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8 19:52
《今昔文存》是1998年1月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小如。
吴 小 如 小 传
吴 小如,本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评论家、教授。原籍安徽泾县茂林,1922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书香门第。“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随全家入关,迁居北平。1935年毕业于北平私立育英小学,随即升入育英中学,正值“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秋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41年自天津私立工商学院附中升入该校商科会计财政系。1943年起先后在天津私立达文中学、志达中学、圣功女中等校教国文。抗战胜利后,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在北大学习期间,曾在沈从文先生主持和介绍下编过当时华北日报的《文学副刊》。1949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在天津津沽大学(今河北大学)中文系任教员。1951年秋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1952年大专院校合并调整,留北大中文系任讲师。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末调到北大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任教授。1991年退休。抗战胜利后,即在京、津报刊发表书评,对一些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大胆评论,敢于直言不讳。还写有不少散文、戏曲评论,并从事翻译工作,译有英美短篇小说和《巴尔扎克传》等。建国以来,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55年出版了《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以后又有《古典小说漫稿》和 《小说论稿合集》(合著)等书问世。对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先后著有《诗词札丛》、《古典诗歌习作与欣赏》、《古典诗文述略》等专著。他写的评论《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获1991年北大学报荣誉奖。吴小如自幼喜好中国传统戏曲,从三四岁开始听唱片,五六岁便随家人外出看戏。十三四岁即学写剧评,二十岁前后开始用“少若”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有关戏曲评论的文章。全国解放后,陆续写有大量剧评,集中收入在《台下人语》、《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著作中,后汇集为《吴小如戏曲文录》(1995年北大出版社出版)。1996年,《吴小如戏曲文录》一书荣获北大优秀文化著作奖。吴小如博览群书,著述颇多。先后出版的其他著作主要还有《读书丛札》、《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古文精读举隅》、《书廊信步》等等,均有精到的见解。
此外,吴小如秉承家学,对书法也有较深造诣。1992年2月,吴小如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负责主编文史馆《诗书画》丛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燕京学报》常务编委。
老 铁
丁丑年正月十五
目 录
总 序 季羡林
自 序
吴小如小传
第一分 昔日书评
读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读钱钟书《人・兽・鬼》
读冰心《关于女人》
读巴金《还魂草》
读老舍《面子问题》
读沈从文《湘西》
读沈从文《春灯集》
读朱光潜《谈修养》
从《蜕变》经《腐蚀》到《清明前后》
读茅盾《耶稣之死》
读冯至《伍子胥》
读冯至《山水》
读李广田《诗的艺术》
读顾随《乡村传奇》
读江绍原《发须爪》
读萧乾《人生采访》
读鹤见�辅《拜仑传》
读张爱玲《传奇》
读师陀《结婚》
读罗家伦《西北行吟》
第二分 近年文稿
鲁迅的“始祖’
俞平伯同曲园老人
关于陈寅恪先生的联语
《燕知草附录》的题签人
“红”外线及其他
从薛蟠读错别字说起
“鸳鸯蝴蝶派”今昔
小议“雅俗共赏”
草率译书之风亟宜纠正
谨防学术“扒手”
“文章扒手”的新伎俩
读《周叔�传》
读周汝昌著《红楼艺术》
读《苏青文集》
文章泼辣 心地忠厚
登龙新术
关于所谓“硬伤’
从《典论・论文》说开去
从《金瓶梅》作者是谁说起
从《伪经考》到《脂评石头记》
勿以己意强加于人
关于“误导”
别墅与别字
失去时效的讽刺
三“急”三“慢’
写文章三难
写书人的感喟
“隔岸观火”及其他
也谈少“掉书袋”
“家父’之声洋洋乎盈耳
读《读匿名信》
从“拟不于伦”谈起
也谈编辑工作
关于编辑工作的讨论
三读《春明外史》
武侠小说作者南向北赵
天津出版的几种评书读物
三四十年代天津的通俗小说作家
《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序言
《中国俗文学概论》序言
“目治”与“耳治”
中国小说史上的两种现象
我是怎样学会分析小说的?
小说的第一人称
读小说要触类旁通
略谈古代小说鉴赏
“终不悔”与“千百度’
漫谈我的所谓“做学问’和写文章
读书要点、面、线结合
多读・熟读・细读
与自学青年朋友共勉
积累与思考
从“0”开始
龙应台和《龙应台评小说》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