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镇

更新时间:2023-01-05 17:32

仁和镇,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地处马关县南部,东接马白镇夹寒箐镇,南邻小坝子镇河口县桥头乡,西与木厂镇相连,北靠大栗树乡,镇人民政府距马关县城19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91.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仁和镇户籍人口为35884人。

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仁和镇境域为马关县中心区辖地。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一区辖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为二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扩大乡镇时改称永仁乡。

1950年,为马关四区。

1969年,改称公社。

1984年,公社改区。

1988年,区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仁和镇辖仁和、小格木、岩脚、阿峨、大嘎吉、腻坡、沙坝、白果、老岭坝、老格木、格酒、木腊、三村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8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仁和镇辖13个行政村:仁和村、小格木村、岩脚村、阿峨村、大嘎吉村、腻坡村、沙坝村、白果村、老岭坝村、老格木村、格洒村、木腊村、三村;镇人民政府驻仁和村4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仁和镇地处马关县南部,东接马白镇夹寒箐镇,南邻小坝子镇河口县桥头乡,西与木厂镇相连,北靠大栗树乡,镇人民政府距马关县城19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91.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仁和镇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中部和北部多属山区、东南边缘属河谷区,北窄南宽,主要山脉有唐家坡、旗子坡,境内最高点唐家坡山位于西部格洒村民委员会,海拔1761.4米,最低点大梁子电站位于南部大嘎吉咪湖河与响水河交汇处,海拔458米。

气候

仁和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西北部海拔较高、气候温凉,东南部河谷区气温高、湿度大,多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4℃(1975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1℃(1978年6月25日);最低月平均气温5.2℃(1968年2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1℃(198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最大日较差20℃(1968年12月30日)。生长期年平均356天,无霜期年平均335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25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03.5小时,年总辐射122.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86.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85.1天,最多达214天(1964年),最少为156天(1969年)极端年最大降雨量1776.2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1027.3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仁和镇主要河道有木腊河、咪湖河、响水河3条,境内总长49.4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1.4平方千米。北部有木腊河由西向东横穿境内,总长19千米,径流面积31.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7立方米/秒;东部、南部边缘有咪湖河10.4千米,径流面积41.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7.2立方米/秒;响水河20千米,径流面积118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5.1立方米/秒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响水河,从北向南流经岩脚、阿峨等村,长20千米,流域面积11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木腊河、南山河、堵咒河等。

自然灾害

仁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等,低温灾害平均三年一遇,多发生在1—3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出现极度低温,农作物受灾面积3450亩,成灾2100亩,直接经济损失850余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仁和镇有耕地面积4.52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13.75万亩,累计造林12.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7.5万亩,经济林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仁和镇辖区总人口3.4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48万人,城镇化率14%。另有流动人口3435人。总人口中,男性1.8万人,占52.48%;女性1.63万人,占47.52%;14岁以下0.69万人,占20%;15—64岁2.43万人,占71%;65岁以上0.31万人,占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96万人,占57.14%;有苗、壮、傣、布依、蒙古等10个少数民族,共1.47万人,占42.8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壮、3个民族,其中苗族815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8%;壮族2628人,占17.97%;族2515人、占17.27%。

截至2017年末,仁和镇常住人口为33446人。

截至2019年末,仁和镇户籍人口为3588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仁和镇财政总收入1503.7万元,比上年增长7.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财政收入439元,比上年增长7.07%。农民人均纯收入2745元。

2019年,仁和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规模以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仁和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9.5%,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生产粮食1.4万吨,其中水稻3261吨,玉米638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烤烟、杂交红薯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16亩,产量4279吨;烤烟种植面积9496亩,产量1332吨;烟叶销售收入2381万元,比上年增长33%;红薯产量1143吨。

2011年,仁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9.06万头,年末存栏3.74万头;牛饲养量1.4万头,年末存栏1.23万头;家禽饲养量29.44万羽,上市家禽16.22万羽,生产肉类8830吨,其中猪肉7980吨,牛肉850吨;禽蛋72.3吨;畜牧业总产值7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8%。

2011年末,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24万株,林木覆盖率22.4%,活立木蓄积量48万立方米。

工业

2011年,仁和镇工业形成以红薯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1.4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0.6%。

商贸

2011年末,仁和镇有商业网点825个,职工1710人,消费品零售总额9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3%;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集贸市场2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00.3万元,比上年增长6.4%。

金融

2011年末,仁和镇有各类存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储蓄2530元;各项贷款余额4.11亿元,比上年增长0.24%。

邮政电信业

2011年,仁和镇邮政业务收入25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4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仁和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59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3所,在校生2053人,专任教师16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58人,专任教师8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32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8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5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1%、4%、6%,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1.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仁和镇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个,各类科技人才5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人,经营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5人,农村实用人才56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仁和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农民版画协会1个;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3.0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5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8.73%,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民间业余文化艺术团体12个,年均演出15场次,观众1.5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仁和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镇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9张,固定资产总值3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人、执业(助理)医师0.1人、注册护士0.2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6万人次,住院手术120台次,出院病人1900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6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0072人,参合率92.39%;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9‰、0.6‰、0.8‰。

社会保障

2011年,仁和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0户,人数418人,支出110.26万元,比上年增长21.6%,月人均219元,比上年增长21%;城市医疗救助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人次,共支出5.67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87户,人数6888人,支出648.5万元,比上年增长3.99%,月人均82元,上年增长13.8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06人,支出1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医疗救助93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071人次,共支出2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临时救济19人次,支出1.98万元,比上年增长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1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00亩,直接经济损失22.5万元,救灾支出4.5万元,比上年减少8.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6人,支出71.98万元,比上年增长6.6%。社会福利费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8%。新增就业人员1310名。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70人,其中参保职工43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6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5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0人。

基础设施

2011年,仁和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85千米,投递点13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7600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850件,征订报纸5600份,期刊430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固定电话用户600户,比上年增加58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5400户,比上年增加186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4.3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26千米,主干电缆2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40个,其中已经占用150个,宽带接入用户150户,比上年增加36户。

2011年末,仁和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4.5千米,生产能力250吨/日,年供水5.3万吨,生活用水3.1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7.2吨;排水管道6千米,污水处理率85%。

2011年末,仁和镇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9台,总容量125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度350千米,用电负荷102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45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供电可靠率99.9%。

2011年末,仁和镇镇区公共绿地0.5公顷,绿化覆盖率7.2%。

2011年末,仁和镇发电企业1家,发电8.6亿千瓦时,其中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度141.13千米,用电负荷90兆/秒。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96.2%。

交通运输

2011年末,仁和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75万人次,货运总量103万吨。有客运站1个,境内有省级公路以河线过境,境内总长19千米,通往红河州河口县;有县乡级公路2条,总长23千米;乡村公路12条,总长80.5千米;184个自然村均通公路,农村通公路率100%;年客运量75万人次,货运量103万吨,道路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4千米,道路铺装面积12万平方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18千米,公交运营车辆6辆,年客运量64.2万人次。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入选云南省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镇候选公示名单。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仁和镇因以仁义和气为宗旨而得名。

民间艺术

仁和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阿峨新寨农民版画,2000年8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1年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创作完成的板画作品有《鸭老爹》《壮乡事业》《天鸟》《春糯粑》《秋歌》等。

民族风情

仁和镇保留着过花山节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期间,全镇苗族群众都要举办盛大的花山节,开展登山比赛,爬花杆、斗鸡、斗鸟、对山歌、舞蹈表演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各民族群众都来参与,全镇形成了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地方特产

仁和镇名优特农产品有三七、红薯淀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