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1 09:03
1957年7月,付贤智出生于福建南平邵武。
1978年—199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199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作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由福建省引进到福州大学工作,先后担任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催化研究所所长。
2002年8月—2010年,担任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5月,担任福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2年5月,福建省政府参事。
2023年12月,由于任职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
2024年5月,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九、十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付贤智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光催化剂,开发出多种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解决了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实施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环保、军工、建材、电力等领域。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付贤智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付贤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申请和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
付贤智以一名导师的身份,向福州大学的研究生谈了几点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考和建议:创新要登高望远,胸怀科技强国梦想。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要顶天立地,培养勇攀高峰能力。要培养良好科研素养,要注重交叉融合发展,要具备迎难而上勇气;创新要严谨求实,坚守学术道德品质。要有求真自律的科学精神,要有心无旁骛的治学境界,要有包容扬弃的研究传承;创新要会通中外,富有协同合作精神。要有国际视野,融入国际学术交流,要有合作精神,推动团队协作攻关。
根据2021年7月福州大学网站显示,付贤智已培养出数十名博士和硕士。
付贤智带领的光催化团队获得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育团队”称号。
付贤智将光催化技术应用成功地拓展到环保、建材、军工、电力等领域,为中国光催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福州大学新闻网评)
付贤智作为中国国内光催化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参与制定了中国光催化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由于他的出色成绩和贡献,他带动和促进了中国光催化研究事业的发展,使光催化成为中国化学学科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福州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