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3 15:13
亨德拉病毒(HendraVirus,HeV),亨德拉病毒旧称马科麻疹病毒(EquineMorbillivirus),后重新被命名为亨德拉病毒。亨德拉病毒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病毒,于1994年~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郊区的亨德拉首次被发现,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这种病毒造成的疾病的典型特征是严重的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还表现为人接触性感染。
●出现地在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省首府布里斯班近郊的亨德拉镇。一个赛马场发生了一种导致赛马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是严重的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还表现为人接触性感染,14匹赛马和1人死亡。病原体被分离鉴定后,证明是副粘病毒科家族中的一员,最初被命名为马麻疹病毒,后被命名为亨德拉病毒。
●传播动物狐蝠。亨德拉病毒出现后,当地对5000多只家养动物进行了抗体检测,没发现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后来,调查的目标转到了能在发病地区之间活动的野生动物,发现黑狐蝠、灰头狐蝠、小红狐蝠、眼圈狐蝠等四种狐蝠体内具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此后,又在一只怀孕的灰头狐蝠生殖道内分离到亨德拉病毒。对昆士兰的1043个狐蝠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47%的样本呈亨德拉病毒阳性反应。抗体监测发现狐蝠体内的抗体水平与疾病的地方流行性相一致,预示狐蝠处于感染的亚临床状态。虽然没有发现病毒从狐蝠直接传播给马,但实验室感染证实这种方式是可能的。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就是马采食了被携带病毒的狐蝠胎儿组织或胎水污染的牧草所致。在昆士兰,马群的发病时间正好与果蝠的繁殖季节相重叠,而且从实验室感染和自然感染的狐蝠胎儿组织中分别分离到亨德拉病毒,进一步支持这一推测。其次,马由于采食狐蝠吃剩的果实而感染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病毒在马群中的传播是通过感染的尿液或鼻腔分泌物,人由于与病马接触而感染。
死亡率30%~60%
亨德拉病毒是属于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本病毒科可分为Paramyxovirus、Pneumovirus、及Morbillivirus三科,与造成不同种别,包括人类许多新疾病有关;其中Morbillivirus属和犬瘟热相关,已造成海豹、海豚、鼠海豚、狮子爆发疾病;马(Morbillivirus(EMV))(亦称为亨德拉病毒或狐蝠副黏液病毒)被认为源自食果蝙蝠(Fruit bat),于1994年九月造成澳洲马和人有呼吸性或神经性疾病而死亡;1988年墨西哥2至21日龄小猪感染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引起非化脓性脑脊髓炎、间质性肺炎、及角膜混浊病变;较大猪只较有抵抗力通常只有角膜混浊,怀孕母猪可造成繁殖障碍如死产、木乃伊化。
受亨德拉病毒感染的病马会出现发烧、呼吸困难、面部肿胀、行动迟缓等症状,有的甚至口鼻出血,几天之内,死亡,人感染了也会因肾衰竭,呼吸系统会受到影响然后无法呼吸导致死亡。
亨德拉病毒(Morbillivirus病毒)相对较大(150~250nm)具有封套之单股RNA,Morbillivirus病毒感染通常可见间质性肺炎和融合细胞,但EMV/HeV病毒较其他Morbillivirus病毒对血管组织有较高之亲和性,其他Morbillivirus如麻疹、犬瘟热可感染升管内皮细胞但不造成如EMV/ HeV血管病灶,从组织病变观察EMV/HeV感染之血管变性与马病毒性动脉炎相似,肉眼病变EMV/HeV造成肺水肿与非洲马疫相似,需加以类症鉴别。 EMV/HeV其来源被认为来自食果蝙蝠(Fruit bat),为一种狐蝠(Pteropus sp.)。
1994年9月,在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省首府布里斯班尼近郊的亨德拉镇。一个赛马场发生了一种导致赛马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是严重的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还表现为人接触性感染,14匹赛马和1人死亡。病原体被分离鉴定后,证明是副粘病毒科家族中的一员,最初被命名为马麻疹病毒,后被命名为亨德拉病毒。
1994年9月,一场来势凶猛的疾病在澳大利亚港口城市布里斯班的一个赛马场爆发开来。最先得病的是一匹怀孕母马,它在外出吃草后出现了一些症状,经医生诊治后未见好转,情况反而越来越糟。兽医、驯马师和饲养员一起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它。然而,两天之后,它还是死了,死因不明。它是被蛇咬了,还是在荒草地上吃了有毒的植物,两周后,同一马主的大部分马匹开始病倒,显然病因不是被蛇咬伤,也不是草料有毒,而是某种传染性疾病。
病马出现发烧、呼吸困难、面部肿胀、行动迟缓等症状,有的甚至口鼻出血。几天之内,有12匹马死亡,同时驯马师和饲养员也病倒了。几天后,驯马师因肾衰竭以及无法呼吸在医院死去,饲养员最终挺了过来,但此后他的呼吸系统受到了严重影响。兽医由于谨慎地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幸而无恙。他后来回忆道:疾病来势之凶猛、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疫情到达高潮时,12小时内就有7匹马死状恐怖地死去,有的不得不给它们注射安乐死针剂,其中有匹马在痛苦中狂暴至极,甚至无法靠近为它注射。他说,以前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传染病。
实验室分析表明,马和人都感染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研究人员开始将其称为“马麻疹病毒”,后来以其爆发地命名为“亨德拉病毒”。实验室分析表明,亨德拉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病毒,在它的宿主体内可能已经生存了数千年。尽管它历史悠久,但在此之前——至少在历史记载中和人类记忆中——病毒一直没有在人类中爆发过。
亨德拉死亡瘟疫爆发几个月后,一名对流行病学很有研究的叫休姆·菲尔德的兽医开始寻找亨德拉病毒的宿主。他先后获取了16个不同“嫌疑”物种的血样,其中包括有袋动物、啮齿动物、两栖动物以及昆虫等,但这些样本被送到实验室里进行筛选后,并没有从中发现亨德拉病毒的踪影。
后来休姆·菲尔德又提取了一种黑果蝠的血样,这种果蝠大小如乌鸦,俗名叫做“黑妖果蝠”。结果,他在黑果蝠的血液里发现了亨德拉病毒留下的分子足迹。之后他又在其他三种果蝠身上找到了相同的证据。这些果蝠都生活在森林地带。菲尔德和他的同事由此确定:亨德拉病毒正是来自果蝠。
狐蝠
亨德拉病毒出现后,当地对5000多家养动物进行了抗体检测,没发现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后来,调查的目标转到了能在发病地区之间活动的野生动物,发现黑妖狐蝠、灰头狐蝠、小红狐蝠、眼圈狐蝠等四种狐蝠体内具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此后,又在一只怀孕的灰头狐蝠生殖道内分离到亨德拉病毒。对昆士兰的1043个狐蝠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47%的样本呈亨德拉病毒阳性反应。抗体监测发现狐蝠体内的抗体水平与疾病的地方流行性相一致,预示狐蝠处于感染的亚临床状态。虽然没有发现病毒从狐蝠直接传播给马,但实验室感染证实这种方式是可能的。而食果蝙蝠(Fruit bat)为其感染之潜在来源,但2人都没有接触食果蝙蝠。澳洲最近几年来,除了EMV和Lyssavirus引起脑炎外,这是第三种可由食果蝙蝠出现人及家畜动物疾病,称为Menangle病毒,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为一新确认病毒。
马
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就是马采食了被携带病毒的狐蝠胎儿组织或胎水污染的牧草所致。在昆士兰,马群的发病时间正好与果蝠的繁殖季节相重叠,而且从实验室感染和自然感染的狐蝠胎儿组织中分别分离到亨德拉病毒,进一步支持这一推测。其次,马由于采食狐蝠吃剩的果实而感染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病毒在马群中的传播是通过感染的尿液或鼻腔分泌物,人由于与病马接触而感染。实验室感染的情况下,亨德拉病毒却不易传播。
猪
1997年4月至8月澳洲新南威尔州一企业化养猪场饲养2600头母猪,其死产小猪有脑、脊髓和骨骼异常,血清学调查2个猪场工作人员暴露于发病猪只已感染病毒,有类似感冒和红疹症状,感染之死产小猪有脑和脊髓严重变性、关节强硬、短颚畸型和偶尔体腔有纤维素渗出物及肺脏发育不全;组织学检查,脑及脊髓有灰白质严重变性、坏死和吞噬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浸润,神经元有核内和细胞质内包涵体,少数小猪有非化脓性心肌炎。 虽然猪只间呼吸传染是一种模式,但猪传染给人的模式则尚未知,如果猪传给人是藉由呼吸道,其感染力显然明显低于猪与猪之间传播,另外一种不同传播模式如胃肠道外或藉由黏膜暴露亦可能。
亨德拉病毒于1994年九月造成澳洲东南昆斯兰州的布里斯本市近郊亨德拉小镇21匹马及3个人感染,这3个人其中1人为40岁马夫有感冒样症状、肌肉疼痛、头痛、沉郁、晖眩持续6周后恢复,另一49岁驯马师有呼吸疾病6天后死亡,此2人与死亡之母马都有亲近接触,尤其是该驯马师喂食母马而暴露于其鼻腔分泌物且其手臂有伤口,及一位兽医顾问EMV血清测试阳性但无症状,隔年1995年十月澳洲离亨德拉小镇500英里的麦克(Mackay)镇又有一位农民死亡,死亡前五周住院有脑炎症状而非典型EMV呼吸症状,此农民曾于1994年八月曾协助解剖2匹马,其中一匹后来发现EMV阳性,此2次爆发于1994~5年昆斯兰州神秘亨德拉疾病共造成2个人与15匹马死亡;EMV对马有高度病毒力,造成超过65%自然感染马匹死亡,经实验,病毒造成实验猫和天竺鼠发病,但小白鼠、兔子、鸡、或狗则不会。
马之潜伏期8至11天,尚无法治疗,最初感染马可能丧失食欲和呈现沉郁、体温41度C,呼吸用力、快速而浅,黏膜面变成暗而充血,可能有压迫头部症状,四肢和颚部可能肿胀,最后症状通常有大量泡沫样鼻腔分泌液,死亡约临症状出现后两天。
死亡后人和马呈现出相似病理变化,解剖时马肺水肿及胸膜下淋巴管扩张,肺脏区域可见液体和血液,肺脏有小红色出血灶,肺脏切面有少量液体流出、呼吸道通常充满沾染血液泡沫;马组织病变以许多器官小型和中型血管融合血管内皮细胞出现为本病诊断特征,有些血管壁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人和马可能藉由感染动物鼻腔分泌物直接接触而感染EMV,本病较易藉由动物与动物间比动物与人间更易传播,本病毒不被认为对人有高度传染能力,澳洲公共卫生官员建议人处理马仅需注意基本卫生操作。
根据澳洲动物卫生保健科学家研究显示马可经由食入含污染病毒物而感染,经猫尿液传染给马可发生,马、猫和天竺鼠其尿液可排毒,最重要的研究者也显示病毒不会由马呼吸被携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亨德拉病病毒(HVD)区的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无亨德拉病毒区的建立和评估。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无疫区标准 通则》(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07]3文)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规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07]3文)
缩略语和定义
HVD 亨德拉病(Hendra Virus Disease)
HeV 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潜伏期
HVD的潜伏期为16d。
无HVD区
5.1 建立无HVD区的基本条件符合《无疫区标准 通则》的要求;
5.2 过去12个月内,没有发现HVD临床病例;
5.3 过去12个月内,对马属动物、猪以及果蝠等野生动物进行监测,没有发现HeV感染;
5.4 采取了有效的动物卫生措施防止果蝠与马属动物、猪等接触;
5.5 引入动物符合《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规范》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5.5.1 装运之日,无HVD临床症状;
5.5.2 装运前16d,一直在官方报告无HVD的养殖场饲养,且饲养期间无HVD病例报告。
无HVD区的恢复
发生HVD后,实施扑杀政策,对最后一例病例扑杀后,6个月再没有疫情发生,经监测,易感动物没有病原感染,可申请恢复无HVD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