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8 22:56
仁烈王后出身清州韩氏,是朝鲜王朝开国功臣韩尚敬的后裔,又与朝鲜王朝前期几名韩氏王妃(昭惠王后、章顺王后、安顺王后、恭惠王后)同为高丽后期名臣韩渥的后裔。其间四代官位“不大显”,但是韩浚谦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文科及第,从而重振家门。在朋党政治的背景下,韩浚谦起初属于东人及其分化而来的南人,并在郑汝立之狱(己丑狱事)时受到株连,但后来逐渐偏向西人。因此他的家族也与绫城具氏、平山申氏等西人家族联姻。
壬辰倭乱爆发后,韩浚谦被起用为原州牧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七月一日,仁烈王后韩氏生于父亲任地原州,是韩浚谦最小的女儿。出生后一个月,母亲黄氏就去世了。此时她的父亲韩浚谦日益受到朝鲜宣祖重用,因此宣祖在为爱孙李倧挑选夫人时选中了时年十三岁的韩氏。然而纳币之时,宣祖去世,婚礼推迟,韩氏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九月才被绫阳君李倧亲迎,封为清城县夫人。在她是清城县夫人期间,先后为李倧生下三个儿子,即后来的昭显世子李𪶁、朝鲜孝宗李淏、麟坪大君李㴭。
光海君时,屡兴大狱,铲除异己,韩氏的夫家和娘家都受到牵连,先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发生“癸丑狱事”,光海君及大北派为否定受宣祖遗命保护永昌大君的“遗教七臣”(韩浚谦在其中)的合法性,宣称该遗教为伪造,并遗教中的大臣治罪,韩浚谦遂被罢官,后流放忠原、骊州等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又害死了李倧的弟弟绫昌君李佺。李倧一家也不得不在战战兢兢中度日,到处献财宝给光海君的权臣以保命,韩氏也交出娘家的所有宝物来救夫家,受到公公定远君李琈的称赞。天启元年(1621年),光海君为了牵制大北派,重新起用韩浚谦、李廷龟等西人,韩浚谦甚至被拜为五道都元帅,李倧一家的境遇也有所改善。
光海君虽然重新起用西人,但金瑬、李贵等西人反而与李倧一起策划推翻光海君的政变。不仅韩浚谦对政变给予默认,韩氏也亲自投身到政变策划中,故被称为“十乱于一”(取自中国古代周武王之妻邑姜名列周朝开国十功臣的典故)。这场被称为“仁祖反正”的政变在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十二日夜爆发并取得成功,李倧登上王位,成为朝鲜仁祖,韩氏也成为朝鲜王妃。
在任王妃期间,韩氏倾力于内助之任,不提及外戚私事,也推却一切请托,因此她的亲戚在朝中的仕宦情况基本不受她的影响,甚至仁祖都不知道有些朝臣是她的亲戚。她对于仁祖多有劝谏,使仁祖停止兴土木、修园林等工程,同时又毫无妒忌之心,对于仁祖所纳的后宫张淑媛“待之以礼,赐与甚优,宫人皆以前所未闻称之”。对于下人,她也宽厚公平而不失威严,宫人无不爱戴。韩浚谦和仁穆王后的父亲金悌男有隙,仁穆王后的个性也很严苛,但韩氏仍然极尽孝道,顺承其意,甚至在仁穆王后身边一直坐着陪伴她,所以仁穆王后和她的关系也不错。
韩氏在做王妃期间,又为仁祖生下三子一女,均早夭。其中第三子是她在崇祯八年(1635年)十二月五日所生,生下当天就夭折,导致韩氏伤心过度,加重病情,十二月九日申时升遐于昌庆宫丽晖堂产室厅内,享年四十二岁。死后谥号“仁烈”(施仁服义曰仁,有功安民曰烈),朝鲜孝宗时再追上徽号“明德贞顺”,全称“明德贞顺仁烈王后”,与仁祖合葬于长陵。
仁烈王后是朝鲜王朝有名的贤后,其贤德事迹在各种公私史料中都有记载。
仁祖反正之后,有个叫韩保香的旧宫女仍然怀念光海君,另一个宫女向仁烈王后告密,仁烈王后称赞韩保香为“义人”,认为她值得托付子女,便封为保母尚宫,赐胡椒一斗,又鞭打了那个告密的宫女,于是韩保香感激涕零,所有旧宫女都倾心归附。
仁祖反正后两个月,被囚禁于江华岛的光海君世子李祬试图逃跑而被捕,许多大臣请求赐死李祬。仁烈王后力劝仁祖说:“祬罪之可生可死,非妇人所知,而国之兴亡,在于德之修否;德之修否,系于心之操舍;心之操舍,决于俄顷。故古有朝为天子、暮求为匹夫而不可得者。殿下之操心不如今日,则安知无复有贤于殿下者乎?前人所为,后人效之,愿勿杀祬,以为他日保我子孙之计。”仁祖听了后流泪,但最终还是赐死了李祬。
仁祖曾将《覆舟图》(寓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墙上,仁烈王后却向仁祖泼冷水,说:“此画只为玩具而已,则终归无益,愿览必思危,以务实效。”
仁穆王后死后,在她生前遗物中搜出了仁穆王后亲手写的上呈明朝的奏文,其中谈及废立之事。仁祖看了后十分震惊,不知所措,仁烈王后要求仁祖把这份奏文直接给她,然后她就烧掉了。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