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楼阁图

更新时间:2024-07-06 18:25

《仙山楼阁图》是清代画家王时敏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流泉曲绕,长松挺立。两株粗壮茂盛的参天巨松寓意常青不老。画面的远景是连绵的山岭,水溪从山中流出,至低处汇成大河,在山水林木的环抱中隐约可见幽静的楼阁。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

本幅款署:“乙巳冬日写《仙山楼阁图》为静孚道兄尊堂方太夫人七衮(秩)寿,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西庐老人”朱文方印、“玄赏”。上诗堂有清初吴伟业题:“陈子静孚母夫人方太君七十,王烟客奉常、王湘碧郡伯绘《仙山楼阁图》以为祝。郡伯所制可以颉昂松雪,若太常此帧苍深高远,尺幅之中恍见仙真栖止,出入于烟云缥缈间,笔墨之奇非仅得子久三昧也。太夫人女箴妇德可镌琬琰,余将托诸诗歌,得两公妙染,真所谓画中有诗,不待九如之颂,可效口觥之祝矣。吴伟业题。”钤“吴伟业印”、“梅邮”。鉴藏印有“过云楼考藏金石图书”、“顾子山秘笈印”等鉴藏印五方。

创作背景

此图是画家为陈静孚之母70寿辰而作。乙巳为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王时敏时年74岁,为晚年作品。

艺术鉴赏

主题

画面近景描绘的是丘壑相间的山脚,为一层坡地,林木茂盛,其一座小丘上两棵粗壮茂盛的长松,杂树数株,树千挺拔,虬枝纵横交错,已见苍劲郁勃的气势。虽为祝寿的吉祥之物,却是为画面的主题——仙山,定下了长青不老的调子,至于其他杂木丛树,都是陪衬。由松梢向上,层层展开,先是村落人家,再是云雾缥缈中的楼阁飞檐,点醒了画面的主题。

技法

此图画法出于黄公望,笔墨苍润,风格秀雅,双松天娇,略具篆籀笔意,杂树的画法,或圈或点,点又分米点、胡椒、介字等式;山石用披麻皴,脉理清晰,阴阳分辨,全用淡墨,时露渴笔,极其浇淳散朴。皴后又以横点迭皱,进一步加强了它的质感和层次。

构图

整个画面构图较繁复,但仍有条不紊地展开,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由树而石,再由山而树;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画面峰峦重叠,层层深入,纵深感较强。平坡浅诸,山巅谷底,树丛浓郁,繁密中见清疏雅逸之情趣。山头多矾头,坡脚下多卵石,山中云气飘浮,由黄公望化出。近处用篆隶笔意写双松并立,更见苍翠奇古,又寓祝寿美意。作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以长披麻为主,点染兼用,干湿浓淡相间,笔墨飘逸而有灵气,得“平淡天真”之趣。

历史传承

由该图钤印可知,该图曾经苏州顾氏收藏,《过云楼书画记》著录。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8年9月10日,“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在北京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开幕,《仙山楼阁图》在其中展出。

作者简介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