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17:53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药品、保健品生产销售于一体,旗下拥有“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650)等多家子公司,员工5000余人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 核心业务为医药产品和医药保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除医药企业外,还投资了经营广告、印刷、网络传媒、知识产权业务、进出口和医药包装等企业,但这些企业的主要业务也是为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提供服务的。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闪亮制药有限公司、江西仁和药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为仁和集团的核心企业。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于2001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通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
仁和集团旗下拥有“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劵代码:000650)、“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江西闪亮制药有限公司”、“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江西仁和药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员工5000余人。
仁和工业企业拥有占地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注册生产中西药品、保健品、日化品等200多个品种,已有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滴眼剂、颗粒剂、片剂、洗剂、橡胶膏剂等29个药品剂型、8个保健食品剂型获得国家GMP认证证书,形成了药品、保健品、日化品三大类产品生产板块。
2008年7月,江西省高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仁和集团“二五”计划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的“仁和‘863’高科技工业园”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投产,标志着仁和工业的生产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凭藉雄厚的科研实力,仁和集团先后研制、开发了200多个医药、保健、日化产品。其中,由仁和集团独立研发并享有知识产权的“妇炎洁”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女性保健护卫市场的领袖品牌产品。“仁和可立克”、“优卡丹”、闪亮牌“萘敏维滴眼液”、“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等产品也都是国内同类产品中的名牌产品。仁和集团独立研发的“仁和健心胶囊”产品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填补了江西省医药“863”高科技项目的空白。
继“仁和” 商标于2007年9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2008年4月,“闪亮”商标经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优质的产品和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营销网络,是仁和商业凸显市场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先进的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模式、大规模的广告支持、周到的售后服务、快速有力的物流保障,构成了仁和商业“争天时,取地利,倡人和”的经营特色。
从2001年至2007年,集团所属各商业企业取得了销售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的骄人业绩。2008年,仁和集团超额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任务,在工业产值、销售收入、贡献国家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再创佳绩。
仁和集团总部坐落于江西省樟树市福城工业园区,面积3万平方米。大厦以欧式风格为建筑特色,圆顶造型,网架结构,体现出强烈的现代特征和时代气息。
大厦内配置有办公室、产品展示厅、人力资源招聘厅、会议室、接待室、档案馆和可以容纳500人的多功能综合会议厅。大厦外的配套设施有3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大型彩色喷泉及绚丽的花坛和绿化带,成为中国药都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线。
仁和工业企业拥有占地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注册生产中西药品、保健品等200多个品种,已有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滴眼剂、颗粒剂、片剂、洗剂、橡胶膏剂等29个药品剂型和8个保健食品剂型获得国家GMP认证证书,形成了药品、保健品两大类产品生产板块。
凭籍雄厚的科研实力,仁和集团先后研制、开发了200多个医药、保健产品。仁和集团的“中药集成创新技术平台”项目得到国家认可,并获得了国家资金支持,集团公司被评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属药都仁和制药、闪亮制药两家公司被双双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仁和集团拥有包括3名博士、11名硕士在内的技术研发核心团队,并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仁和集团独立研发的“仁和健心胶囊”产品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填补了江西省医药“863”高科技项目的空白。
通过成功的市场运作,仁和集团建立了品牌打造的核心竞争力,现已形成由仁和企业品牌和5个主导产品品牌组成的品牌集群。其中,由仁和集团独立研发并享有知识产权的“妇炎洁”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女性保健护卫市场的领袖品牌产品。仁和牌“优卡丹”、仁和可立克”、“清火胶囊”,闪亮牌“萘敏维滴眼液”、“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等产品也都是国内同类产品中的名牌产品。
继“仁和”商标于2007年9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2008年4月,“闪亮”商标经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优质的产品和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营销网络,是仁和商业凸显市场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先进的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模式、大规模的广告支持、周到的售后服务、快速有力的物流保障,构成了仁和商业“争天时,取地利,倡人和”的经营特色。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仁和企业与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2006年7月,仁和集团全资赞助了中国第一所“希望医院”——“仁和希望医院”。2008年冻雪灾害期间,仁和集团派出专业工作队奔赴重灾区抢修电力设施。四川省汶川地区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后,仁和集团在江西省率先发起赈灾捐助,企业与员工共计捐助现金和物资近700万元。
自组建以来,仁和集团向“希望工程”、“希望医院”、抢险救灾、修桥筑路及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价值2600余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600余人次,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2019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
“2019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发布,排名第417位。
2019年12月16日,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20年1月7日,入选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名单,综合排名第62。
2020年9月10日,位列“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399位。
2020年12月14日,被全国工商联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2021年12月13日,入选2021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名单,排名第13名。
2022年9月,入选“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478位。
仁和集团于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制定了以三个“五年计划”为阶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2001―2005)
仁和集团于2001年―2005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以杨文龙董事长为核心的集团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员工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五计划”期间,仁和集团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5000万元增长为2005年的10亿元,年均增长率109.3%。贡献国家税收由2001年的135万元增长为2005年的6000万元,年均增长率143.6%。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第二个五年计划(2006―2010)
仁和集团“二五计划”的目标是:保持和发扬仁和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充分利用通过成功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获得的物资条件和丰富资源,坚持以工业为基础,市场为龙头,科研开发为先导,大力提升仁和企业和产品品牌,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运营资本化,把仁和建设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规模化:十大工业生产基地;十大商业销售队伍;四家商业物流公司;千家全国连锁药房。
科技化:三家科研开发中心;十项高新技术项目。
品牌化: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知名产品品牌。
管理科学化:决策执行明晰化;职能流程规范化; 文化建设特色化;人才建设梯队化; 计划管理系统化;办公管理自动化
运营资本化:建立投资管理体系;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控股两家上市公司,实现资产增值30亿元。
“二五”计划末,实现年销售收入40~50亿元,跻身中国医药行业20强。
铸造药业“航母”——记仁和集团
2009-09-25 |人民网
1982年,刚刚20出头的杨文龙(仁和集团的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总裁)就在被誉为“千年药都”的樟树市开始了与药为伍的创业生涯。多年的商海历练,为今后的事业腾飞积累了宝贵经验。
1998年,杨文龙投资600万元成立了“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3年后即组建了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步入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1至6月,仁和集团上缴国家税收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50.2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33%。目前,集团已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多家子公司,员工5000余人。
省领导曾这样评价仁和:“仁和是近几年江西省发展最快的医药企业,是近几年江西省发展最快的民营企业,是近几年江西省发展最快的工业企业。”
作为仁和企业的创立者和领导人,杨文龙是怎样创造出这个中国药业“传奇”的呢?
善谋者,必成大器
药都文化的“浸润”和医药市场的打拼经验,让杨文龙有了过人的谋略。
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建立和稳固,是仁和高速发展的基石。2001年3月,仁和集团第一家药品生产企业“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成立。短短5个月后,2001年8月,仁和集团就完成了对樟树市齐灵城制药基地的成功收购。2002年3月至4月,仁和集团又连续收购了原铜鼓威鑫制药厂和峡江三力制药厂,“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和“吉安三力制药有限公司”先后成立。
在仁和员工们正为此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杨文龙却已经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仁和工业不但要注重外延规模扩大,更要注重科技内涵提升”的发展思路。
从2001年至2005年,仁和投入巨资对所属工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GMP改造。目前,仁和所属工业企业已有29个药品剂型、8个保健食品剂型获得国家GMP认证证书,成为中国医药业通过国家GMP认证剂型最多的药品生产企业之一。
仁和有一个“三步走”的总体战略,即自2001年至2015年的“三个五年计划”。仁和“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建设高素质的销售团队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二五计划”的核心是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为核心战略,全力推进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和运营资本化。“三五计划”主攻方向是充分利用成功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所获得的物质条件和丰富资源,瞄准国际市场,全力打造仁和企业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到经营管理的高科技核心竞争力。
科学的谋划,使仁和插上腾飞的翅膀。善谋者必成大器。仁和的昨天和今天告诉我们,一切都不是梦想。
专攻者,必有其名
仁和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年轻,则意味着求新思变、敢作敢为。在制药行业中,仁和讲究“术有专攻”,以自己的核心技术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面对企业创立之初资金周转缓慢、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量不佳等现状,杨文龙决定以“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很快,新型妇科保健用品“妇炎洁”系列研制成功,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目前,“妇炎洁”已成为中国妇科洗液市场的领袖品牌。
2006年,仁和集团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了江西省现代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联合实验室”,这是仁和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强强合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标志着集团的技术研发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仁和共建立了3个药品研发机构,吸引了数十名医药博士、硕士和科研人员。仁和已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等20多所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现在,仁和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为新产品的研发立项及持续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7年4月,占地面积306亩、总投资2.6亿元的仁和“‘863’高科技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这个工业园被列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工程、国家产业技术升级专项工程和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工程。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工业园一期工程项目即于2008年7月4日竣工投产。建成后的仁和“‘863’高科技工业园”将进一步扩大仁和集团的工业生产规模,大幅度提升仁和工业科技内涵,成为仁和工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术有专攻”,构成了仁和强劲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自2006年至2008年,仁和工业共投产新产品50余个,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个,新增生产流水线5条,新增现代化生产设备43台套,相继研发了“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清火胶囊”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优卡丹”、“健心胶囊”等品种列入省医保目录。仁和集团技术中心也通过了省级认定评审。
晓义者,必将敬之
“人为本,和为贵”,千年药都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给予了仁和含义丰富的企业理念,赋予了仁和企业对内关爱人才、对外诚信服务的双重意义。由此可见,仁和是重义的大型企业,晓大义者,人必敬之。这是责任的体现,更是文化的传承。
2002年,仁和首次实行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回报的“特别奖励”。根据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到2008年3月,仁和员工的股份奖励总值已突破3500万元。同时,仁和集团也是江西省第一家实行全员退休金和抚恤慰问金制度的民营企业。
2006年,在圆满完成仁和集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仁和集团向277名在“一五计划”期间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分别授予了金质“一五创业荣誉勋章”和“仁和营销荣誉勋章”,极大鼓舞了广大仁和员工爱岗敬业、争作贡献的积极性。在杨文龙的倡导下,“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已成为仁和企业与广大仁和员工的共识——2002年,仁和集团出资为丰城市一个贫困乡村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至今被乡亲们称为“仁和致富路”;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仁和集团成立了6支义务消毒突击队,先后出动1000多人次,免费为江西省近百家公共场所义务消毒,并向北京等重疫情地区免费提供了多批消毒用品;
2005年,九江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仁和集团即于次日向灾区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急需药品,成为江西省红十字会收到的首批企业捐赠;
2006年,仁和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率先发起“希望医院工程”,在河南省革命老区独资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医院”;
2008年5月13日,仁和集团在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的第二天,即通过江西省红十字会向灾区紧急捐助了价值300万元的药品,这是江西省收到的第一批企业捐助。在整个抗震救灾期间,仁和企业与员工总计捐助现金和物资近700万元。
自组建以来,仁和集团先后向“希望工程”、“希望医院”、“绿叶健康女性关爱工程”及抢险救灾、修桥筑路和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价值累计达2600余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城镇贫困户就业3600余人次。
杨文龙领导仁和集团对国家与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几年来,杨文龙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江西省十大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