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知觉

更新时间:2023-07-02 16:35

社会知觉包括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个性特点了解,对人行为的判断和理解。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交际行为指人们在交往中相互接触和交换的言语、态度与动作,包括礼节、交谈、表情、援助、侵犯等行为。

定义

人际知觉主要是了解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认识。

特点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脑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应。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它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及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首先是获得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当感觉积累多了并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对事物整体的反映,便达到了知觉。一般来说,感觉到的事物的属性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因此,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即人们不仅相互感知,而且彼此间会形成一定的态度,在这种态度基础上又会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如对某些人喜爱,对某些人同情,而对另一些人反感等等。人际知觉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决定于多种因素,如人们彼此间的接近程度、交往频繁程度以及彼此间相似程度等,都会对人际知觉过程中的情感发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彼此越接近,交往越频繁,相似之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友谊、同情和好感。

影响因素

在认识他人时,有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判断,影响人际知觉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最初印象

是指初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在以后的人际知觉或人际交往时不断在头脑中出现,并制约着新的印象。

晕轮效应

是指在人际知觉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定型倾向

是指根据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按某个人的一些容易辨别的特征把他归属为某一类人,随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共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并以此来知觉和判断他。

先入为主

是指对人知觉并非出于对对客观对象的知觉,而是凭空臆造后又把这种主观观念投射到对象身上,因而就知觉到原先并不存在的东西。

投射作用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特征归属到其他人身上,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利用自己去判断他人。

情绪效应

是指认知主体的情绪状态或特定心境会使人在对人知觉时带上一副有色眼镜,看出来的人和事都染上了自我的情绪色彩等。

专家认为,了解别人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把自己当作别人,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从而建立有关他的内部状态的假设,这就是认识、了解别人的认同机制,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当然别人也可用同样机制了解我。

理论

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又称人际知觉,是社会知觉研究的基本内容。人际知觉研究考察知觉主体如何处理有关他人的信息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影响人际知觉的主要因素。

图式加工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对客体和事件的知觉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复制品,其中有些因素被注意到,有些因素被忽略。对客体和事件的记忆也不是原始知觉的简单复制品,而是原始知觉的简化的、有组织的重建。这种记忆结构称为图式。在记忆中搜索与输入感觉信息最符合的图式的过程称为图式加工。图式和图式加工使人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和处理大量信息。人们不必感知和记住每一新客体和新事件的全部细节,只需编码和记住其突出特点,查明它像先前记忆中的哪一个图式。图式加工通常是快速、自动地进行的,甚至使人觉察不到有什么信息加工在进行。这种知觉观很适合于社会心理学,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已往已经使用了一些类似图式的概念,如定型、价值、潜在个性理论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许多有关人和事件的图式。当有人告诉你你将会见一个外倾型人时,你马上就会提取一个外倾型的图式,预期将见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外倾型人的图式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属性构成的,如好交际、热情、易冲动、说话声音大等。这种关于人的图式称作原型。原型指某个范畴的最典型的代表。当我们对一个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时,就用关于这个人的更具体的图式去代替较一般的图式。某些心理学家把原型区分为3个水平,在外倾型人(上属水平)的一般概念下可以设想喜剧型人和社交型人(基本水平),在喜剧型人的概念下又可区分出马戏团小丑、喜剧演员、日常生活中爱说笑的人(下属水平)。最常用的水平是能在概念间作出明确划分,而且内容又是最丰富的。一般说来,基本水平的概念是较常用的。

除了原型外,我们还有关于各种事件的图式,这种图式称为剧本,即在典型情况下进行典型活动的程序。当我们应邀参加一个生日晚会时,我们头脑中便会出现一个生日晚会的图式。这个抽象的图式帮助我们预料将发生的情况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图式加工可以加速认知过程,但同时也易于造成歪曲和偏向,因为图式是现实的简化,与现实刺激没有一对一的关系。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受到重视,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受到忽视。这是信息加工过程中通常存在的速度与准确性交换的一种表现。定型是图式的一种特例。

潜在个性理论。每个人都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形成潜在的个性理论,也就是关于各种特质之间相互关系的潜在的构想。所谓潜在的,意指不是正式表达出来的,但却影响对人的判断。有些人倾向于把友好和聪明放在一起,而不把聪明和自我中心放在一起,这就是一种潜在的个性理论。它是人们的一种简单看法,通过这种看法把信息简化并加以组织。这种看法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人们还倾向于认为他人的行为是一贯的,尝试用某种稳定的特质去说明他人行为的恒常性,忽视行为的变异性。潜在个性理论在一定文化内部可能有一定的共同性,也有一定的变异性。

核心特质

各种特质在形成印象上的重要性是不同的。S.E.阿施把影响大的特质称为核心特质。他用7个形容词去说明一个人,即:聪明、熟练、勤奋、热情(或冷淡)、坚决、实干、谨慎。如果其中包括热情,则多数人把此人描绘为慷慨的、幸福的、人道的;如果其中包括冷淡,则此人主要被描绘为不慷慨的、不幸福的、不人道的。可见热情或冷淡是核心特质。如果用文雅或生硬去代替热情或冷淡,则所得印象没有多大差别。可见文雅或生硬不是核心特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核心特质的核心性依赖于其他信息和所作判断的性质。如果其他特点与核心特质接近,核心特质的作用减弱,如果所作判断是关于运动技能的,那么热情或冷淡就不是有特殊影响的了。

背景作用。背景对人际知觉的影响在于:一个新特质对一般印象的作用依赖于已有的其他特质。如智慧一般说来是个好的特质,它在其他好特质如热情关怀的背景上起着好特质的作用,但它在其他不好特质如冷酷无情的背景上则不起好特质的作用。智力这个特质在冷酷无情的人身上可能具有威胁性、破坏性,而在热情关怀的人身上可能表示同情、有远见。

光环效应

与背景作用相类似。人对他人的多数判断最初是根据好坏得出来的,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特质。如果他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特质。这后一种效应又称为魔鬼效应。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受他对被评价者的总印象的影响。被评价的特质越是模糊,越是难于测量,这种效应就表现得越明显。

因光环效应不利于评价,所以使用评价量表的心理学家想出一些办法加以克服,如评价人时采用一个特质一个特质地评定,使评价者知识均等,对评价者加以训练等。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普通心理学记忆研究中提出的原理,这个原理在印象形成上同样起作用。它说明,输入信息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接受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前者称为首因效应、后者称为近因效应。这两种效应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一则两种效应都对中间信息有损害,二则首因效应似乎欠持久,除非最后接受的信息被彻底整合,否则近因效应是暂时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想在第一次约会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A.鲁申斯作过如下实验:他编写了两段短文,描述一个男孩的日常活动。在第1段短文中把他描述成一个外倾型人,在另一段短文中把他描述为一个内倾型人。鲁申斯把两段短文结合起来,顺序是先第1段后第2段,或者先第2段后第1段。读完后要求被试评定这个男孩的特质类型。结果证实了首因效应。当第1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外倾型人。当第2段在前时,被试把这个男孩评定为内倾型人。但是,如果在两段描述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则较近的信息有更大影响,出现近因效应。假定上个月你在一次晚会上认识了一个人,给你的印象不太好,但是本周内你又碰上了他,这次给你的印象却是好的,那么你对他的印象可能是好的。如果让你把全部有关其人的信息放在一起,则近因效应可能消失。

对这种顺序效应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同化说,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形成的原始印象构成核心知识,后来的其他信息被整合到这个核心知识中去;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为基础的,认为先前接受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注意,而后来的信息则易遭忽视,至少是加工较少。

信息整合理论

认为人们对他们所加工的每项信息赋予两个参数:权数和价值。权是个人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信念,即信息的可信度。价值是个人对信息的主观评价,从极端积极到极端消极。权与价值的结合决定个人赋予某项信息的相对重要性。这个重要性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公式表明,某项信息的重要性等于该信息的权数和价值的乘积。

印象形成往往是多种信息联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人们如何整合这多种信息,信息整合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安德森主张平均法,M.菲什拜因主张加法法。加法法认为,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相加的结果,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说明,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重要性之和。

平均法认为,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的平均值,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表明,印象形成是各项信息重要性的平均。

按照加法法和平均法计算,所得结果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安德森后来的实验证明,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例如,将甲乙两人加以比较,甲有两个高度积极特质,各为+4分,乙有4个高度积极特质,各为+4分。按加法法计算,甲得+8分,乙得+16分。对乙的印象比对甲的印象好。事实证明是这样,按平均法计算,则甲乙各得+4分,印象一样,这个例子有利于加法法。但是如果甲有两个高度积极特质,各为+4分,乙有4个积极特质,其中两个是高度积极特质,各为+4分,另外两个是中等积极特质,各为+2分,那么按加法法计算,甲得+8分,乙得+12分,对乙的印象应比对甲的印象好。然而事实证明,加上两个中等积极特质,印象不但未加强,反而减弱了。这个情况有利于平均法,因为按平均法计算,甲得+4分,乙得+3分,即

(4+4+2+2)÷4=3。

定势作用

苏联心理学家A.A.包达列夫的实验说明了定势作用(见定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