大的车辆都将使行车延误减小。一般来说,轿车,新车较大型车,旧车的行车延误小。

3、道路

道路的级别、路面材料、路面的交通标志的完善程度等对交通延误均有影响。比如,沈阳至大连自从建成高速公路后,路上行车时间减少4个多小时;在快慢车道分隔的道路上比快慢车混行的道路延误低。根据广州到佛山公路上的调查,无隔离带路段上的行车延误约为有隔离带路段的1.3倍。

4、转向车比例

交通流中左、右转向车比例大小,也是影响延误的因素之一。因为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在通过交叉路口时,其车速都远低于直行车,特别是左转车,这就势必造成延误。例如,根据观测,北京市西单路口左转车平均延误约为直行车的1.5倍;东单路口约为1.4倍。同时,由于左转车的存在,还增加了对面直行车的行车延误。

5、交通组成

当交通流中大型车和载重汽车占的比例大时,行车延误也会增大;公交车辆多时,由于其停靠的干扰,也使延误增加。

6、交通负荷

交通负荷常以荷载系数,即实际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值来度量。行车延误显然与荷载系数成正比。根据模拟研究,当荷载系数≤0.3时,每辆车平均延误≤19秒,而当荷载系数≤0.7时,每辆车平均延误上升为≤32~55秒。

7、服务水平

显然,道路的服务水平越低,行车延误越高。美国规定A级服务水平,每辆车平均延误≤15秒;B级服务水平,每辆车平均延误≤30秒;C级服务水平、每辆车平均延误≤45秒;D级服务水平,每辆车平均延误≤60秒。

8、交通控制

交通控制的影响包括二方面,一是交通控制设施及方式,一是信号灯配时。定周期信号就比感应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行车延误大。如武汉大东门和三阳路路口由定周期信号控制改为感应信号控制,车辆排队时间分别缩短了26%和47%。同时,信号周期越长且绿信比较大,延误越低;周期时间短且绿信比越小,延误越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