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9 15:11
人口规律是人口过程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反映了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状态的根本特征。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因此,人口规律也不止一个。如制约人口自然变动的有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职业构成变动规律等等。但在每一种生产方式下,只有一种是起支配作用的主要规律。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却绝对地增加,结果使相对过剩人口累进地生产出来。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规律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各种人口现象、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包括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迁移规律、人口经济规律等在内的人口规律体系,从不同侧面客观地反映和制约人口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作为一个生物群体,人口具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等全部生理机能。人口过程深受自然法则制约;由于人与其它生物体的本质区别,人口规律是一种社会规律,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总处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规律可分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和只反映特定社会形态人口过程的特有人口规律。特有人口规律是共有人口规律在特定社会形态下存在、表现和起作用的特殊形式,它随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失。了解人口规律的存在,充分认识它在一定社会发展条件下的表现及作用方式,对于正确分析人口现状、预测人口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其规律有:制约人口自然变动的人口再生产规律;制约人口机械变动的人口在地区间变动的规律;人口在城乡间变动的规律和人口分布规律;制约人口社会变动的人口在各部门间变动的规律以及人口职业构成变动的规律等。
人口发展过程、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既有反映人口再生产即人类自身生产内在的自行运动的人口规律,也有反映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诸现象之间本质联系的人口规律。也有人认为,只有前者才是人口规律,后者不属于人口规律而属于经济规律或其他规律。
也可概括为两大类:
①特有人口规律。反映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下存在的人口现象及其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它随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生作用,也随该社会生产方式的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与各个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
②共有人口规律。反映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人口现象及其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某些共同的本质联系。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两种生产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在一切社会形态起作用的共有人口规律。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它起作用的形式、过程和后果都是不同的,为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所决定。
从不同侧面反映人口现象及其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本质联系的多种人口规律构成人口规律体系。主要有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经济规律、人口社会规律与人口数量变动规律等。
反映人口增殖过程诸因素的本质联系以及人口增殖的速度和规模的必然趋势的规律。不同社会生产方式都有与其相应的特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在原始社会,人口再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物学规律所制约。妇女很早开始生育,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出生率仅能补偿或略高于死亡率。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饥饿死亡率下降,人口再生产规模略有扩大,不同阶级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有很大差异。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劳动力的延续,出生率较其他阶级为低,繁重的劳动使奴隶的死亡率又最高,奴隶人口的自然再生产有时处于萎缩状态。在封建社会,在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力的手工劳动条件下,作为小私有者的农民关心劳动力的延续,必然趋向于多育。封建主为收租、征税和抽丁,也鼓励多育。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封建剥削过重,封建社会人口再生产呈现高出生、高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缓慢,扩大再生产要靠增加劳动力,人口增长随资本积累的加速而加速。其后,机器大工业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减慢,逐步趋向于围绕简单人口再生产的水平线上摆动。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再生产趋于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这是由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并不要求大量增加劳动力数量,而是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要求人类自身不断迅速增殖,而要求人们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可使死亡率降至医学发展所能达到的最低限,低死亡率也要求由低出生率来补偿。
人口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这一规律产生的前提是: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人们在认识生育的生理规律的基础之上,可以自觉地按照科学的方法调节生育。②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它决定了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口的增殖实行计划调节的必然性。人口发展无政府状态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诸社会形态中的共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
包括: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劳动力使用的规律,人口的经济构成变动规律和人口分布规律等(见人口经济规律)。
反映各种社会因素与人口变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如人口社会结构变动规律,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过程本质联系的规律等。
反映人口再生产内部各因素的数量依存关系及其变动规律性。如一定时期(一年)出生的婴儿性别比例有合乎规律的稳定性,大体为100个女婴与105个男婴之比,并在此上下摆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人口自然增长为零,必然出现静止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稳定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稳定不变,长期持续下去,必然出现稳定人口。
从历史看,人口数量的增长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同步的关系,似乎是经济发展的表征。而人口的数量规模又与社会的治乱具有极其深刻密切的关系。
历史中动乱、变革局面的周期性爆发可以看作是历史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各种制度的一种自动调节方式,也是对于人口规模和社会资源分配的自动调节机制。中国人口目前已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大量严峻社会问题,均与人口的巨大压力有关。
1.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人口最高数量仅为六千万
今日中国是世界居第一位的人口大国。从中国的政治地理疆域看,秦汉时代即已初步确定今日中国领土的基本轮廓;但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中国今日的人口数量规模,却不是从那时起即已形成。在周秦至明清之际3000余年的历史上,中国人口数量曾长期摆动在仅为1000万与6000万之间。18世纪中期即盛清乾隆时代,中国人口数量突然猛增到1亿以上。而在其后至今不过200多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竟暴增了10余倍,从而达到今日近13亿惊人规模。
近期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考察中国历史中的人口兴衰历程,观察到某些重要的规律。从历史看,人口数量的增长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同步的关系,似乎是经济发展的表征。而人口的数量规模又与社会的治乱,具有极其深刻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反复重复着这一节奏和脉络,表明其背后隐埋着深刻的历史规律。
2.人口增减与社会治乱相关史料中的统计资料不完备,个别年代的人口数值只能作出推测。但基本的规模轮廓是可靠的。
(1)在清中叶以前,中国人口规模具有一个恒定的高峰值,即5000-6000万人。历史上达到了这一规模的时期为:西汉后期、东汉后期、隋初、盛唐、元、明及清初。
(2)中国历史中人口曲线的各个高峰点,常常与那一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相伴随。伴随人口之高峰期往往也是社会、历史将发生大转折、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前夜时期。例如,西汉平帝是人口最高峰时期,这也是王莽篡政及绿林、赤眉起义的前夜。东汉桓帝是人口高峰期也是爆发黄巾起义、发生汉末大变乱的前夜。此外如西晋之太康年代,隋之大业年代,盛唐之开元、天宝年代,北宋之大观年代,以及盛清之乾隆时代。
历史现象的重复发生,反映着客观规律的存在。从历史看,历史上每当濒临动乱前夜,社会人口必剧增而达到高峰;而每在大战乱时期以后,则人口必得到锐减。因之,历史上人口数量激增、降落的周期性运动,与社会经济、政治之繁荣、衰落、动乱的周期性变动,具有近乎同步的关系。
(3)对以上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简要解释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及技术条件下,一种社会制度所能负荷的人口规模似乎具有一种常量(在清代以前这个常量的极限是6000万人口)。突破了这个规模和常量,社会资源分配即陷于失调(在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可耕田地),这种重要社会资源的分配失调最终必会导致社会变乱。
因此,如从这一意义上观察,历史中动乱、变革局面的周期性爆发即是具有必然性的。这种变乱,可以看作是历史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各种制度的一种自动调节方式,也是对于人口规模和社会资源分配的自动调节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利用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来合理利用和调配资源,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应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资本主义经济诸规律中,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和价格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其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价格规律,不仅是围绕生产成本与利润贡献,而且是围绕精神文明对市场的培育,围绕对市场的正确导向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集中地表现在两种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就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所谓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真正地解决劳动与产品、市场脱节的现象,如前一个时期的“三鹿奶粉现象”,在一定程度已说明着假冒伪劣产品中与劳动脱节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之源,也是罪恶之首,也是他最终走向停滞与衰亡,为我们追求、探索全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原因。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认识,尤其在资本主义早期,和我们的曲折探索中,我们应该尤为深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无论在制度因素还是意识形态因素都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资本主义特有的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已然面临的亟待认真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它是对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罪恶的扬弃,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真正地抓住历史前进的接力棒,成为社会历史主人的标志。也是社会历史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过程中,社会的运动由自为运动进入自主运动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