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6 20:43
人文关怀是政治用语,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党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党内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党内人文关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党组织
对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人文”是与“神文”相对立的,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人本身就是目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文关怀是对资本主义的人文主义的扬弃。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封建主义专制传统比较多,而民主自由的传统相当少。或者说,霸道多,人道少。像社会关系中至今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人身依附关系和干群关系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不尊重人格、人权的现象,否定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作风,等等。而中共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观点,这是伟大的革命和进步。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6、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引进党内,通过更多地关爱党员,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现阶段党内人文关怀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解决转型时期党内各种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是时代催生的崭新课题。所谓“党内人文关怀”: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思想引入党内生活,在政治上尊重党员的
主体地位以及应有的权益和需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关怀党员、党组织内党员间相互关怀等措施,对全体党员进行真情关怀服务,使党员充分感受党组织的温暖,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实现党内和谐。“党内人文关怀”是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认真分析当前党建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应该是个体的人生和谐,以人生的和谐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每个人的和谐人生是小和谐,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是大和谐。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前已经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中共政治思想工作新时期的到来。
要从政治上关心、保护党员合法权利,而制度建设则是根本性的,必须建立先进的党内人文关怀的制度和机制,使党内人文关怀制度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是社会制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构建,保障生产力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为取向的经济政治制度日益建立和完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使政治日益民主化。“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对党员的人文关怀而言,建立公平的干部人事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就是对党员的最大人文关怀,也是对党员进行心理疏导的最有利武器。要在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发展上帮助党员。这是党内人文关怀
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党员为本的思想,保证党员的事业成就感。干部人事制度是否公正、合理、关系到党员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党员的心态和党员队伍的稳定。对于一个有志于从政并具有政治才能同时又能得到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员来说,能被重用就是最大的快乐,但如果长期不被重用就会成为阻障党内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诸如用人不公、买官卖官、拉邦结派、搞团伙的不正之风则会加剧党员的不平心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环境下,不同出身的人加入到了党的队伍里,尽管他们的各自具体利益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党的领导干部在党内民主生活中要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党员保持正常的心态。其次,要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从干部需求的多元化规律出发,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党员干部受到激励,
体会到党的关怀。缩小党员干部内部的收入差距,改革“官职定工资”的做法。探索能引导干部“不求做官、只求做事”的新型工资分配办法。再次,是要健全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深化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改革和完善党员动员机制,保证党员有政治上的参与感、主人翁感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是在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思路下的新发展。“党员的主体地位有三层含义,党员是党内的主人,享有平等参与党内重大事务的权力;党员是党内权力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都由党员选举产生;党员是党内的行为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执行。”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相一致,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说明了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而党员作为党的一分子和公民一分子具有双重身份,“公民意识”表现在党内就是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并进一步影响党员的精神状态。要把改善党员政治生活作为党内和谐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党员的支持,使党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党员缺乏主体地位就缺乏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科学管理,建立长效心理疏导机制,保证党员的心理健康。党员心理健康所呈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以烦躁、冲动、偏执为特征的非健康心理,可能会导致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事端。作为党内事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如果对党员的心理的变化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并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心理救助,就会严重影响党内和谐,并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起步。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是人生的一个课题和使命。要积极推动党员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营造培育和谐心理的氛围,从而为构建党内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然而,我们发现,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起来了,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形象受到了误解。
(一)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其人文关怀的维度是如何被遮蔽起来的?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的解释模式:第一种解释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妨把这种解释模式称之为“工具论”。虽然这种理论承认马克思哲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全人类,但它又坚持认为,第一,这个目标是长远的;第二,这个目标是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人们在解释其学说时,通常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遗忘乃至压抑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而把其阶级斗争的属性加以强化或夸大,甚至干脆把它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手段。更有甚之,人们干脆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纯粹的阶级斗争学说,并使之与人文关怀尖锐地对立起来,以致谁要谈论人文关怀,谁就是在曲解或非难马克思哲学。
第二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科学论”。诚然,马克思哲学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眼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关注的仅仅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性,而对其他的重要待征,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特征,往往不予重视。此外,“科学论”还强调,在人类社会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规律”或“必然性”,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类活动,将别是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总之,把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并用前者去否定后者,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扭曲。
三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是这几年最流行的理解模式。与上述两种理解模式相比,乍看起来,“实践论”是最接近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的,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生产劳动理解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当然,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也探讨了实践的其他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等。但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其他形式都是从生产劳动这一基本形式中引申出来的。其实,问题正出在这个共识上。人们通常以下面这种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即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只要劳动者认识了外部世界的因果律,也就在劳动中达到了自由;而把这种方式的自由推广到其他的实践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中,人们也就在相应的实践领域中获得了自由。在这里,存在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惊人的误解,而这一误解又是与人们对康德哲学缺乏了解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康德的看法,纯粹理性和认识论关系到自然,而实践理性和本体论则关系到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劳动只是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实践形式,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所以它并不真正关系到康德和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即人类在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实践活动,只有在这些实践领域里,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正是有感于此,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交往行动”(作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而与“工具目的性行动”(作为生产劳动)区分开来。
温总理看望灾区人民
(二)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上述三论会流行起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与它所继承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时,往往把它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割裂出来,并使之与这一传统对立起来。诚然,马克思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以奢谈“抽象人”和崇拜“抽象的人性”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做过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乃至抛弃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而是要使它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总之,马克思的意图是留下小孩、倒掉洗澡水,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而马克思的一些后继者在解释马克思哲学时。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夸大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之间的差异,从而把两者尖锐地对立起来。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自己放弃了人文关怀的提法,并把这种提法让给资产阶级哲学家,使之成为他们的专利。这种理论上的自我束缚和自我否定,给马克思哲学的传播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未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视野,因而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这一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本质差异。由于这一差异没有以普遍的方式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上,所以,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对于解释者来说,始终是封闭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把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误解为一般唯物主义,因此,它是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去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正是在这个基本命题中,“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磨平了。从这样的基础出发去论述马克思哲学,必定会遮蔽其人文关怀的维度。事实上,只要这一哲学基础还没有成为反思的对象,哪怕人们天天在讨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人文关怀仍然像一张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邮票,随时都可能被撕下来。
再次,社会主义国家最初是在东方建立起来的,由于东方社会长期以来处在亚细亚式的、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所以独立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在东方社会中缺乏相应的土壤。这就使东方社会的学者在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维度给遮蔽起来了。这种遮蔽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一些东方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完全不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
(三)每一个认真地研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他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写下的《资本论》,还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或《人类学笔记》,无不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他不仅通过对伊璧鸠鲁的“原子偏斜说”的肯定,张扬了“自由”这一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不仅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劳动者的真实处境和人性复归的可能性,而且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读了西方哲学,特别是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强调其本质乃是对人的问题的真正的关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这样写道:“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事实上,马克思正是沿着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来从事自己的哲学思考的。
人文关怀——时刻不忘安全生产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既不赞成历史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生活条件,奢谈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也不赞成抽象的经验论者撇开人的社会特性侈谈人的本性。马克思强调,他自己在哲学上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实际上,马克思也正是从这样的“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探讨社会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问题和人文关怀决不是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一张邮票,而是贯彻马克思全部学说,尤其是其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
再次,马克思哲学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物质理论的实质并不是奢谈“抽象的物质”,而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质的普遍样态——商品的拜物教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全面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并鼓励劳动者起来在实践中改变这种关系。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谈到生产领域时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段话充分体现出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的重视和追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十分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
关注感受和需求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 ,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医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完善关怀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在各种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是必然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 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党内人文关怀”则是正确处理党组织与党员间、党员与党员间的关系的根本渠道。只有正确处理党内这两类关系,才能保持党的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科学发展又有其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其中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作为执政党,其地位决定了党员动力的重要性。广大党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要时甚至牺牲生命。但同时党员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同样要共享发展成果,党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动力,就必须给党员以足够和持久的动力,这样才能为党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就是唯心主义。
是重要前提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教育是基础性、根本性的手段。但不能仅仅寄托在党员的高度思想自觉上。人是高度情感化的动物,人对一种事物的恒久追求往往源于人的内心信念和内在情感,源于对自己在这项事物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价值的认同。如果人对一种事物的追求是被动的、功利的或者难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那么,这种追求不仅会缺乏内在的动力,还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异化倾向而走向事物的反面。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培养党员的主人翁精神亦不能忽视这种人的本性的要求。就党员个体而言,保持自身的先进性,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呢?就来自于党员的主体意识,即来自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亦即党员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自觉意识。而党员的主体意识能否得到长久维持又取决于党员的民主权利用的保障与否,如果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证,党员的主体意识就会萎缩,党员也就日益消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党员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样化发展。如果我们党不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党内,不能在科学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同时关注党员的权益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就得不到体现。
是必需要求
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现。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可分为精神压力、物质绝对贫困或相对贫困、事业缺乏成就感三类,而且这三类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党员工人下岗引发的心理不公问题;党员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中年党员压力问题;空巢党员老人的孤独问题;灾后党员心理障碍问题;党员的合法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严重而引发的党员对社会的不满问题;由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而引起的党员心理不平衡问题等等。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 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这既不利于党的工作的开展,也无助于党内和谐,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党员奉献社会、谁来关怀党员”的问题提上日程,就成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流动党员增多,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日趋松散,党员的政
法律服务
治责任越来越难以履行。要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党内人文关怀”意识,通过党内帮扶体现党组织这个“党员之家”的温暖,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重要手段
是增强党的吸引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党组织内部充满温暖和活力的自身建设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有效地增强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通过“党内人文关怀”进一步树立党的光辉形象,让群众看到党内生活的人性化、人情味,从而更加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