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冲鼓楼

更新时间:2024-04-19 09:19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 。“增冲”为汉语地名,侗语称“通便棉”,意味着增冲在九洞地区富甲一方,有“通扫地方的富足之地”之意。

历史沿革

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 。

清道光、光绪时,曾维修鼓楼。

1982年,贵州省政府两次拨款维修增冲鼓楼。

2013年5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从江县增冲鼓楼文物保护规划》,由贵州省文化厅组织实施。

建筑格局

增冲鼓楼为木质结构,形如宝塔,双葫芦顶。高25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内有4根大柱,每根直径0.8米,高15米,每柱之间距离3.6米,构成锥形方架,是鼓楼的骨干部分。距4大柱外围3米处,竖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将大柱团团围住,并以穿枋与内柱相连,呈辐射状。

增冲鼓楼一层楼上叠有数层,每层有8根短爪柱层层叠竖,直至第十一层。鼓楼顶部,还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名曰“干梗”,其工艺精细,为中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在此层顶阁中,有一个长约3米,直径约10公分的木鼓。最顶部嵌有陶瓷宝珠尖顶。顶阁下面各层梁上钉有橡皮,并用大小羊桃藤捶烂与石灰拌合架瓦,十分牢固。檐阁下画有龙、凤、鱼、蟹、虾等动物图案。此楼的最底层嵌有3扇大门,正中设有一个火坑,周围铺青石片。

文物遗存

匾额

木刻楹联

牛皮信鼓

款约碑文

增冲鼓楼内保存有侗家“款约”石碑3通,落款分别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道光十年(1830年)、光绪二十年(1896年)。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增冲”为汉语地名,侗语称“通便棉”,意味着增冲在九洞地区富甲一方,有“通扫地方的富足之地”之意,由于这里土地肥沃,增产增收,后人将该地取名为“增通”,后又改名为“增冲”。增冲先民于明隆庆年间由黎平迁徙而来。

传说轶事

增冲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民俗建筑物,凡侗族居住地区,村村寨寨都建有鼓楼,较大的侗寨,一个寨中可以见到数座鼓楼。侗寨鼓楼的多少,根据这个寨子的族姓而定,一般是一个家族要建一座鼓楼。鼓楼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侗族聚居地的明显特征。它既是侗家集会议事的政治中心,又是人们拜祭、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它还是寨老处理纠纷、明断是非的公堂。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它又成了击鼓聚众的指挥所。此外,它还是寨中的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凡是侗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鼓楼,它已经成为侗家村寨的重要标志。

文物价值

增冲鼓楼外观为密檐式十一重檐、双层八角伞形宝顶塔式纯木榫铆结构建筑,为中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比较罕见的,是侗族营造技艺的“活化石”,也是全国侗寨现存最老的鼓楼之一。

保护措施

1985年11月,增冲鼓楼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增冲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

交通指引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距离增冲鼓楼151.9千米,驾车约2小时38分钟可到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